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过年,爆竹的余响尚在耳畔,小孩子们便裹着厚厚的棉袄,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去拜年。他们扬起冻得通红的小脸,奶声奶气地念诵着稚拙的吉祥话,主人家则笑呵呵地递上几枚分钱,那些年,言语的祝福裹挟着羞涩与童趣,竟轻易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压岁钱。
对比当前卖货的网红,在视频里也常靠伶俐口舌谋生。他们唾沫横飞的将手中货物说得得天花乱坠,这伶俐言语却如无形之秤,称量着人心之轻重,最终换得的无非是几声轻蔑的哂笑与淡去的信任。
今时再走进市集,我陡然被一派温暖的文创味道所包围,各式各样的器物琳琅满目。摊主在摊位前目光柔暖,嘴角含笑。他笑着向客人介绍:您买的不是东西,是好彩头!
客人欣然接受,甚至掏钱时,眉梢眼角尽是欢喜,倒像自己也分得了那份好彩头,这交易之间,几无言语,却分明看得见彼此眼中流淌的暖意,原来生意之道,竟也未必只在锱铢必较,亦可由心及心,让喜悦不胫而走。
商业的温度,竟非冰冷的铜钱与舌绽莲花不可,那被祝福之心包裹的生意,如同春天里悄然的细雨,润泽着心田,卖与买之间,喜悦竟能如此流转传递,让人不知不觉间心甘情愿掏钱。
当交易本身承载了真心实意的祝福,买卖便成了某种温暖的仪式,利润原来也可如此这般,成为情感流动时一种温热的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