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
这里的吃鸡,不是打游戏的吃鸡,而是一道硬菜。
开春,家里养鸡,养一年的大公鸡,到过年时杀来吃。鸡肉剁成块儿,倒入酱油腌制,还有葱姜大料盐之类,入味之后,先炒后蒸。炒到肉收缩,与骨略分离为好,装到碗里,先放好的肉块,放底下,一层层铺上去,最上一层放一般的,最后在表面铺几片肥肉片儿,上锅大火蒸。具体时间忘记了,就是蒸熟为止吧。
可以一碗一碗放起来,来客人了招待客人。吃时加热,还是蒸,装盘时,先把汤汁倒出来,然后把盘倒扣在碗上,迅速翻一个个儿,鸡肉就扣在盘上了,再倒入汤汁,撒上香菜,齐活儿。
这个菜每到过年,一定会做,是一道主菜,颇受欢迎。家里客人不多,一般会有奶奶的娘家侄子来看姑父,他和爷爷的年纪相仿,两个人最谈的来,从上午进门坐下来喝茶聊天,到中午吃饭喝酒,能说到傍晚天擦黑了才走。他们会喝老酒,倒在酒壶里烫热了再喝。他比较有才,属于通才那种,基本上能说上来的,都会,是爷爷的知交好友。他过逝的时候,爷爷去出殡,痛哭流涕,哀伤不已。
有一阵子,爷爷在公园门卫上看大门,认识了一位中年人,援藏干部,空了常找爷爷聊天。他说西藏的土豆结得大,西藏的鱼很多,没人吃,常从水里蹦到岸上来,到水边去拣即可。
也有村子里的人,来找爷爷聊天,尤其是冬天,夜长天冷的时候。他们坐在炕上,喝着茶水,一般是茉莉花茶,抽着旱烟,烤着炉火,就着煤油灯或者蜡烛讲古。小孩子在跟前瞪着眼听老人讲古,有时也跟着喝一口茶,不过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现在没有煤油灯了,蜡烛也很少点,老人们还是凑在一起讲古,好比论坛一样。不过过年时再做鸡,味道和以前完全不一样,无法复刻了。鸡不是以前的鸡,酱油也不是以前的酱油,关键还是做的人,吃的人,都不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