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逍遥侠 于 2013-12-26 10:02 编辑
戏游葛仙山
文/逍遥侠
周六,摄影和登山两个兴趣小组共四十余人随着裁判的一声口令,一窝蜂地就从上饶名山——葛仙山山脚向山顶拥去,——登山比赛拉开了序幕。 笔者已与世无争,早没了那好胜之心,无意于与人一争高低短长,但又不想落在最后看别人看剩下的风景,所以,偕一二好友提前半小时就晃晃悠悠向山上“笨鸟先飞”了,山脚是没什么风景的,只好在一级级台阶上俯俯仰仰,又不时地回过头去远望山脚看他们比赛开始了没有。上去二十多分钟,那景致渐渐变得清朗起来,一片片墨绿也羞羞答答地掀开了薄纱,在山风中摇曳出若有若无的诱人的清香来。 “看,他们在爬了!”同伴的一声轻唤,把笔者的思绪从远山中拉回.几好友也乘机都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地欣赏起那人世间的纷争来。人群刚挤成一团,慢慢变成了一条线……又从一条线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个的“逗号”、“句号”和“感叹号”。——慢慢地、慢慢地躬着腰的“问号”就越来越多了,哈……,笔者一乐后又不禁沉思,这不就是人生的写照么?从单纯的“逗号”到人生各阶段的一个个结束和一声声艰难的感叹……。 “别看了走吧,我们离嘈杂越远就会离葛翁越近啦!”招呼一声同伴后,加快了上山的速度。遇上的第一个神像也不知姓甚名谁,不起眼地立在路边,小小的脸上还有些许污垢,笔者不禁心生怜悯:“难不成这神道界也这般势利?和凡尘一样分出个高低贵贱来?古人云‘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若有神灵,这种不起眼的往往更有潜能,不行,我得施上一礼才对!”抱拳躬一躬腰,默祷她在自己高升的同时,也顺便给笔者所爱的人捎上万分的福运和安康!离开前伸袖一拂佛面尘,啊?怎么那么象那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 再上去一点,就是新娘娘庙了,说她新,也许是指在时间上建在老娘娘庙之后罢,从庙门上却也看不出多少新意来。里面的神像倒是比路边的那个观音高大威严了许多,烛光闪闪香火绕缭,多少显出点那种只可意会的肃穆来。众人少不了一番跪拜烧“钱”点烟地一阵忙乱。笔者虽从来只拜祖宗不跪神佛,但欠欠身施个礼还是知道的,这是做人的起码道理。没走几步,路边又出现了一个用木框框着的用白布在头上写着“有求必应”的佛像来,一看就是诓人的,哪有如此潦倒的“有救必应”?看到同伴双手合十念念有词,不禁凑近细听 “飞四个宝……(当地麻将用语)”,就马上忍不住戏谑地接上一句:“我胡啦!”(心中暗自得意:看你飞四个宝又有何用?)话音刚落,一友更绝,高声喝道:“假胡!”……,嘻嘻哈哈中不知不觉就到了老娘娘庙了,那些高价售卖香烛的商贩一见到我们就围了上来,有个商贩放言:“买点香纸炮仗吧,这个娘娘庙最灵了,有求必应的!”笔者可不愿听他胡说,不禁反问:“按你的意思,那下面的那个新娘娘庙是不灵的对吧?敢和我下去对质么?”商贩一听就立马噤声了,但同时又给了我一个很不温柔的白眼。 懒得和小商贩一般见识,还是言归正传的好。这一半的行程也只七八里地,可就走了一个多小时,当然,如和走人生的一半行程比起来,我们也就快得有如奔月的“嫦娥”了。这里似乎又是一个分界点,抬眼向上望去,路就宽了许多,可“狗仗人势”的那一遛松树硬生生地把好好的路劈成了两半,估计那也不是什么好松,“好松”不挡道。四周的松、杉、杂木人等仿佛也都沾着了点葛仙的灵光罢?疏懒和清高得无忧无虑,一阵山风吹过,头也不摇一摇,顾自在那窃窃私语嘻笑调情。如果你再把眼光抬高点,会感觉到离天真近,仿佛往上再走几步后双脚用力一蹬再一伸手——就可不费什么劲地窜上天去……。 从这上去的路可就好走多了,上几级台阶就会有一大段的平地,这就如人生挣扎到中年后了,心境会安份许多,虽也会有些坎坷,但总不太会有什么大起大落。不知不觉间就过了接官亭,绕过玉帝殿,穿过一条小弄就到了葛仙祠大殿,殿内感觉阴暗,高高在上的神像似乎也阴着个脸,这种感觉让笔者心里别扭得喘不过气来,——葛翁总不至于会认为笔者也是来向他索财要福讨官的罢?要不就是看到笔者两手空空,也没带上点什么好吃、好喝的东西或好花的银两?唉,这也不能怪他老人家,都是被下面的这些人惯的,习惯成自然的心理估计人神与共的了。为免自讨无趣,转了一小圈,礼也懒得施一个也就出了殿门。外面可已是人声沸沸了,比赛一、二、三名已定,都在闲聊的闲聊,朝拜的朝拜。真个是一个门里笑一个门外笑了,门外的人暗喜于所求必得,门里的神却偷乐着名利双收。
其实,葛仙山是一座很平常的山,即不俊逸也谈不上雄伟(只因传说名道士葛玄在此修炼成仙而闻名),传说远看如同一巨鳌,平生还没见过巨鳌,也就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再说山上佛、道相邻,寺、观共处,也保不住会闹出点什么意见来,万一香火偏爱、得利不均,岂不会心生暗恨?当然,受害者还是那些香客。神和人没什么分别,帮不到人害一害人那是很容易的事,这道理连白痴也知道。这些也不用细表了。时间还早,又偕一二游客往后山游走了一番,“鸣鹤余音”估计一般游客是不敢进去的,那是几代高人安歇的地方,进去转了转,对那碑文看来看去也认不得几个字来,可环境倒真的是寂寂然幽幽静静,估计连小虫在这也不敢鸣叫一声二声。再往后一转就转到后面的“舍身涯”了,舍身涯也就是一块一平米见方的大石,石下是万丈深渊,站在舍身涯上面的小亭后往下探望,也觉不出什么可怕来,反而会产生飞身一跃的冲动和兴奋…………那份洒脱估计短裤穿在外面的“超人”也会敬而恭之的了……。不过,也只有那有缘之人才有那纵身一跃飞天成仙的福份罢?这里来的人不多,香客可都是来求神的,谁又会“舍身”?…………
中饭一碗酒下肚后,招呼也没和葛翁打一声更是晃晃悠悠地就下山了。哦,离葛翁越远离嘈杂越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