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兰生有芬---临汉隶《张迁碑》有感
查看: 1183|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生有芬---临汉隶《张迁碑》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7-10-7 09: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疏影轩主 于 2017-10-7 20:28 编辑

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一位名叫韦萌的官吏和他的同僚们,因为感念旧上司张迁,特意聘请刻石匠孙兴为其刻碑一方,记载张迁的功德。当年的韦萌并没有想到,他们出资镌刻的这一方碑,几经辗转几经流失后,于明代在山东东平州正式出土,从此后被书法界列为汉隶楷模,倾倒了无数后世书家。这方碑就是《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简称《张迁表》,又称《张迁碑》,现存于泰安岱庙炳灵门内。

荡阴令是个什么官儿?大概就是个县令、县官儿吧。那么,这位叫做张迁的县令究竟有何德何能,让其属下念念不忘为其刻碑称颂呢?就让我们来看看碑刻内容,慢慢捋一捋吧。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碑刻开门见山,第一句就介绍了张迁的名和字以及出身地。接下来,碑刻列举了四位历史上有名的张姓人物,分别是周宣王时期的张仲、汉高祖时期的张良、文景时期的张释之、汉武帝时期的张骞,来证明张县令身出名门。接下来就说:“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缵戎鸿绪,牧守相系,不殒高问---到了张迁这一代啊,一直延续了祖辈们的高尚情操,没有折损他们的声誉。那么他是怎样做的呢?“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祭,休囚归贺。八月算民,不烦於乡。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无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三月农忙时,四门不闭;腊月祭神日,放囚犯回家;八月算税,不骚扰百姓。经常访贫问苦,把谷城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黄巾军烧平城市的时候,唯独谷城毫发无损。 於穆我君,既敦既纯,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纪行求本,兰生有芬。克岐有兆,绥御有勋,利器不觌,鱼不出渊。国之良干,垂爱在民。蔽沛棠树,温温恭人。”这一段是对张迁的正面歌颂:美哉张君,你既敦厚又淳朴,心性像雪一样白,仁爱像孝友一般。追根溯源,是因为你像兰花一样自带芬芳。你自幼聪明又功绩卓著,就像锋利的武器不轻易出鞘,鱼儿不轻易出水。你是国家的栋梁,把仁爱播撒给百姓。邵伯在下面讲过话的那棵甘棠树多么茂盛啊,张君你也是邵伯那样温和谦恭的人。

汉代文学作品以“赋”为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的特点是“铺才逦文,体物写志”。这篇张迁表颂虽然不是赋,但受当时文体的影响,也是写得引经据典文采飞扬。文中所引用的《诗经》、《尚书》、《论语》中的句子以及典故,对于两千年后的我们来说,如果不看注释的话,是绝对难以读懂的。另,文中所列举的几位张姓“能人”,且不说张县令是否能跟他们续上亲缘,只是看看他们的事迹,也够鼓舞人心的了。身为一方官长的张迁,若真能如表颂中所赞扬的那样,把荡阴县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即便以当下的眼光看来,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好官,当得起这样一篇文辞华丽的颂了。

《张迁碑》在书法上的意义也十分重大。《张迁碑》虽属汉隶,但与其他隶书精品相比,它又有自己独特之处。《张迁碑》的用笔以方笔为主,隶书的经典笔划“波折、蚕头燕尾”体现得不很明显。因通篇方笔,字体就显得方正严谨凝练朴茂,沉着有力妙趣盎然。某日我欣赏与《张迁碑》同时代的《曹全碑》,发现《张迁碑》刚劲挺拔似一位棱角分明的硬汉,而《曹全碑》则温柔细腻,更像一位体态婀娜的妙龄女子。我觉得,临习《张迁碑》,既要有刚猛之力,又要体会其中细微的变化,才能写出它“于方直中寓圆巧,笔画粗细相间,生动自然”的特点。

古人一直以兰花比喻君子,就是因为兰花虽不及牡丹那样富丽,却卓尔独立高洁典雅。空谷幽兰,虽无人欣赏却独自芬芳。《张迁碑》文中,作者将张迁比喻为兰花,说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些政绩,就是因为他“兰生有芬”---像兰花一样,自带芬芳。而作为汉隶精品的《张迁碑》,更像一株芬芳馥郁的兰花,吸引着无数后世书者,前赴后继顶礼膜拜。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7-10-7 09:27 |只看该作者
刚劲朴拙的《张迁碑》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10-7 09:28 |只看该作者
轻盈灵秀的《曹全碑》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10-7 09:29 |只看该作者
本人以张迁笔意写的字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10-7 09: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疏影轩主 于 2017-10-7 11:16 编辑
海鲜酱 发表于 2017-10-7 09:37
美好的一天从见到楼主这个帖子开始学习

心情愉快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10-7 10:35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临习《张迁碑》,既要有刚猛之力,又要体会其中细微的变化,才能写出它“于方直中寓圆巧,笔画粗细相间,生动自然”的特点。

---

我觉得,你临的比石碑上的字还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10-7 20:26 |只看该作者
海鲜酱 发表于 2017-10-7 10:07
梅在傲骨凌寒天下先,兰在静雅慎独不求喧,菊在风刀霜剑只等闲,竹在刚直挺拔向云天。
四君子各有清奇足以 ...

出口成章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10-7 20:27 |只看该作者
拍岸浪 发表于 2017-10-7 10:35
我觉得,临习《张迁碑》,既要有刚猛之力,又要体会其中细微的变化,才能写出它“于方直中寓圆巧,笔画粗细 ...

完了完了,说明我临的很差劲啊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10-7 23:13 |只看该作者
明月这篇文字涨姿势,见识了《张迁碑》,鉴赏了《曹全碑》还真如你所说一个刚劲挺拔似一位棱角分明的硬汉,另一个则温柔细腻,更像一位体态婀娜的妙龄女子。明月读碑有致,采撷空谷幽兰,兰香四溢,溢于言表。赞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10-7 23:18 |只看该作者
疏影轩主 发表于 2017-10-7 09:29
本人以张迁笔意写的字

这字写得有灵气。明月受此书法、文学的艺术熏陶,假以时日,必会成为书法达人,文学大师。。。。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10-8 18:25 |只看该作者
疏影轩主 发表于 2017-10-7 09:29
本人以张迁笔意写的字


无语。

有人练多少年,也无法窥其门径,如我。

轩主似乎没有练很长时间,笔意盎然,确实难得。

不过看了你的图片,忽然觉得,魏碑和汉隶似乎有共同之处,不仅仅是时间传承。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10-8 22:18 |只看该作者
明月生动的解说使我对书法的兴趣又增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10-9 10:43 |只看该作者
姑苏 发表于 2017-10-7 21:41
老张家最出名的还是玉皇大帝吧?我母亲与你同姓,名字中间一字不一样,好骄傲啊。

玉皇大帝是传说中的人物,所以不能算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10-9 10:44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7-10-7 23:18
这字写得有灵气。明月受此书法、文学的艺术熏陶,假以时日,必会成为书法达人,文学大师。。。。

翰林过誉了,明月愧不敢当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10-9 10:52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7-10-8 18:25
无语。

有人练多少年,也无法窥其门径,如我。

我临《张迁碑》刚刚 一个月,之所以能上手比较快,一是因为有过去四年的功底在,尤其我初学是颜楷,跟此碑风格都属阳刚一派;二是因为我比较刻苦,一个月中已经通临原碑三遍,多多少少能掌握一点笔意了。关于此碑与魏碑的关系,思归版主的眼光还是很犀利的,近代书家李瑞清认为《张迁碑》上承西周《盂鼎》书风,四周平满,严正朴茂,而且接近楷法,开启北魏《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一路书法。亦有人认为,“北魏《郑文公碑》、《始平公造像记》等石刻、造像无不与它有着嫡乳关系”。(此段为百度得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10-9 10:53 |只看该作者
薇芸 发表于 2017-10-8 22:18
明月生动的解说使我对书法的兴趣又增强了~

那就赶紧下手练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10-9 10:53 |只看该作者
薇芸 发表于 2017-10-8 22:18
明月生动的解说使我对书法的兴趣又增强了~

那就赶紧下手练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10-9 11:28 |只看该作者


刚买了一个书架,准备把桌子清理一下,不然连个写字的地方都没。。。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10-9 12:52 |只看该作者
疏影轩主 发表于 2017-10-9 10:43
玉皇大帝是传说中的人物,所以不能算数的

可不是传说,封神榜有记载的呀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10-9 12:57 |只看该作者
薇芸 发表于 2017-10-9 11:28
刚买了一个书架,准备把桌子清理一下,不然连个写字的地方都没。。。

书门一入深似海。
芸芸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也许就是一辈子也未可知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7-10-9 12:58 |只看该作者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17-10-9 12:52
可不是传说,封神榜有记载的呀

封神榜是小说写的不是正史写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7-10-9 13:02 |只看该作者
疏影轩主 发表于 2017-10-9 12:58
封神榜是小说写的不是正史写的吧?

上古时代记录艰难,口口相传总是有原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7-10-9 13:05 |只看该作者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17-10-9 13:02
上古时代记录艰难,口口相传总是有原型的。

这个说法我认可。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7-10-9 14:46 |只看该作者
我没耐心学书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