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2-6-20 12:37 编辑
论小人
小人是什么?如果说得清定义,他们也就没有那么可恶了。小人是一种很难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约略能说的只是,这个“小”,既不是指年龄,也不是指地位。小人与小人物是两码事。
孔老夫子真厉害,那么早就浓浓地划出了“君子”和“小人”的界限。诚然,这两个概念有点模糊,互间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弹性,但后世大量新创立的社会范畴都未能完全地取代这种古典的划分。
孔老夫子提供的这个划分肯定每个人都知道,那就是弘扬君子、提防小人,如果我们长久的放弃这个划分,那么小人就会像失去监视的盗贼、决堤的洪水,汹涌泛滥。
说个历史故事,司马迁写的,说公元前527年楚国的楚平王要为自己儿子娶一门媳妇,选中的姑娘在秦国,于是就派出一名叫费无忌的大夫去迎娶,费无忌看到姑娘长得极其漂亮,眼睛一转,就开始在半道上动脑筋了。
——稍停一下,您猜一下他动什么脑筋?猜一猜会有助于您了解小人的行为特征。
1.看到漂亮,估计会在太子那里得宠,于是一路上百般奉承,以求留下好印象。
这种脑筋,虽不高尚却也不邪恶,属于寻常世俗心态,不足为奇,算不上我们所说的小人;
2.看到漂亮,**,企图有所沾染,暗结某种私情。
这种脑筋,竟敢把太子当情敌,简直胆大妄为,但如果去实施,也算是人生一大手笔,为了情欲无视生命,即便荒唐也不是小人所为。
既然不是上面两种,那是什么?
费无忌的脑筋完全不同,他认为如此漂亮的姑娘应该献给正在当权的楚平王。尽管太子娶亲全国尽知,尽管迎娶队伍已经逼近国都,尽管宫中仪式已经准备妥当,费无忌还是骑了一匹快马抢先直奔王宫,对楚平王描述了秦国姑娘如何如何的美貌,说反正太子此刻与这位姑娘尚未见面,大王何不娶了她,以后再为太子找一门好的呢?
楚平王好色,被费无忌说动了心,但又觉得事关国家社稷的形象和传承,必须小心行事,就重重拜托费无忌一手操办。三下两下,这位原来想做太子夫人的姑娘,转眼成了公公楚平王的妃子了。
说到这里,应该明白小人的几条行为特征了:
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
小人也能发现美好,有时甚至发现的比别人还敏锐,但不可能对美好投以由衷的虔诚。他们总是眯缝着眼睛打量美好事物,眼光时而发红时而发绿,时而死盯时而躲闪,只要一有可能就忍不住要去扰乱、转嫁。竭力作为某种潜在交易的筹码加以利用。美好的事情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最消受不住的却是小人的作为。蒙昧者可能只是明珠暗投,强蛮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则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丑闻。因此美好的事物可以埋没于荒草黑夜中,可以展露于江湖莽汉前,却断断不能让小人染指过眼。
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小人的注意力总会拐弯抹角绕向权力的天平,在旁人看来根本绕不通的地方,他们也能飞檐走壁绕进去。他们表面上历尽艰险为了当事人着想,实际上只想着利用当事人的权利或者资源,但作为小人他们对权力或资源又不迷醉,只迷醉背后能得到的利益。因此,乍一看他们是在投靠谁,背叛谁,效忠谁,出卖谁,其实他们压根儿没有人的概念,只有实际私得!
其三,小人不怕麻烦。
上面所说的事情,按照正常逻辑来考虑,即使想做也会被可怕的麻烦吓退,但小人是最不怕麻烦的,怕麻烦做不了小人,小人就在麻烦中成事。小人知道越麻烦越容易把事情搞浑,只要自己不怕麻烦,总有怕麻烦的人。当太子终于感觉到与秦国姑娘结婚的麻烦,当大臣们明确觉悟到阻柬的麻烦,这件事情就办妥了。
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
小人急于事功又不讲规范,有明明暗暗的障眼法掩盖着,办起事来几乎不遇任何阻力,能象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他们善于领会当事人难以启齿的隐忧和私欲,把一切化解在顷刻之间,所以在当事人眼力,他们的效率更是双倍,如果当事人认同他这种做法,那效率就更高了。看费无忌的效率就是例证。
暂时说到这四条特征,事情还没完,继续往下看。。。
费无忌办成了这件事情,又兴奋又慌张。楚平王越来越宠信他,这很满意,但是静心一想,这件事情之后,太子对我恨之入骨啊,他受伤害最深,而太子迟早会掌大权,今后怎么过啊?
于是他开始在楚平王耳边递送小话:“那件事情之后,太子对我恨之入骨,那倒也算了,我这个人不算什么,问题是他对大王您也怨恨起来,万望大王戒备。太子已经有了兵权,外有诸侯支持,内有他师傅伍胥帮着谋划,说不定哪天兵变呢!”楚平王本来就对儿子做了亏心事,儿子一定会有所动作,现在听费无忌这么一说,心想果然不出所料。立即下令杀死太子的师傅及长子,进而捕杀太子和他师傅的次子,太子和他师傅的次子只有逃离楚国。
从此之后,战火就连年包围着楚国,逃出去的太子是一个有兵力的人,自然不会甘心,他师傅的次子更是发誓要为父报仇,曾一再率吴兵伐楚。。。
当然最后楚国人民知道这场弥天大火最初点燃者,是小人费无忌,咬牙切齿的把这个小人给处死了,但是国土已经全被打烂了。
这里又可以把小人的一些行为特征延续几项:
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害者。
小人很胆小,他们本身眼光短浅,所有行动都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所以总是害怕遭遇上次操作后受害人的报复,这就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于是他们的使命就是注定要连续不断的伤害被害人,如果您被小人伤害过一次,那么您等着吧,第二次,第三次更大的伤害就会来临,因为小人不这样做,他没有安全感,他总觉得您会报复他。非要把您置之死地而后快。小人不会怜悯,不会忏悔,只会害怕,越害怕就越凶狠,一条路走到底。
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
明火执仗的强盗、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是恶人不是小人,小人没有这份胆气,他们需要掩饰和躲藏,他们反复向别人解释,自己是受损失最大的人,自己是弱者,弱得不能再弱了,似乎生下来就是被人欺负的料,让您觉得好像全天下人反过去还在欺负他一样。
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或恶语制造气氛。
小人一边谎报“敌情”有多严重,会有多严重的后果,一边恶语诱使当权者患得患失。这些“敌情”和恶语让不习惯实证考察的人一听就立即产生情绪反应。因此小人是一群有本事诱使伟人和庸人全都沉陷进迷宫而不知回返的能工巧匠。
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
小人精明但缺少远见,因此他们在制造一个个具体的恶果时并没有想这些恶果最终组接起来会酿成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当他们不断挑唆诱使的初期,似乎一切都顺着他们的意志在发展,而当当事人终于勃然而起,挥洒澎湃暴力的时候,连他们也骑虎难下了,所以小人是没有大将风度的,完全控制不了局面。
解析一个费无忌,约莫了解到了一些小人的行为特征,远远不够。
既然生活中避小人唯恐不远,那为何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写他们呢?
回避不是办法,小人之行为,不能仅仅看成是个人品德的畸形。
其他还能找到一些原因。
第一,观念上的缺陷。
因为小人的自身经历,对事物看法的缺陷,所以一会儿痛恨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的青年,一会儿痛恨敢不听亲友邻里规劝死死追求异性的情种,一会儿痛恨某某激进派,一会儿痛恨某某保守派,痛恨这痛恨那,实际上是自身观念缺陷造成的看法,自己认为是就认定了别人也是。
第二,情感上的牵扯。
不管是什么情,正常人的情感交往是以袒示真实自我开始的,小人的情感却是由揣摩对方需要并加以利用开始的。
第三,心态上的恐惧。
小人不管他胆子有多小,但撒起泼来有一种玩命的外相。好人不见得都怕死,但是死要死得光明正大,如果您跟小人玩命,小人不是跟您明打独斗,而是先泼您一身脏水,把是非颠倒的让您成为他的同类,就像把您拉进一个泥潭和他翻滚到谁的面目也分不清,您说这样的死法有多窝囊!因此小人用他们的肮脏,摆开了一个比世界上任何真正的战场都令人恐怖的混乱阵势,让最勇猛的勇士都望而生畏,小人根本就不是和您格斗,他们是在和您死缠,他们知道您没有这般时间、这般口舌、这般耐心、这般情绪,他们知道您发火会有熄火的时刻,只要纠缠下去总会让您意志达到极限崩溃的时刻。
看起来好沉重。。。或许会问:难道对小人没办法?没有法律管这些小人吗?
很难,小人很少犯法。这就是小人可怕的地方。
那么到底怎么办呢?
虽然没有良方,我们做的事情也很少,但我认为,文明群落应该有一个共识:
这些小人在我们这个社会是暗疾和隐患,同时,也是我们人生取向的分道所在!
因此,对付小人首先需要在心理上强悍起来!
不要害怕众口铄金!
不要害怕招腥惹臭!
不要害怕群蝇成阵!
不要害怕阴沟暗道!
不怕偷听不怕恐吓!
不怕狞笑不怕是非!
以更明确、更响亮的方式立身处世!
在人格、人品上昭示着高贵和低贱的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