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冷笑 于 2012-5-22 22:22 编辑
本次小说擂台赛已经尘埃落定,奖金也发完了,结果似乎也不能更改了,我觉得这时似乎可以出来说几句,如果一开始就为自己的小说辩解,既有误导评委的嫌疑,又显得矫情。
首先感谢马花热心点评,也感谢文狐兄费心点评。人家图啥啊,也不多给钱,大伯子背兄弟媳妇跑——挨累不讨好的。
马花点评如下 :
一个惯贼竟偷到老相好婚宴上了,差点还偷走了人;一场她结婚了新郎是别人的悲剧变成了闹剧,情人刹那成仇人……
优点:语言老道,故事香艳,情节落拓有致,人物描摹自然贴切,故事推进巧妙,布局匠心独具。故事结局出人意料之外,扣题尽在不言之中。
缺点:本篇漏洞一:谁家新娘子不伴娘婶娘啥的前后围绕,殷勤照看,或好好呆在新房候新郎或好好呆在酒局敬嘉宾,怎么会跟一醉鬼还前情人关在人不知鬼不晓的客房里长时间大篇幅老话重提,老情重调啊?新郎家人非得派当晚主角新娘亲自出马照料一醉鬼啊,二傻么?
最后一包袱虽然取巧但也太悖常情。看小说,似乎俩人婚宴见过面、酒桌喝过酒,旧情未泯还互认做表兄妹来着。他杂下得了手去偷她项链?这小子难不成偷上瘾,六亲不认,但下文分明还款款深情叙旧来着呀,这种铺排前后似乎很矛盾,此为二。
文狐点评如下:
冷笑这一篇小说,受到无数粉丝追捧,我眼热心跳,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狐狸深懂欲抑先扬的道理。所以先说文字。冷笑的行文流畅、老到,深的拐骗小美眉花言巧语之功夫。一边把各位美女看官搞得五迷三道,一边把男看官忽悠得血脉贲张,最终笔锋一转,使大家落了圈套。
看来看去,就觉得精彩。这一个故事大约起源现实中流传的较为广泛的一则新闻,在别人的喜宴上,利用人多,相互不熟悉,为掩盖行偷盗之实。看来看去,却也觉得破绽大得很。首先,这个小偷是傻二,偷盗之中却喝了几杯酒,把自己搞醉,实在让人难以信服。如果是装的,看行文中又没有细节点到。第二,这个三哥应当是女主角很熟悉的人,但那些亲友如何一个都不认识?第三,这个小偷也许是习惯性顺手捎带了初恋情人的项链,但警察忽然的到来,真是突兀,要是晓宇报的案,她怎么会一脸无辜。要不是,那警察咋这么神,直接冲到人家逮捕了小偷。要是小偷早暴露了,那这些警察就太坏了,故意让小偷到晓宇的房间上演点三级片,才过来逮捕他。或者是晓宇房间也监控,直到项链掉出来,便于检查来个人赃俱获。
所以,这篇小说就是一篇编造的很生硬的故事,而且痕迹严重,看上去花哨,但骨子里却经不起推敲,是纨绔子弟。
冷笑曰:二位点评很中肯,很到位,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这二位大师都有一个通病,大多数文人的通病——自负。似乎除了他们二人的小说,别人的都是不合情理,不合逻辑,刻意、做做、跑题......也难怪阿九女士逐条列出自己的小说《十二春》,来质问,你们说哪里跑题了?其实阿九的《十二春》,论文笔论故事都不错,硬要说不好,也只能说,比赛要求是现代的爱情故事,你这不算。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我写的这个故事不是来源于一个新闻,而是两个:一则是一个专门在婚宴上盗窃财物的小偷的故事;另一则是一个穷困潦倒游手好闲,专门跑到各大酒店的喜宴上混吃混合的人,某天真的赶上了自己前女友的婚礼,前女友不知详情,还以为他是不计前嫌专程来参加婚礼的,为之大受感动的故事。
晓宇没想到三哥能来参加婚礼,三哥也没想到竟是自己前女友的婚礼,曾经青梅竹马刻骨铭心的相恋过,多年之后突然在这个场面重逢,感慨万千我觉得很正常,三哥看到晓宇很高兴很感动,也不好意思再走了。三哥出于应酬跟着喝酒也是情理之中,晓宇出于复杂的愧疚心理,也为了避免尴尬和老公的误会,把三哥说成是表哥没有什么不对。
现代都市之中的婚宴不同于小地方,彼此不认识不熟悉的比比皆是,马花同学,你不能要求这个婚宴非得像你结婚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的都熟悉,全是圈里人。
在饭店举行完婚礼喝完,晓宇老公的同学非要到新房来继续喝酒,这个经历文狐兄没有过吗?难道我们有代沟?
表哥喝醉了,表妹照顾有什么不可的?
没有熟人,难道新娘子必须得是三亲六故全到场才能结婚?连父母都没有,只有新娘光杆一人的婚礼你们没见过?
老调重弹,旧情复燃,因为喝多了啊?
偷走旧情人的项链是习惯使然,要不怎么叫贼性不改呢?所以这个贼也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
文狐兄说警察怎么到的,文中说了,警察已经调查这个案子很久了,不是谁报案的问题。为什么不早抓,没看过影视作品?那个戏剧化的冲突不是在关键的时刻出现的?如果三哥早就被抓了,何来的这个故事?
题外话:
射雕英雄传中,你说段天德为什么带着怀孕的郭靖之母李萍走遍江南大漠?直接杀了多好?何必还有后来的郭靖报仇?
天龙八部中,萧远山为什么30年不报仇,非得萧峰在追查真凶的时候,总是提前杀死知情人,如此折腾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心理变态?
神探狄仁杰中,那些坏人明明已经抓住了狄仁杰,为什么非得让狄仁杰得吧得吧白话半天,说出真相之后结果还都死在狄仁杰之手?直接把狄仁杰宰了不就万事大吉了,何必让他拍好几部?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要求高于生活也得符是艺术的真实,都是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艺术作品将不存在。
结语:说不矫情,其实还是他妈的矫情了,谁看一个小说,还得去看你写的比小说还长的创作说明啊?都把自己的作品当红楼梦了?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