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象棋的杀法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因为它是棋子、位置、战术和思路的无限组合。我们无法用一个确切的数字来概括。
不过,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来理解和归类这些杀法,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 按基本杀法(基础杀型)分类
这是指由特定棋子组合构成的、最基础的致命攻击模式。掌握这些是学习象棋的必修课。
白脸将(对面笑): 将(帅)和对方的将(帅)中间没有棋子,利用其他棋子(如车、兵)直接攻击获胜。
卧槽马: 马跳到对方底象(相)的位置,同时将军,限制老将的活动。
挂角马: 马跳到对方士角(九宫的四个角之一)将军,常与车或炮配合。
八角马(定将马): 马与对方老将形成田字格对角,将老将定死在某个位置,然后用其他子力将死。
钓鱼马: 马的位置控制着对方老将前进的两个点(如象眼位置),常配合车兵进攻。
高钓马(侧面虎): 马在对方三·七路卒的位置,与老将形成侧面攻击,威力巨大。
马后炮: 马在将军的同时,马后面有炮做炮架,形成双重攻击,老将无法同时避开。
重炮(双杯献酒): 两个炮在同一条直线上,前炮当炮架,后炮将军,老将无法移动。
天地炮: 一个炮在中路牵制(天炮),一个炮在底线牵制(地炮),配合其他子力(如车)破士象取胜。
夹车炮: 双炮与车聚集在一侧,通过交替将军,形成无法阻挡的连续攻击。
铁门栓: 炮镇中路,用车或兵直接攻击无士象保护的将门。
大刀剜心: 在对方士象全的情况下,用兵或车强行杀中心士,突破防线。
双车错: 两个车从不同线路(通常是直线和横线)交替将军,老将无处可逃。
三子归边: 车、马、炮等三个进攻子力集中在一侧,对对方老将形成围攻。
二、 按战术手段分类
这类杀法强调的是实现“将死”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战术技巧。
弃子攻杀: 主动牺牲强子(车、马、炮)来撕开对方的防线,为其他子力创造杀棋机会。这是最精彩、最激烈的杀法。
抽将: 在将军的同时,吃掉对方的重要棋子(如车),是获取物质优势并逼近杀局的常用手段。
引离: 通过威胁或强制手段,把对方关键防御子力(如守肋道的士、象)引开,暴露老将。
吸引: 将对方的老将吸引到不利位置,便于己方子力进行围剿。
堵塞: 通过送子等方式,堵塞对方老将的逃跑路线或士象的联络。
三、 按进攻方向和局面形态分类
侧面攻杀: 主攻方向不在中路,而在对方的侧翼(三路或七路),常用“侧面虎”等杀法。
中路突破: 集中火力从中路进攻,常与“铁门栓”、“大刀剜心”等结合。
空心炮杀法: 炮在中路,但对方中兵已失,老将直接暴露在炮火下,威胁巨大。
海底捞月: 残局中,车炮对单车的一种经典胜法,炮在底线发挥作用。
总结
对于初学者,建议首先熟练掌握“基本杀法”(如马后炮、重炮、卧槽马等)。这些是构成所有复杂杀局的“积木”。
在实战中,杀法通常是多种基本杀型和战术手段的组合。一盘精彩的杀局可能同时包含“弃子”、“引离”战术,并最终以“马后炮”的形态结束。
所以,与其纠结于有多少种,不如去多欣赏名局,多练习残局,逐步培养你的攻杀感觉和计算能力。当你能在棋盘上看到这些杀法模式时,你的水平就大大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