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藏头诗知识
查看: 352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藏头诗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9-14 21: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藏头诗,一名“藏头格”,属怪异诗一种。这种诗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
这种诗常常都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顶1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9-14 21:33 |只看该作者
智多星巧作藏头诗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卢俊义乃河北俊杰,他不仅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济人危困,而且武艺高强,名闻四海,人称“河北玉麒麟”。梁山泊义军头领宋江久慕他的威名,一心想招取卢俊义上山坐第一把交椅,共图大业,替天行道。偏偏这个卢俊义有钱有势,有名有位,吃不愁,穿不愁,而且满脑袋的忠君思想,要他上山造反谈何容易,宋江常常为此苦恼。
军师吴用,人称“智多星”,为人机敏善于谋略,凡事一经他策划,没有办不成的道理。所以,当宋江与他议起此事时,便生出一段“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来。
当时吴用扮成一个算命先生,悄悄来到卢俊义庄上,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里,口占四句卦歌,并让他端书在家宅的墙壁上。这四句卦歌是: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难逃可无忧。

吴用在这四句卦歌里,巧妙地把“卢俊义反”四个字暗藏于四句之首,而一心躲避“血光之灾”的卢俊义哪里有心细察这其中的隐秘呢。
果然,这四句诗写出后,被官府拿到了证据,大兴问罪之师,到处捉拿卢俊义,终于把他逼上梁山。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9-14 21:34 |只看该作者
画老乌龟
从前有个财主,请画工为他画了幅像。为他画像的那个画工手艺很好,把老财主画得白发乌巾,神采奕奕,堂而皇之。老财主看了得意非常,便硬拉一位本乡秀才为他的画像题字。
老财主平日吝啬刻薄,甚为乡里所1不齿,读书人更不愿与他交往。这位秀才在无奈之中被拉倒财主家,心中很不快活。他想,乡邻们都恨这个老财主,我今天何不借这个机会骂一骂这个老乌龟呢。
秀才一进门,老财主忙吩咐捧上笔墨。秀才也不搭话,接过笔来,唰唰唰一挥而就,题了一首四言诗:

画工真采,
老貌堂皇,
乌巾白发,
龟雀呈祥。

你看出这首藏头诗的真正意思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9-14 21:34 |只看该作者
早迎无双
庐剧《无双缘》,写的是合肥知县刘震有一女名叫无双,自小与表兄王仙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亲相爱。以后两人长大,刘震便为他们订下了婚约。
一年,王仙客赴京赶考,科场得意,万岁钦点头名状元,封授翰林学士,并赐宫花金印回庐州完婚。王仙客一路吹吹打打,好不威风。不想,人马行至双峰山下,被绿林好汉古氏兄妹夺去行囊,失落文书金印,变成一名乞丐来到刘家。刘震问明前后情况,即刻变脸赖婚,把女儿无双另许豪门公子曹进。王仙客与舅舅刘震论理,刘震也觉得理亏,便把责任推到女儿无双。无双知道爹爹势利无赖,非常气愤,但苦于见不到表兄王仙客,只得写诗一首,速派丫鬟把诗送给王仙客:

早妆未罢暗凝眉,
迎户愁看紫燕飞,
无力回天春已老,
双栖画栋不如归。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9-14 21:34 |只看该作者
烧火老死得好
解放前,四川某地有个军阀,依仗手中的枪杆子,在当地横行霸道。他妻妾成群,生活糜烂。他的老子更是禽兽不如,连他儿子的妻妾也大多成了他手中的玩物。父子两人的丑恶行径早已成为笑柄,人们蔑称这样的老头子为“烧火老”。
老头子因为酒色过度,上了西天。这个军阀在置办老子丧事期间,家中冠盖如云,宾客络绎不绝。那些土豪劣绅和阿谀奉承之辈一个个争先恐后竞相献媚讨好。
当地有一个前清翰林,才学满腹秉性刚直,乃一大名流。他对军阀父子的恶行劣迹早已深恶痛绝。听说老头子一命呜呼,老翰林如出一口恶气,不禁自言自语道:“这‘烧火老’死得好!”老翰林正在家中高兴,忽听门人禀报军阀家里专人来访。老翰林心里寻思道:“我与这班恶人素无来往,今日何事访我?”
原来这位军阀是想请老翰林写首挽诗,为其死去的老子涂脂抹粉装璜门面。
老翰林同来人稍事寒暄,即知军阀派人来访的真意,心中暗想:为“烧火老”歌功颂德,这是小人之行,那么--他心里略加沉思之后,便马上爽快地表示应允。来人一见,真是喜出望外,马上展纸磨墨,满脸媚笑道:“难得您老赏光,您老请。”
老翰林饱蘸浓墨,一首五言挽诗一挥而就:

烧酒奠灵前,
火纸化青烟。
老人今何在,
死去不复还,
得失古今有,
好名天下传。

你明白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9-14 21:38 |只看该作者
藏头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散文藏头诗,叙事藏头诗、五言藏头诗、七言藏头诗、哲理藏头诗、自然藏头诗、古代藏头诗、现代藏头诗、祝寿藏头诗、生日藏头诗等种类。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9-14 21:39 |只看该作者
作为“藏头格”诗体,藏头有多种方法。   
第一种是深藏诗作的意图,例如下边是宋朝孔平仲的拆字藏头连环诗:  孔平仲藏头诗图
高会当年喜得曹,日陪宴衎自相劳。   
力回天地君应惫,心狭乾坤我尚豪。   
豕亥论书非素学,子孙干禄有东皋。   
十年求友相知寡,分付长松荫短蒿。
  
前六句只描写当年得子后举行宴会和为儿孙打拼的历程,只有最后一联才真正吐露了心声,是吩咐对方(老朋友)庇护照顾自己的儿孙后辈(把老一辈比作长松,把下一辈比作短蒿)。显得含蓄而又有趣。   

第二种是将每个句子的头一个字藏在别处。
  这样的作品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我们还是看上面孔平仲的藏头诗图吧。大家会发现,上面诗中句子的头一个字“日”、“力”、“心”、“豕”、“子”、“十”、“分”在图中没有出现。而且图中只有49个字,不是七律的56字数,那么这七个字藏在什么地方呢?
  如果不是要提示开头,“高”字也完全可以不出现,藏在“蒿”字下面就可以了!同理,“日”字藏在“曹”字下面,“力”字藏在“劳”字下面……

  第三种很是常见,也是多数人一眼就能看穿的。如前述“卢俊义反”藏头诗。
  如庐剧《无双缘》中,双写也以藏头诗表明心志:“早妆未罢暗凝眉,迎户愁看紫燕飞,无力回天春已老,双栖画栋不如归。”暗藏“早迎无双”四字。
  文人士大夫中也不乏藏头诗高手。比如明朝大学问家徐渭(字文长)游西湖,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   
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
月好四时最宜秋。   
其中就藏头“平湖秋月”四字。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9-14 21: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静听花开 于 2012-9-14 21:41 编辑

另外,中文尚有离合诗的另外形式——离合藏头诗。离合藏头诗或称借字联边,亦为中国古文杂体诗的一种;
相传创始于中国盛唐知名诗人白居易。该中文诗文文体,除原本平仄对仗押韵外,最主要的特点是取句尾末字的字体一部份来作为下句诗文的字首,而整诗的最后一个字的字体部份,亦做为该诗之字首。上边举例的孔平仲的藏头诗也是离合藏头诗!   释例   现有文献中,首见及最常见的离合藏头诗为白居易所著作之《游紫霄宫》。
  水洗尘埃道未尝
  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
  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
  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
  见得山中好酒浆

  其中,首句首字“水”,来自该诗诗末最尾字浆之“水”部首,首句末字“尝”字体之“甘”拆字部分,亦成为第二句句首;余亦类推之。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9-14 21:43 |只看该作者
在现当代的文化人中,也有人能将藏头诗用的恰到好处。以至于新体自由诗中也有了藏头诗。例如台湾诗人洛夫的诗:
  《我不懂荷花的升起是一种欲望或某种禅》
  我突然喜欢起喧哗来
  不过睡在莲中比睡在水中容易动情
  懂得这个意思我们就无需争辩
  荷,一遇大雨便开始鼓盆而歌
  花萎于泥本是前世注定
  的一场劫数
  升华也者毕竟太形而上了
  起始惹祸的即是这
  是非之根
  一刀挥去,大地春回
  种种恶果皆种于昨天误食了一朵玫瑰
  欲念欲念,佛洛伊德
  望尽天涯看不到一盏灯火
  或者一只竹筏什么的
  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在此坐化
  种瓜得鱼不亦宜乎
  禅曰:是的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9-14 21:46 |只看该作者
    藏头诗首先是诗,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得有一个完整的意象、完整的主题,必须讲究的其他条件,如押韵、对仗、平仄等等,而绝对不可以是四句毫不相干搭在一起的“话”。现在很多人因为对此认识不足,或因为诗词写作功底欠缺,误以为只要将N个字分别藏在N个句子中凑在一起,就算是藏头诗了,丝毫不考虑作为诗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要素。上面的关于藏头诗举例中便可以略见一二:你能明白什么叫做“晓保川上多麻辣”吗?你读得懂“共杯潺”“盟风凉”是什么意思吗?两首关于“春节快乐”的所谓的“诗”,你能看出他的主题是什么吗?
     这其实是浮躁浅薄的当代人对祖国文化缺乏敬畏心的表现,是对祖国文化的亵慢,长此以往,藏头诗就完全没有了它固有的艺术魅力,成了垃圾文化了。其实,我们认为,祗有首先是“诗”的作品,其藏头的作用也才会更好,像前面那个“武皇发愿建龙门”,由于一看就不通,读者要么不再读下去(没人读就什么都不是了),要么就在其中找“机关”,藏,就成了欲盖弥彰,而好的藏头诗,由于主题明了、意境优美,读者的注意力往往在诗本身,于是就忽略了“藏”着的内容,一经道破,读者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藏头诗的艺术魅力才得以充分展示。试问,如果卢俊义一开始就看出那个“卢俊义反”,《水浒》还写得下去吗?《水浒》写不下去,四大名著也没有了。
  为更好说明问题,谨举几例说明(例均摘自搜狐网):
  七绝 咏桃花源
  溪临春水笼长烟。
上接仙庭下别源。
桃雨潇潇空寂寞,
花间从此不经船。
  该诗是一首标准的平起平收式的七言绝句,咏的是桃花源,表达了自武陵人之后,不再有人能有幸遇仙的那种怅惘之情。点破后才知是藏网名“溪上桃花”的藏头诗。
  七绝 咏梨花诗   
江山万里几诗人?
南北东西说不真。
天赐一团乌墨水,
娇涂梨雪亦精神。
  此诗吟咏的是梨花体诗,其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梨花体”这种诗歌的厌恶和否定。点破后知是藏网名“江南天娇”的藏头诗。
  七绝 咏葡萄   
葡萄的是诱垂涎,
桃径童儿乐如仙。
架上话伊天外果,
下尘安不惹人怜?   
这也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原作无题,题目是笔者添加的。真正的藏头诗可以没有题目,但是由于他有一个完美的主题,所以我们可以为它添加一个标题,但是那些胡诌的所谓“藏头诗”则无法给他按上题目,这也是一个鉴别的方法。这首诗说的是葡萄之受人喜爱,仿佛是上天的鲜果来到红尘一般,仙果之味,自然美不能言了(桃径:典出元稹诗)。这首藏头诗更加特别,作者自己命名为“三夹板体”,因为其所藏的是“葡桃架下的童话安”八个字(葡萄,前人常作“葡桃”),此诗是问候搜狐版主“葡萄架下的童话”的一首藏头诗,由于所藏为两列,行文则依然自如晓畅,世所罕见,非语言文字功夫深厚者不能为之。
  另外如果真正是为了加快青少年大脑运作效率、丰富词汇、提高语文水平,建议由浅入深,多尝试第二种(离合藏头诗)、第一种(含蓄藏头诗),把意蕴和句头真正藏起来,而不要做那些一眼能被人看穿的“露头诗”!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9-18 22:12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还是有讲究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9-20 11:16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要是早掌握了,就知道怎么写情书,还不丢面子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9-24 09: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离合藏头诗是藏头诗中极难的一种,除了在文献上见过,混了十多年论坛却没见一人去写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9-24 09: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静听花开 发表于 2012-9-14 21:39
作为“藏头格”诗体,藏头有多种方法。   
第一种是深藏诗作的意图,例如下边是宋朝孔平仲的拆字藏头连环 ...

其实第一种算是藏头,也算是诗眼点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9-24 09: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静听花开 发表于 2012-9-14 21:39
作为“藏头格”诗体,藏头有多种方法。   
第一种是深藏诗作的意图,例如下边是宋朝孔平仲的拆字藏头连环 ...

其实第二种还是离合藏头诗,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9-24 09: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藏头诗最根本还是诗,因此没有完整立意与构思的藏头也只是藏头,而不是诗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9-28 08:45 |只看该作者
晓诗 发表于 2012-9-24 09:09
藏头诗最根本还是诗,因此没有完整立意与构思的藏头也只是藏头,而不是诗

正解。{:soso_e121:}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9-28 08:46 |只看该作者
黄山云雾 发表于 2012-9-20 11:16
这个我要是早掌握了,就知道怎么写情书,还不丢面子了。

现在也不晚啊。要不,先给我写首?{: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