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13 06:32 编辑
(以下仿启功先生口吻作文) 日前有友人来访,论及书法究竟是何等艺事。鄙人听其言“书法实为身体艺术”之论,不禁拊掌称善。此说非为新奇之谈,实乃搔着痒处之真知灼见。老朽习书数十载,于此略有心得,愿陈管见,就教于方家。
一、笔墨乃身心之延伸 寻常但见纸墨成纹,不知其间有全身气力在焉。昔年临池,先师尝言:“执笔非指端之事,乃周身之事。”初不甚解,后乃悟得:善书者运笔,肩肘腕指节节贯通,一如太极之运掌,京剧之起霸。笔锋到处,非止五指之力,实乃腰背推送,呼吸相随。观者但见纸上云烟,岂知书者当时气息吞吐、筋骨舒卷之态?此正所谓“力发乎腰而达乎毫颖”者是也。
二、点画皆运动之迹化 每见人评帖,多言某字雄强、某画飘逸,而罕有论其运动之理者。实则墨迹之浓淡枯润,无不是手腕提按之实录;线条之疾涩轻重,莫非是身心节奏之外化。譬如舞蹈,观其静止之姿,犹可想见其旋转腾挪之势;书法亦然,睹其墨迹,可逆推当日挥运之时节律呼吸。老朽常谓:好字如好拳,一招一式皆暗合筋骨运转之妙。
三、习字即修身之功夫 初学每苦于手不应心,实则非手之不敏,乃周身未能协调耳。昔年读《书谱》,见“心不厌精,手不忘熟”之语,始知技艺精进之道,不在冥思,而在躬行。日课数纸,非惟练指腕之巧,实乃训全身之协调。久而久之,心手相忘,意到笔随,乃得自在之境。此与武者练拳、琴师抚弦,理无二致。
四、书道与他艺本相通 客有问:书与舞剑何干?答曰: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张旭得草书之法,此非古人妄语。但凡身体艺术,皆讲究“松活弹抖”四字。写字时肩松肘活,腕弹指抖,与武者发力、舞者转身,其理一也。今人但知伏案描摹,不知站起来悬肘运笔,全身发力,宜乎其字如卧案泥鳅,难有腾跃之势。
写大字的修行,是一个从 “以手运笔” 到 “以心运笔” 最终到 “以道运笔” 的过程。它借助笔墨纸砚这些具象的器物,通过日复一日的实践,最终达到调理身体、降伏妄心、滋养性情、体悟大道的目的。 它不在于你写得多像名家,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你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降伏其心,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平和、更有深度的人。这,正是修行最真谛的体现。
结语 拙见以为,书法非仅笔墨之事,实乃身心修炼之法门。若只当作纸上摆设,则失其真义矣。愿与诸同好共勉:不妨且忘“书法”二字,但以全身心赴此笔墨之约,或可得其三昧。
启功 刍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