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
每当我静静的时候,思绪总是飞驰在那遥远的过去。也许这是人老了的特有现象。想的最多的不是人生的光辉里程,不是跃马奔驰的威武雄壮,更不是现在富有的生活。
许多熟悉的面孔,几十年了,有的早已成古,有的音讯杳无。
许多往事,一件件十分清晰,然而早已过去,永远成了无情的怀念。
沉思最多最多的,也许是历史留给人们的悲痛。
许多优秀的同学,成了右派,从此埋殁了终身才华,报国无门呀。
一些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投错胎的地主子女,终身夹着尾巴过日子。我邻居的王氏兄弟,解放时才十三、四岁。自从披上地主子女枷锁后,只能在繁重、艰辛、原始的田里默无声息地改造着自已。一个到死也没结过婚,一个幸运地到了六十岁才与一个寡妇婚配。天耶!难道社会的变革,就非要有一批,一大批人成为牺牲品?台湾的蒋经国以赎买方式土改,不是消除了许多人为的阶级对立么。不过,当时不残酷地进行阶级斗争,则不能唤醒受剥削群众的觉悟,也难以夺取政权。
几千年来,每一次历史的更迭,总是胜者成为主人,败在被踩在脚下,什么时候我们能跳出这个怪圈,让人真正平等。
在文学作品中,在影视里,有山东人闯关东,陕西人走西口,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奔新疆。当时一批一批,一茬又一茬出身不好,或政治上有污点的人,为了生存,离开富饶美丽的家园,奔赴到遥远苦寒的塞北。
最近看了一些战争影视片,一些镜头很残酷,活生生的一条命,砰砰两声就消失了。这使我想起了我们三连指导员张文田同志,1953年6月14号,我们攻克了敌人883,7高地后,他带了一个通信员在阵地上巡视,突然从废墟里钻出一个敌人,向他扫了一梭冲锋枪弹,他当场就牺牲了。跟随他的通信员,立即还击,又把那个敌人击毙了。天呀!要是那个敌人不反抗,肯定两个人都活着。可是战争就这样无情,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