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蔡锷与蒙自——南湖记忆(2)
查看: 228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蔡锷与蒙自——南湖记忆(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2-25 16: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蔡锷与蒙自
——南湖记忆(2)

文/马成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看电影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大、中城市,就连小县城,乃至乡镇也建有电影院。娱乐之余,男女老少还可以通过电影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尤其是年青人,大家特别喜欢看电影,因为在“看”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诸如交个朋友,谈个恋爱什么的也是挺方便的事儿。
        蒙自作为一个边陲城市,在经济上未必走在时代前列,但在汹涌澎湃的电影潮流中却未曾落伍。当时蒙自还不是红河州州府所在地,城市面积不算大,人口也不多,但电影院却不少,居然有人民电影院、大众电影院、南湖电影院和红河州电影院等四家电影院,而且上座率很高,其热闹繁忙的景象可想而知。
        我有一个老乡叫罗清海,名字起得蛮有气势,完全配得上他十四五年的军营生涯。罗清海1980年底入伍,在蒙自一呆就是五年。他说,当时的文化生活很单调,主要就是看电影。一周一次的连队电影满足不了战士们青春勃发的娱乐需求。他们常常利用午休时间溜出去看上一场过把瘾,尤其是星期天,蒙自城里看上去到处都是帽徽领章。
        与我一样,当时罗清海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是王心刚、张瑜主演的《知音》。影片讲述了民国初年时代背景下,护国名将蔡锷与风尘女子小凤仙英雄美人的“知遇”故事,令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两千多年前的易伯牙、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诠释了惊天动地的旷世知音,传为佳话。百年前的蔡锷、小凤仙,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演绎了一曲彻骨浪漫的爱情传奇,已成美谈。加之,李谷一歌声凄婉迷离的烘托,更让人隐隐觉出知音难觅的遗恨与悲凉:“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光阴荏苒,转眼三十年已过,知音的旋律依然余音绕梁。
        然而,这部影片最让云南人刻骨铭心的还不是这些。那是因为护国战争的策源地在云南,蔡锷将军是护国战争的元勋。而且更鲜为人知的是,蔡锷将军在小凤仙的掩护下逃离京城,借道日本,辗转香港、越南,经滇越铁路回昆明的途中,在蒙自与敌人巧妙周旋,躲过袁世凯党羽的暗杀,上演了一部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
        蔡锷,字松坡,湖南洞口人,深受梁启超赏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回国后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训练新军,继而与革命党人李根源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临时革命军总司令,成立云南军政府后,任都督。1915年底,蔡锷、唐继尧宣布云南独立,蔡锷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他登高一呼,万民响应,“护法讨袁,再造共和”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地。1916年6月6日,仅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便在国人的唾骂声中一命呜呼,讨袁护国战争取得胜利。
        一条通向南方的铁路,与一场挥戈北上的战争,看似“背道而驰”,却不可思议地在历史的某个章节不期而遇,让云南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边陲城市又增添了历史的亮度。我知道,滇越铁路没有从南湖边路过,但蒙自人在修葺南湖的时候,特意在湖边增加了两段米轨,其良苦用心不言而喻。当我两次踏着陈旧的枕木缓缓走动时,我意识到了,原来在南湖的记忆深处早已刻下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灿烂的篇章。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4-2-25 16:46 |只看该作者
看过《知音》,还有点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2-25 16:47 |只看该作者
路过蒙自,看到那里有大片的石榴园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2-26 09:11 |只看该作者
北原 发表于 2014-2-25 16:46
看过《知音》,还有点印象。

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2-26 09:12 |只看该作者
北原 发表于 2014-2-25 16:47
路过蒙自,看到那里有大片的石榴园

还有米线、石斛也很出名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2-26 09:23 |只看该作者
米线,我爱吃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2-26 09:23 |只看该作者
知音,这个太有名了,蔡锷将军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2-26 13:25 |只看该作者
马老师写的系列是大家手笔---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2-27 12:59 |只看该作者

而蒙自的过桥米线更别有风味。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2-27 13:00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4-2-26 13:48
马老师的字,是“大散文”。

妞妞鼓励,自当努力。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2-27 13:01 |只看该作者
金花婆婆 发表于 2014-2-26 13:25
马老师写的系列是大家手笔---

问好婆婆。温暖的话语是最好的鼓励。我会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2-27 13:10 |只看该作者
马成云 发表于 2014-2-26 09:12
还有米线、石斛也很出名的~~~~~

我喜欢看云南的女子吃米线的样子,人长得小巧玲珑的,那个米线的大碗却那么大,很好玩。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2-27 13:20 |只看该作者
北原 发表于 2014-2-27 13:10
我喜欢看云南的女子吃米线的样子,人长得小巧玲珑的,那个米线的大碗却那么大,很好玩。

为此,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诗人雷平阳还专门写过一首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2-27 13:27 |只看该作者
马成云 发表于 2014-2-27 13:20
为此,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诗人雷平阳还专门写过一首诗的。

是吗?有空一定找来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