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25-9-24 12:23 编辑
1970年,一个叫沈元的青年被押上刑场执行枪决,这个曾被郭沫若称为北大15年难遇的神童,生命终止于32岁的青春年华。
1955年沈元以全国高考文史类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专攻秦汉史。 他出身于浙江书香世家,其父沈昌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抗日将领,母亲何天予是汉语言学家兼书法家。
1956年沈元17岁,他从一张美国报纸上看见一篇赫鲁晓夫的文章,那是一篇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文章,内容讲述了斯大林主持下的“苏联大清洗”——一场约68万人被枪杀、130万人被判刑的血腥运动。这一发现令沈元震惊,因为在过去,他一直认为斯大林是一个正面人物,没想到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可怕的真相。 因为当时北大很多同学都只懂俄语,不懂英语,他就借助字典用英语把那篇文章翻译了出来给同学们看。 结果被上边知道了,1958年19岁的沈元被开除学籍并遣送西郊农村劳动改造3年。
好在他没有放弃,改造时写的学术文章,震动史学界,他不仅摘了帽子,还被破格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62年,他写的关于洪秀全的文章火了,历史学家范文澜都说“比我写得好”。人民日报还全文刊登了他的这篇五万多字的长文。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荣耀。 可这荣耀转眼就成了罪证,1967年文革中,28岁的他成了史学界要打倒的权威。 面对无路可走的局面,沈元在1968年9月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他用鞋油把自己打扮成黑人,企图闯入某非洲国家驻华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可惜他的计划未能成功,沈元被当场抓获并囚禁。
1970年4月,沈元因涉嫌“现行反革命叛国罪”被执行枪决。直到1981年,他的罪名才被正式撤销。
季羡林在牛棚杂忆中说,那段时间,像沈元这样的人,有55万,24位北大教授被逼得自杀,有的被打残,有的眼睛被弄瞎,只能在牛棚里苟且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