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花婆婆 于 2012-10-19 12:40 编辑
庞德(Ezra Pound)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背景资料
庞德自己曾在1916年写道:“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厢。突然间,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的儿童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一天我整天努力寻找能表达我感受的文字,我找不出我认为能与之相称的、或者像那种突发情感那么可爱的文字。那个晚上……我还在继续努力寻找的时候,忽然我找到了表达方式。并不是说我找到了一些文字,而是出现了一个方程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小斑点。……这种‘一个意象的诗’是一个叠加形式,即一个概念叠在另一个概念之上。我发现这对我为了摆脱那次在地铁的情感所造成的困境很有用。我写了一首30行的诗,然后销毁了,……6个月后,我写了一首比那首短一半的诗;一年后我写了下列日本和歌式的诗句。”
评价 这首短仅两行的小诗作于20世纪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诗歌之一。如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又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诗的上下两行,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一是地铁车站的人群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二是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行诗句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关系,而是两组意象之间的相互叠加的关系。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诗人的直觉,它使两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溅出诗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庞德自己说它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这首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诗歌从19世纪陈旧的写作手法和抒情习惯中摆脱出来,给现代文学带来了启示。埃兹拉·庞德后来也成为意象派诗人的领袖。 若模仿俳句形式翻译:
一.在地铁车站
幻影 几张面庞 人潮;
一些花瓣 湿黑枝条
二.用中国古诗形式翻译:
人潮忽见佳人面
雨后残英犹在枝
三.用词或散曲体裁翻:
人海佳人丽影
青枝雨后残英
四.庞德《地铁车站》的多种译文
1.在地铁站
人潮中这些面容的忽现;
湿巴巴的黑树丫上的花瓣。(罗池)
2.地下车站
人群中幻影般浮现的脸
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钟鲲)
3.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
潮湿又黑的树枝上的花瓣.(成婴)
4.在伦敦的地铁车站里
这些脸的幻影在人群中,
一条潮湿的、黑色枝干上的点点花瓣。(李德武)
5.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
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赵毅衡)
6.在地铁车站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飞白)
7.地铁车站
人群里忽隐忽现的张张面庞,
黝黑沾湿枝头的点点花瓣。
又: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裘小龙)
8.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又: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杜运燮)
9.地铁站里
出现在人群里这一张张面孔;
湿的黑树枝上的一片片花瓣。(张子清)
10.在一个地铁车站
这些面孔似幻象在人群中显现;
一串花瓣在潮湿的黑色枝干上。(江枫)
11.地铁站上
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郑敏)
12. 人群里这些脸忽然闪现;
花丛在一条湿黑的树枝。(流沙河)
13.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鬼影;
潮湿的黑树枝上的花瓣。(余光中)
14. 人群中千张脸空的魅影;
一条湿而黑的树枝上的花瓣。(洛夫)
15. 这些面孔浮现于人群;
花瓣潮湿的黑树枝(颜元叔)
16. 在群众中这些脸的魅影;
花瓣在一根濡湿的辚树丫上(李英豪)
17. 在这拥挤的人群里这个美貌的突现;
一如花瓣在潮湿里,如暗淡的树枝(周伯乃)
18.人群中一张张魅影的脸孔
湿黝枝干上片片花瓣(张错) 19.人丛中这些幽灵似的人脸,
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辜正坤) 20.人群中的那些面庞恍惚幽灵一般; 在潮湿黑暗的枝头一闪一闪。”---彭俐 21.人群中这些幻现的脸孔; 湿黑的枝上,花瓣片片。(西川) 22.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
一枝潮湿、黑色树干上的许多花瓣。(张祈)
23.人面幽灵缀人群
潮湿黑枝点花瓣。(冀翼长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