前两天去广州,在草帽的指示下早上品尝了广式早茶,晚上在宾馆闭门不出。这次绝对是正规出差,所涉及业务与演艺音响和建筑声环境有关。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些声音的基本知识,以及其与睡眠的关系。
睡眠质量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失眠的人是极其痛苦的,带来的危害可能是很严重的。声音(噪声)对睡眠质量又有着重要的影响,严重的噪声当然会影响睡眠的质量,黑暗和安静的环境有助于睡眠,这是众所周知的简单道理。但是刚降生的婴儿在无声的环境中反而会表现出烦躁,会难以入睡,成年人其实也有类似反应。那么什么样的声音才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哪?
题目是“声音的颜色”,难道声音也有颜色吗?是的。我们用光来类比,不同频率的光呈现不同的颜色,低频的光呈现暖色,高频的光呈现冷色,如果把不同频率的光均匀混合在一起,得到的就是白光。光当然是有颜色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不同频率的光。
声音也是一种波,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调,就像有不同的“颜色”,如果将不同的频率的声音均匀混合在一起,这种声音就叫“白噪声”(white noise)。但是,人耳的感觉却不是均匀的感受,人耳对高频声比较敏感,所以白噪声听起来是刺耳的沙沙声,有点像搜索电台时的声音。
因此,不同频率的声音就按照不同的颜色来命名,分为红噪声、蓝噪声、绿噪声等等,所以,声音的确是有颜色的。
有一种声音也是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混合,但是其声强从低频到高频是逐渐衰弱的,也就是不均匀的,但是按照倍频程分布(对数坐标)确是均匀的,这种噪声叫“粉红噪声”(pink noise)。人耳的生理感受确实按照对数坐标分布的,所以粉红噪声听起来更加均匀,更加舒服一些,更像大自然的声音。也是因为人耳的这种特点,衡量声音强度的声压级是声压的对数,单位为分贝(dB)。
将白噪声当作非药理性的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已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伦敦皇家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就白噪声对儿童睡眠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听白噪声的婴儿有80%入睡,而没有听白噪声的对照组只有25%入睡,说明白噪声对促进睡眠有一定效果。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粉红噪声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伴随粉红噪声入眠的老人,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并且在隔天的记忆力检测方面取得好的结果。
但可以明确的是,声调持续一致且长时间重复的白噪音就像一个升级版“耳塞”,能屏蔽环境中的其他噪音。比如下雨天容易犯困,原因之一正是:雨声是天然的白噪音。还有学生在课堂上或者人们在开会时昏昏欲睡,有一部分是因为老师和领导的音调和语速鲜有变化,提供了一种与白噪音相似的声音环境。
粉红噪音减少了一些刺耳噪音对你睡眠的影响,比如砰砰的关门声、汽车喇叭声或有人打鼾。因此,它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入睡,并让你保持更长的深度睡眠。当你醒来时,你会感到了更好的休息。我就很喜欢在海边听着海浪的声音或者在山谷里听着瀑布的声音入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是有限的,但粉红色的噪音也可能提高你的记忆力,在晚上使用它的老年人在第二天的记忆力测试中表现更好。
如今,不少妈妈将白噪音视为“哄娃神器”,最简单的是让婴儿听吹风机或者吸尘器的声音,婴儿可能更容易入睡。现在市面上和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产品,比如手机里的APP。但是我认为应该谨慎给婴幼儿使用白噪声,至少不能长期使用。因为人对声音是需要认知的,婴儿若长期暴露于白噪音环境下,有可能掩盖了语言等正常的听觉输入,从而影响婴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对于睡眠不好的人来讲,寻找助眠的噪声产品应该学会辨别,比如分辨白噪声和粉红噪声,找到适合自己的助眠产品。尝试不同的声音、曲目和音量,看看什么最适合您。如果风的声音不能抚慰你,试试潺潺的小溪;如果带有粉红噪音的音响设备不能帮助你更好地睡眠,那么尝试几种不同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直到找到一款可以使用的应用程序;提高音量或降低音量,直到找到最佳位置;如果你想使用耳机但感觉不好,试试耳塞,你也可以找到专门的睡眠耳机,他们用一个柔软的头带来固定;如果你躺着睡不着,开会时睡不醒,那就录一段领导的讲话作为助眠神器。
但是,任何的噪声产品都有其弊端,搞不好会越睡越累。最重要的是,挑选和播放噪音又给了你一个睡前摸手机的理由。明明是想助眠,结果一不小心,在各种APP里穿梭,又熬到了两三点。及时疏解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规律的作息,才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根本。
以上讨论,不当之处,还请小费鱼和孙老师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