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毛澤東)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無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靑山。”這是毛澤東少年時期寫給他父親的一首詩,可以看做是少年毛澤東的言志詩,然而,這卻不是主席的原創,其原作者是宋代的一個叫性月的和尚寫的《題壁》詩:“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不成死不還。埋骨何期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靑山。 ”這首詩寫的明白宜懂,言淺意深,大概因了這個緣故,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著名政治活動家西鄉隆盛對其僅作了幾個字的改動,便將之作為自己的言志詩了。“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靑山。”大概和毛澤東同時代的黃治峰也改用過這首詩“男兒立志出鄉關,報答國家哪肯還。埋骨豈須桑梓地,人生到處有靑山。”這幾首詩無疑都是從性月老和尚哪裡翻抄而來的,但都表達了自己為了事業或理想而不顧一切得無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