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和性的问题上,凡涉及人,还是要适当讲点高度,不能把人的生物本能和动物行为混为一谈。比如字母,你不能光想着啪啪啪,就算当年老鹰放倒三不,也是讲爱情的。床笫之欢重在一个欢字,不能啥花样都没有,跟动物一样,那岂不白瞎了智商?再说性本身也未必都是快感,它和吃一样,当你的灵拒绝食色时,别说啪啪啪,就算饿死也不会想吃东西。这事花神医清楚,不用俺敲黑板。
现在奇怪的是,字母提出这样的观点,花花非但没有扁他,还与他惺惺相惜,相见恨晚。果然是天下奇葩出我辈。食色属于生物性的底层,更是人生境界的低层。字母研究地摊哲学多年,咋没什么长进啊?从观点上讲,字母偏向于唯心论,也算名门大派。但悲催的是,他论证观点的能力严重不足,认知完全碎片化,有时自己说的话前后矛盾都不知道,还在那儿侃侃而谈。哈哈……
唯心论与唯物论硬杠这么多年肯定是有其道理的,但让字母一说就完犊子了。追溯唯心论的历史,一般认为它发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但真要究其根源,其实更早出自于佛陀的“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字母理解不了佛陀,估计也看不懂黑哥的“绝对精神”,只会照葫芦画瓢复读前人说法。其实就算你说自己是上帝,俺也不会急于否定你。关键看你如何论证它,别一到关键点就掉链子。
* 柏拉图认为,感官所感知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不定的(佛曰诸行无常),因此都是不真实的。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不动不变的(佛曰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柏拉图称之为永恒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