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杂谈 反内卷动真格,减产大潮要来了
查看: 716|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内卷动真格,减产大潮要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4 09: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反内卷动真格,减产大潮要来了

大家都知道,内卷的结局一定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内卷到极致,一定是同归于尽。

如今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众多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大家不得不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1

这几天有关部分行业减产的消息在网上疯传。

6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里面有几点关键信息,值得大家去仔细琢磨。

第一,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

第二,“内卷式”恶性竞争违背了经济规律,后果很严重。

第三,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坚决打击侵权假冒、制假售假行为。

第四,行业和企业要自律。

到了7月1日,中央重要经济会议召开,会上强调了一点:

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

在《人民日报》发表完这篇文章以及中央会议举行当天,我们看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很多行业都在跟开始推出减产计划了。

7月1日,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预计7月国内光伏玻璃产量将降至45GW左右。

除了光伏玻璃企业减产之外,未来整个光伏行业都有可能迎来减产大潮。

在6月20日,当时市场就一度传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的会议重要议题是“限产保价”,有媒体提到光伏行业第三季度将迎来更大力度减产,预计开工比例将环比降低10%~15%。

除此之外,光伏行业协会也会特别针对低于成本销售的现象加以严管,甚至会引入第三方专项审计组进行全面的审计。

对于市场这个传闻,一些光伏行业内部人员虽然说没有听说过,这只是小作文。

但我觉得这绝非空穴来风光伏,光伏玻璃企业减产或许只是在打头阵,未来其他企业会不会跟进?这是大概率的事情。

除了光伏行业之外,近日,钢铁行业也传出了减产的一些消息。

近日,市场传出7月4日到15日唐山将推行减排限产措施,虽然这个消息没有官方文件的发布,但根据唐山一些钢铁企业透露,他们其实已经接到了内部通知的消息。

根据这些接到通知的钢铁企业透露的信息,目前唐山主要钢铁企业烧结矿日产27万吨,产能利用率83%;但按照减产计划,未来唐山一些主要钢铁企业烧结矿日产或减少3万吨,对应的产能利用率也可能下降到70%左右。

至于这些消息是否属实,我们要等政策落地了才知道最终的答案。

但我相信市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这两天包括光伏以及钢铁在内的多个上市企业股价就出现了大幅上涨。

这或许从侧面印证未来减产将是一个大趋势。

2

减产这不只是在拯救行业,也是在拯救自己,更是在拯救整个经济。

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国是全球制造业体量最大的国家,202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高达40.5万亿元,制造业更是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满足社会发展物质需求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

凭借着庞大的制造业实力,我们能够享受很多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是很多国家居民都不曾有的待遇。

从物质丰富的角度来看,其实很多国家都非常羡慕我们中国人。

虽然我们人均GDP表面看起来不高,但是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去看,其实目前我们是全球购买力平价GDP最高的国家。

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的购买力平价GDP总量为35.24万亿国际元,超过美国超过11万亿元,对应的我们的人均购买力平价GDP达到2.5万亿国际元,这个人均购买力平价GDP差不多相当于初级发达国家的水平了。

看到这很多朋友都纳闷了。

既然我们物质这么丰富,为什么大家感觉日子还这么难过呢?

为何不见工资有明显的增长?

其实这里面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影响着大家的钱袋子,那就是内卷。

内卷的结果是价格降低,表面看是消费者得利,比如原来20多万才能买的一辆车,现在只需要十几万就可以了,爽得一米。

但其实这是一种“慢性毒药”,而发起内卷的那些企业就是百草枯。

因为内卷的结果一定是企业的利润被压缩,最后为了维持利润,很多企业都推出了几个“损招”

一个是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压低上游的价格;

二个是大幅延长账款周期,让上游企业面临很大的流动性压力,很多小企业都得借钱经营。

三个是降低产品质量和服务,结果是很多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变短,表面看消费者的购买价格下降了,但更换频率会提升,时间一长实际购物成本反而上涨了。

最关键的是,这种内卷就像一个病毒一样传播,让整个产业链都跟着遭殃。

比如终端的大厂压低价格、延长货款,上游企业又会将这种压力传导给上上游企业,结果大家利润都不断被压缩,但经营成本却不断上涨。

到最后怎么办?只能缩减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一边延长加班时间提高工人的边际产出,另一边却对部分员工进行裁员。

结局是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长都不太乐观,就业率也不太充分,最后导致整个消费都非常乏力。

消费乏力,又导致终端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只能开启新一轮的价格内卷。

如此反复,大家相互伤害,企业不好过,居民不好过,经济也不好过。

结果忙了一圈,回过头一看,大家才发现扔出去的刀全都变成回旋镖捅在自己的屁股上了。

就像光伏行业一样,这几年光伏行业内卷也非常严重,价格也不断下降,目前已经下降到0.6元/W左右,跟2023年相比几乎拦腰折断。

然而面对不断降低的价格,一些光伏企业还在搞内卷,甚至有个别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去投标,这导致整个行业完全乱套了。

比如根据一些上市光伏企业公布的财报数据,2024年到2025年第一季度, A股以及港股上市的光伏企业合计亏损接近800亿,有些企业可能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了。

3

看到这种内卷,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网友都骂这些企业没良心,是法盲,你以低于成本价去售卖,这不是构成反不正当竞争吗?难怪会被外国一些人抓住把柄。

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他们除了降价还能做什么?

降价或许会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但如果不降价,那亏损会更大,甚至会破产。

换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秉着的反正都是半死不活了,还不如降价搏一把。

而这种困境的背后其实是很多行业出现了相对产能过剩。

我们还是以光伏行业为例。

目前我国光伏行业的总产能是多少呢?说出来可能会让大家惊掉下巴。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光伏全产业链多晶硅总产能323.1万吨、硅片总产能1348.87GW、电池片总产能1302.58GW、组件总产能1156.95GW。

对于这些数据,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我们来对比一下,大家知道有多夸张。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只有530GW,这意味着我国整个光伏行业的产能相当于全球市场需求量的两倍以上。

这其实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供需失衡,很多企业最终只能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来寻求生存。

但这种价格内卷到最后都是两败俱伤的,没有真正的赢家。

光伏行业自然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现在行业开始联合起来了,头部一些光伏企业开始倡导行业自律,主动减产,这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

当然除了光伏行业之外,未来包括汽车行业、钢铁行业等其他产能利用率相对比较低的行业估计都会迎来一波减产潮。

但我觉得光是减产是远远不够的。

减产虽然能够解决短期内的供需结构失衡问题,让企业利润有所恢复,但这种减产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要从根本上解决各行业内卷的局面,必须真正地做到刀刃向内,改革地方政府的产业观和政绩观。

为什么最近几年很多行业产能飙升这么猛?

其实这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地方的产业引导,各地方政府现在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产业规划指导,基本是各自为政。

结果市场上什么火爆,他们就引进什么产业。

而且为了引进这些产业,很多地方都给出各种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等。

但是这些地方在引进这些产业的时候,压根就不会考虑这些企业能不能盈利。

地方政府最关心的是把产业引进来之后,只要有产出,就会有GDP。

尤其是在核算GDP使用生产法的背景下,不管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没有卖掉,它都是地方的GDP。

正因为如此,很多地方都片面地追求产业规模的扩大,压根就不关心生产出来的这些东西能不能卖出去,结果很多行业的产能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

这其实是人为的影响正常的市场供需结构。

而这种扭曲的市场背后是一些地方不正确的政绩观以及领导晋升考核的机制。

如果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仍然围绕GDP来进行,那很多行业的产能失衡就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内卷还会继续。

所以要消除内卷,不仅要对市场动手,更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和领导考核机制进行改革。

想要做到这一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或许是最大的希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7-4 09:53 |只看该作者
庚白星君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4 11:00 |只看该作者
减产也要裁员。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4 11: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减产是不是意味着,工作岗位也减少?这样的话,也是个灾难,倒掉牛奶,是带不来岗位的;每次都政策指向性都是好的,就是怕层层加码,一刀切,就显得政策很另类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4 11:21 |只看该作者
通缩造成了企业不减产也不行。
产品生产过剩了,以前是靠出口,现在与美国贸易战,出口锐减,国内经济下滑,人们纷纷降低消费,这更让产品过剩雪上加霜。
要想靠减产,来提高和稳住产品价格,降低内卷,但减产了,又不能把那些多余的工人养起,只能裁员,被裁员的工人,加入到失业大军,困难的人更多了。
产品涨价,加重了人们的负担,人们又只有更加降低消费。
产品可能还是过剩。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4 19:59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就是扯淡

造成内卷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公

如果劳动者都能享受到西方那样平等的劳动成果,

手里都有钱,有闲,

谁他奶的愿意卷?

总的来说,你的收入,是被设计好 的。

然后腆个脸说,大家不要卷。。。

一个分蛋糕的人,拿走了90%,

剩下的10%让其他人分,

然后高叫:大家不要抢。。。。


砖家我想说,臭不要脸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4 20:13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4 19:59
这个就是扯淡

造成内卷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利益分配不公

你这样说话很没劲,很托大的样子,
有点像80后的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4 21:32 |只看该作者
小城又倾杯 发表于 2025-7-4 11:01
减产是不是意味着,工作岗位也减少?这样的话,也是个灾难,倒掉牛奶,是带不来岗位的;每次都政策指向性都 ...

我所想到的是,减产以后东西就要贵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5 07:28 |只看该作者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7-4 20:13
你这样说话很没劲,很托大的样子,
有点像80后的感觉。。。

万一是60后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5 07:36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07:28
万一是60后呢?

网上说80后,你知道指谁啵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7-5 07:41 |只看该作者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7-5 07:36
网上说80后,你知道指谁啵

请自在先生细讲。
我沏茶先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5 08:00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07:41
请自在先生细讲。
我沏茶先

东北邻国,隔壁那个。80后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5 09:44 |只看该作者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7-5 08:00
东北邻国,隔壁那个。80后

你就说三胖不就得了。。
我说的那些观点,
我猜啊。
六星很少有人会同意
因为就算能搞明白,也是极少数的人。

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分配不均。
不是通涨通缩什么的。
正因为分配不均,才导致的多数底层他不得不卷。
然后,中层,上层,也觉得自己比别人收入少。
他们也要卷。
所以,整个就他妈的卷起来了。

举个例子。当你的收入只有3千的时候,你不得不想办法继续努力,因为社会平均物质价格太高了。
可是当你的老板,给你每月2万工资的时候,你就可以下班后看看电影,有闲情喝小酒了。。

就是说,当我们应该拿2万的时候,整个社会通过官方默许的约定,只给3千。
怎么约定的?就是通过劳动法的虚设,对地主或奴隶主的恶,法律视而不见造成的。
同样中国的企业到了越南,工人只要有意见,罢工,就可以涨工资。
而你敢罢工吗?


整个民族非常类似于魔戒里的矮人族,
只管往地下掘金,只想到如何挣钱,
只要能掘到金子,就什么都不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5 10:29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09:44
你就说三胖不就得了。。
我说的那些观点,
我猜啊。

“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分配不均。”
芳源说得有道理,需要的人们买不起,有钱的人不需要那么多。
有人说,整个社会是被设计好了的,就是让95%的人,只够在温饱线上挣扎,因此就只能努力工作挣钱。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7-5 10: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7-4 21:32
我所想到的是,减产以后东西就要贵起来。

举个浅显的例子:公司100人,生产出的产品10元是保本价,那么产品卖到12元的时候,可以适当减产。而产品降至8元的时候,保证公司运行,理论上是增产更多才能满足。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7-5 10:58 |只看该作者
小城又倾杯 发表于 2025-7-5 10:53
举个浅显的例子:公司100人,生产出的产品10元是保本价,那么产品卖到12元的时候,可以适当减产。而产品降 ...

我们说的是同一回事吗?供需关系。
供应增多,价格低,内卷,卷价格,
供应减少,价格提高,不那么内卷,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7-5 10:59 |只看该作者
小城又倾杯 发表于 2025-7-5 10:53
举个浅显的例子:公司100人,生产出的产品10元是保本价,那么产品卖到12元的时候,可以适当减产。而产品降 ...

我们说的是同一回事吗?供需关系。
供应增多,价格低,内卷,卷价格
供应减少,价格提高,不那么内卷,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7-5 11: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09:44
你就说三胖不就得了。。
我说的那些观点,
我猜啊。

并非全是分配不均的因;还有负债和信任的坍塌。
八百次的杠杆,透支了社会二十年的财富,大家都成了负债的大多数,越努力越负债。
对于国家来说,印个一万亿,就是一句话的事,这一万亿谁来承载呢?交给砖家肯定不行,给大家发钱,肯定也不行。那么只有通过大基建一层一层往下渗透。工程有了,材料商,设备商,工人,就都运转起来了。
至于,过程中,有多少钱成为不流通的死钱,或者拿着这笔钱搞了多少杠杆,啃了多少利息,寒了多少人心,过程不重要。
重要的是,顶层设计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人性。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7-5 11: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7-5 10:59
我们说的是同一回事吗?供需关系。
供应增多,价格低,内卷,卷价格
供应减少,价格提高,不那么内卷, ...

我没谈供需,谈的是价格多对产量的影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7-5 11: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7-5 10:59
我们说的是同一回事吗?供需关系。
供应增多,价格低,内卷,卷价格
供应减少,价格提高,不那么内卷, ...

我没谈供需,谈的是价格多对产量的影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7-5 11:10 |只看该作者
小城又倾杯 发表于 2025-7-5 11:04
并非全是分配不均的因;还有负债和信任的坍塌。
八百次的杠杆,透支了社会二十年的财富,大家都成了负债 ...

你是六星少数派。
思维清晰。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7-5 11:22 |只看该作者
小城又倾杯 发表于 2025-7-5 10:53
举个浅显的例子:公司100人,生产出的产品10元是保本价,那么产品卖到12元的时候,可以适当减产。而产品降 ...

我读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7-5 16:23 |只看该作者
小城又倾杯 发表于 2025-7-5 10:53
举个浅显的例子:公司100人,生产出的产品10元是保本价,那么产品卖到12元的时候,可以适当减产。而产品降 ...

原来大家一直以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实际上,去年诺奖得主说,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你说的这个100人生产10元保本价的事,不合中国人的逻辑。
当产品价格是12元的时候,全社会都会疯狂上产量。。。
直到供大于求。

为什么疯狂上产量,因为人力不值钱。
多于保本的金额,就是利润。20%的利润,我天哟。。。。

但是当价格低到10元保本价格时?你以为他会停产?不会的。
他会继续扩大产量,用量换价。把成本继续压缩。
背后的逻辑是,人力可以无限增长。

价格低到8元时,你以为他总该停产了吧?
错喽。。。

他会(想)借机卷死同行。。。占领整个市场上,然后再控制价格。

他们敢如此疯狂的背后,同样是因为人力可以无限压榨。
因为人不值钱。而且不能也不敢反抗。

上层说要减产,不要内卷。。。
我告诉你

内卷,就是他们开的头。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7-5 16:51 |只看该作者
芳源 发表于 2025-7-5 16:23
原来大家一直以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实际上,去年诺奖得主说,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分配不公?这需要说吗?
天下为公,大家也知道这是理想化的追求。
要追求分配公,太理想了。
不在一个维度的话题。
扩大内需,现在是瓶颈,如何打破此瓶颈?
有什么方法和渠道?
光说分配不公,这属于不一定正确的废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7-5 16:56 |只看该作者
老百姓的钱被房产地锁定了,房地产现在有没有回暖呢?股市会不会大涨?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7-10 20:06 |只看该作者
打响反内卷第一枪!多家硅片厂商上调报价。反内卷的重灾区是光伏,它的动作是最多的。从硅料到硅片都在涨价,传导到后面是电池片、组件等环节!整个产业的价格战就可以休矣。
但问题是,由于光伏终端需求增速放缓,下游电池环节能否接受提价还有待观察。并不是光涨价就可以去产能,去内卷的!
总之,反内卷这个方向是7月主线之一。主要是汽车,新能源(风电、光伏、锂电、储能)、养殖(主要是生猪)、建材(钢铁、水泥)!要信就早信,先信卖给后信的。这些板块跌的都比较多,股价弹性是比较大的。
再说个数据,外资在悄悄抄底我们的新能源。在持续不断地加仓电池股(宁德、比亚迪、亿纬锂能)等,风电的大金重工也买了不少。外资是严格遵循基本面投资的,说明新能源这个几个方向业绩不会差!(转)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7-10 20:18 |只看该作者
阿根廷刚刚撕掉对华贸易“封条”,87%天价关税一夜归零!

就在刚刚,2025年7月8日,阿根廷经济部突然甩出“王炸”,宣布终止对中国和意大利铝制散热器征收的87%反倾销税,这场持续多年的贸易拉锯战终于画上句号。

2019年阿根廷对中国铝制散热器挥出87%关税大棒时,恐怕没想到今天会狼狈撤军。当年他们咬定中国产品“倾销”,结果自己先被通胀逼到悬崖边——米莱上台半年多,通胀率炸到近300%,老百姓工资缩水三分之二,建筑和工业产出暴跌40%,街头抗议的怒火快把总统府点着了。

更致命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直接断了阿根廷的粮草。欠着445亿美元巨债还不上,IMF一句“不可持续”直接停贷,急得米莱政府半年狂砍54项反倾销税,拆东墙补西墙换救命美元。这哪是贸易政策?分明是破产拍卖!

阿根廷这步棋下得贼精:

1.对中国松绑,换的是续命钱。米莱嘴上骂完“不和中国政府做生意”,转头就求着续签货币互换协议,甚至放风要访华谈投资。毕竟锂矿开发、水坝项目全指着中国资本续命,穷到这份上,面子算个啥?

2.带意大利玩,暗搓搓递投名状。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的自贸协定谈了20年没成,阿根廷突然给意大利关税“松绑”,明摆着向欧洲示好。难怪网友调侃:“意大利通心粉蘸了中国制造的酱油”!

发展中国家终于醒过神了:高关税护不住本土企业,反把自己勒到窒息。去年巴西对中国光伏组件解禁,工业成本应声下跌10%;如今阿根廷撤税,本地工厂能用上便宜30%的铝部件,奄奄一息的汽车产业链总算喘了口气。

米莱的休克疗法再狠,也不敢碰这条生存逻辑——“让中国产能进来,比收关税更能救急”。连阿根廷学者都承认:“没有中国商品,我们的生产线根本转不动!”

阿根廷撕开的这道口子,怕是要带起连锁反应。智利的铜矿设备、秘鲁的建材市场早就被中国制造占领,硬扛关税不如顺势躺平。当“自由贸易”变成穷国的救命稻草,谁还管得了华盛顿的脸色?

你觉得下一个对华降税的发展中国家会是谁?

米莱的中国策略能否让其成功呢?#花花星语[超话]##热点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7-10 20:22 |只看该作者
中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

除经济总量之外,中国还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大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了全球数量最多的5G基站。

中国的实体经济根基越来越强,“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中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窃以为,这就是我们敢于反击美军的底气。作为一个制造业雄霸全球这么多年的大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不打仗的。兔子的爱好和平是发自肺腑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7-10 21: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失业率一上升,遍地盲流的农一代农二代怎么办?去干电诈?你看逮回来的电诈都是年轻人,他们残害同胞比日本鬼子凶狠!为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7-11 17:38 |只看该作者
呼啸的老鸨发表于 2025-7-10 21:31
失业率一上升,遍地盲流的农一代农二代怎么办?去干电诈?你看逮回来的电诈都是年轻人,他们残害同胞比日本 ...

尔不就是六星唯一的六安盲流农二代吗?提这种狗屁问题跟主帖有毛线关系?尔那来历不明的儿孙是不是都已经暴尸缅北街头了才这么忘了尔自己便是盲流农二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