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远去的书影续——《数理化自学丛书》
查看: 4113|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远去的书影续——《数理化自学丛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4-27 17: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尚书青云 于 2012-5-1 09:38 编辑

    印象中,这套书共十七本。对于1978年的初中生来说,拥有这套书,无疑就是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初二那年,分快慢班,快班学习最快的那几位同学手里好像都有这套书,只是很少拿到学校,就是拿到学校也概不外借。平时都是秘而不宣,这套书也是老师的工具书,他们往往在里面找练习题刻蜡板考试,那些拥有此书的同学,自然得天独厚,成绩优良。我对这套书自然觊觎有加,只是我到了将近毕业才购买一套,其时天天是铺天盖地的试卷,此书便基本没了用处。升入高中后,我把它和初中时代的课业本一并整齐地码放在那个破旧的书箱里。这书开始还成套,后来慢慢零落星散。多年后我最后一次翻开那个破旧书箱的时候,它们剩下的唯有两三本而已了。

    班中最早拥有这套书的是邻村一位莫姓同学,其一爹两哥都是工人,吃商品粮,骑红旗车子,穿的确良白褂子。如此门户在村里算是富贵人家了。那次周末有事路过他家,莫同学正在门洞趴在一张吃饭桌上做题。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套书。他做题有个习惯,爱舔铅笔头,那铅笔头周围总是湿润润的。大凡富人子弟对穷人多少都有些看不起,他招呼我进门之后,继续投入到练习题里,翻着白眼沉思,在舔铅笔的时候偶尔也撇我一眼,一道题做完后才开始跟我说话,话题最后集中在这套书上。他把整套书拿出来向我炫耀,令人爱不释手,想来我当时一定露出了垂涎的表情,因为我当时没有说到借字,但他的话语都是预防借书的盾牌,即使想借也无从下嘴。因为有这套宝书的吸引,一段时间我在周末总找他玩,暑假我们更是经常在一起。有一次他提议喝酒,从柜子里拿出了半瓶二锅头,没菜,他又弄出半碗醉枣来。他只喝了一点点,余下的让我都喝了。那是我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大醉。那是个秋天,我周岁不到13。莫同学却已经15了。

    初中毕业,我们两都考上了县城一中,我在五班,他在八班。宿舍前后相邻,我和他隔窗可望,只是我经常望见他,他却从来没有望见我。他的行动表情十分明显地把自己看的比其他同学高贵,见到我也好像似曾相识了。有一次我看见他在宿舍门口扭着脸刷牙,白沫颇为丰富,漱口时候不止头仰得老高,连腰也后仰成六十多度。漱口声清脆嘹亮,传出老远,连我都能清楚地听到。那漱口水吐出了一丈多远,很让人羡慕。我有时看见他爹骑车子给他送点食品和衣物。他爹个头很矮,却满脸络腮胡子,虽是工人阶级,但看上去苦大仇深。他嫌他爹太土气,跟他的高雅不配套,便跟他们班的同学说那个矬老头儿是他表叔。高二的时候,他爱上了他天津的一个远房表姐,失恋后写了一篇小说,题目叫《苦人儿》,发表在当时的文学杂志《芦笛》上,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的事情。小说我看过,现在早就已忘记了内容。那个时候我很敬仰莫同学,人家不但漱口水吐得远,还能发表文章。不过多少对他有点看法,不认爹,怎么也说不过去。我们两虽然来自一个学校,又是邻村,但整个高中阶段几乎没有交往。他已经人大心大,我尚在思无邪,村俗单纯。贫富差距和思想差距与日巨大,我早就不是他交往的对象了。

    高考之后我们各奔东西。几年后,我在村北的马路上见过他一次,我们骑车相遇,他的车子后面驮一个玻璃箱子,写着“修理手表”。小住交谈,得知他已经结婚生子,娶的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后来听说他跟别人合伙作生意被骗,又风闻他娶的那个漂亮姑娘原来是多姑娘。不久就听说莫同学疯了。

    1996年,多姑娘向民庭起诉离婚,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这位多情的人,同时希望能够借机见到那位已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但莫同学一直没有出庭,莫家两个哥哥出庭为其代理诉讼。我问过多姑娘莫同学是怎么疯的,她说她也不知道,受骗之后,他去要账,回来得很晚,回来就瞎说八道,跟正常人不一样了。莫同喜没有扶养能力,莫家两个哥哥虽然都没有男孩,但拒绝扶养莫同学的孩子。那孩子只好由多姑娘自行扶养,双方也没有任何财产纠纷,案件平静调解。莫同学的父母已经离世,现在妻离子散,他开始过起了一个人的生活。两位哥哥和邻居偶有照顾,但他从不开院门,一些衣物都是隔着墙头扔给他。

    那年冬天,门卫说有人找,我出去一看竟然是莫。他骑一辆生了锈的自行车,穿着两只不一样的布鞋,神情怯懦,两眼总在躲闪什么东西。我让他到办公室里坐,他拒绝。他说是来借书来了,借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考大学。我说那书早就不适用了,他听后愣了半天,说那就给我一点白纸吧,写小说。我提了一捆五十本录供纸给他,他连说太多了太多了,边说边往车上放。我返回办公室想多少拿点钱给他,但我出来时,他却走了。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同学和熟人也极少提起他。

    前年夏天,我从他一位亲戚那得到了莫同学的消息,他已经死去五年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顶1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4-27 17:49 |只看该作者
精神疾病其实有家族史,莫同学的遭遇令人难受,问好,老师{: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4-27 18:20 |只看该作者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个官二代抑或富二代呀。这东西写得,一如既往的好!{: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4-27 18:24 |只看该作者
另:第三自然段第35字疑为“我”吧?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27 18:26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书事”还是写下去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27 18:35 |只看该作者
那就继续写下去,估计能写个十来篇吧。
昨天晚上在我的要求下,喝的是金门大高粱。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27 19:26 |只看该作者
尚书的字是那种珠圆玉润的字。
我这人看稿多了也得了个职业病,看见不顺眼的字和句就想拎着作者的脖子弹着他的脑瓜崩让他赶紧给老娘改过来,写成这样还敢呈上来让俺看了生气。。。
但是尚书的字没有办法,想另换一个词,另用一个句,竟是没有可能的了,仿佛原配的夫妻原配造的亲爹亲娘的娃,再换一个就变成后爹后娘养的继子了。看了只有艳羡的份。
比如本篇里有很多冷幽默,挖苦死人不偿命的,但他又装着一板正经,没事人一样,恍若你看出的讽意是你自个想出来的,竟与他无关似滴。这种意味我只在我家尚书篇里读到过,再无旁人让我有这等荣光,为啥荣光,因为尚书字之冷美,人之俏皮,我与之亲于是就近亲起来了,俗话就叫沾光或借光。
大凡小时眼高的主,长大了未免手低,比如这位莫同学。我想这大概是尚书憋半天就是不说出来的中心思想了。
小时穷或困的主,长大了大多大器大气,比如我们尚书,这是我附加的业余思想。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27 19:30 |只看该作者
得之尚书失之斋主仿佛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某种程度上说,得大于失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27 19:47 |只看该作者
还是马缨花回帖回的让人舒坦。{: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27 20: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张桌子两杯茶 于 2012-4-27 20:54 编辑

读来,便知是楼主是一个写字的老手;品来,便识得是一个玩文字的高手。一篇字欲让人留下印象,重要的是内涵,这和看人的脸蛋儿不完全一样。一张漂亮的容貌或会让人即刻想入 非非,但是,一篇字儿并非容易那么留住阅读欲望,这是因为文字躺在那儿,每一个字符都清晰可见,有无内涵也一目了然。

这篇字显然是有内涵的。内涵来自文字的阅历,也来自阅历后面的较有深度的感悟,当然,也来自文字构造中的写作技巧。我以为这三者,这篇字都是具有的。文字的阅历一眼便可以睹见。叙述的虽然是市井小事,但是透出了时代背景,折射出了一种宽厚的人文情怀。“前年夏天,我从他一位亲戚那得到了莫同学的消息,他已经死去五年了。”读此文字收官的一句话,便能回味无穷……文字构造中的写作技巧,来自各人的习惯,当然也和功力的深厚有关。比如这篇字中的“爱舔铅笔头”,“漱口声清脆嘹亮,传出老远。”,“还能发表文章”,“娶的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骑一辆生了锈的自行车,穿着两双不一样的布鞋”,以及“听说莫同学疯了”,“他已经死去五年了”等等,这样的一些人物刻画,让人印象极深,一个潦倒、穷困、有点自傲但又时运不佳的书生形象,跃然笔端,栩栩如生。感觉作者驾驭文字张弛有致,纵横自如,语感极好,读来很舒服。

拜读之余,也吹毛求疵,说及两处文中瑕疵:“作生意被骗”,书面还是写为“做生意被骗”得体;而“楞了半天”,其中之“楞”当然是错字无疑。最后问好楼主!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4-27 21:34 |只看该作者
尚书青云 发表于 2012-4-27 18:35
那就继续写下去,估计能写个十来篇吧。
昨天晚上在我的要求下,喝的是金门大高粱。

同志们呐,那行子可喝不得呀,昂,上一回没摔死真就认头便宜啦。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4-28 06:49 |只看该作者
  通过一套书引出一段旧事,一个人的一生,让人读了唏嘘不已,这篇字,俺喜欢!问好尚书老哥!{: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4-28 07:21 |只看该作者
无意中在这里看见先生的影子,甚是惊喜!我贴这一段几年前的读后感出来,不知先生是否记得那个文字粗浅到处游荡的小丫头?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4-28 07: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月 于 2012-4-29 09:55 编辑


初次接触尚书青云的文章,是在6年前,在《红袖添香》文学网一口气读完了他的杂文《节日的困惑》《秃了以后》和《搬家小记》,我就给逗乐了。
有一个晚上,忙中偷闲,读他的散文《远去的书影》。看完睡觉的时候,差点梦中都要笑出声来。
《远去的书影》整整四页(当年读的时候是这样),写的是收藏书过程的故事,以此串起那些亲切美好的回忆。
在此,翻出我收藏的那些文段,和大一起分享:


话刚一出口,我便遭到了我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围攻,那是正宗地道的群起而攻之。一位圣人说过,一个女人相当于五百只鸭子。我被上万只鸭子的聒噪淹没了。当上课的铃声响起,老师走进了教室,这次围攻才告休歇,可我分明还听到了从东北角上传来了一些零星的枪声。(《战斗的青春》)

那个中午,袁先生把这句话又说了一遍。我越想越好奇,越好奇就越想知道究竟,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于是我决定亲口尝一尝。我把家里破脸盆刷了刷,用洗衣服的肥皂制造了半盆浓浓的肥皂水。鼓足了勇气,用近乎献身的精神,趴在脸盆里就是一大口……那滋味,那表情,咽也不是,吐也不是,时间在那一刻是停顿的。恐怕到目前为止只有我和袁老先生知道个中滋味,那是任何形容词都形容不出来的!……确确实实就像喝了肥皂水一样!(《烈火金刚》)

作文如此,其他科目更是免谈啦。大丈夫,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就是考个鸡蛋也坚决不复习。我回家种地!
    和我有同感的应该不是少数。班里一个比凳子高出一大截的小矮个子就和我有一样的回家种地的决心,他姓季。
  年少轻狂的我们走到了一起,也谈到了一起。谈论的话题很大,是关于理想方面的。谈来谈去,结果还是回家种地。但都意识到光种地不行,还要搞点其它,经过一番慎重的抉择和主要是资金投入方面的考虑之后,一致决定搞家庭养殖。(《唐诗三百首》和《家庭养鸡》)

但是我已经那定主意,此书一定要买下,没钱就借。在那个时候都是穷学生,借钱不容易。我把那几个同学看了看,掂量了掂量,是一个比一个穷。但我并没有放弃,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挑了个比较不穷的对他说,借给二块钱。他说,俺也不富裕啊。我说就两块,我月底就还你,不行我给你菜票。他说,俺也不富裕啊……俺也不富裕啊。可到底这个“铁公鸡”还是在自己身上慢慢地拔下了两根毛儿,半张着手给了我。我一把抓过来给了卖书人。
(《复活》)

那是一个晴和的傍晚,我们是体育课。破学校东面是一个破操场。我们先是被此君的哨声带领着跑了一圈,之后是自由活动。我们一群男生跳高,排着队,一个一个的跳。一些女生在旁边围观。标尺到了一米四,我们没有几个能跳过。标杆再次放好,就听学校大门口的方向传来了一声怒吼:“看我的!”学校大门口离跳高场地足足有200多米,天知道此君到大门口那里有何贵干。话音一落,他就冲着场地跑了过来,像悍马。临近场地,他才发现他起跑的方向不对,于是瞪着眼一个急刹车绕过了围观的女同学,又开始加速,脚后跟不断地踢打着他的屁股,像疯牛。他向那个标杆冲了过去,我们都期待并关注着那精彩的一跳,但是比较令人失望,我们几乎没有看见他有明显的跳的动作,倒是那个标杆被他踢到了遥远的大门口。此情此景,颇可入画。于是那些充满希望的女同学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了嘹亮的笑声。令人奇怪的是,此君头也没回,跑动的步伐一点也没停,众目睽睽之下,他直接跑回了宿舍。(《论语》)

不能毕业怎么得了,我开始努力起来。尤其是珠算打得飞快。珠算我上小学时候就学过,很熟悉,还知道这东西不光能算账,还能翻过来,找根绳子拴上拉书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到毕业的时候我已经能把那些算珠儿打得几乎能飞起来。但我到底没有得到任何珠算等级证书。珠算补考是在珠算老师的宿舍进行的,珠算老师很是开恩,破例多给了我和另外三个笨蛋三分钟时间。补考过后,不苟言笑的珠算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于是我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他用正宗的盐山话说,怎四不容易,莫一道对!于是我又感到一股寒流流遍全身。乍暖还寒后,我的结论是:那玩意儿光快不行,还必须得准儿。(《拜伦抒情诗七十首》和《雪莱抒情诗》)
…………

好文如茶,余香袅袅。读尚书青云文,浮躁的心会慢慢变得宁静。
感谢青云先生了!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4-28 12:42 |只看该作者
光读楼上这丫头收藏的段落,我都已经乐出声来了。。。{: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28 15:56 |只看该作者
人说没有梧桐引不来凤凰,我说没有尚书招不来马花。{:soso_e144:}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28 15:59 |只看该作者
郭老师口无遮拦,自罚三杯金门大高梁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4-28 16:54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

“骑一辆生了锈的自行车,穿着两双不一样的布鞋”,——俺从来没同时穿过两双鞋,不知道啥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4-28 16:55 |只看该作者
有一次我看见他在宿舍门口扭着脸刷牙,白沫颇为丰富,漱口时候不止头仰得老高,连腰也后仰成六十多度。漱口声清脆嘹亮,传出老远,连我都能清楚地听到。那漱口水吐出了一丈多远,很让人羡慕。

这个又是一个令人喷饭的经典文段。幸亏偶不是吃饭时候读~~~~~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29 09:27 |只看该作者
从马缨花老师那里,更了解了尚书老师,问好节日快乐{: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4-29 09:34 |只看该作者
尚书老师的字,大气洒脱,见幽默{: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4-29 11:33 |只看该作者
心月 发表于 2012-4-28 07:37
初次接触尚书青云的文章,是在6年前,在《红袖添香》文学网一口气读完了他的杂文《节日的困惑》《秃了以后 ...

我也得收藏下尚书老师的字,好好学习{: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4-29 16:12 |只看该作者
将近一年几乎不写字了,毕竟有点放不下。
写了居然还有人读,而且还有人记得原来的字,欣慰。谢谢啦。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4-29 21:35 |只看该作者
文字玩到这个水准儿,令人敬仰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4-30 14:58 |只看该作者
从麻花的小说跟帖里得闻大名,今一睹风采,字字珠玑!收藏了慢慢赏析{: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5-10 15:28 |只看该作者
同样是拿着望远镜,在战场上被称为将军,在家里就变成了流氓。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5-12 15:02 |只看该作者
阴森森地戴着眼镜算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