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股海泛舟 普京纪念的彼得大帝,是怎样一位沙皇?(后沙)
查看: 44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京纪念的彼得大帝,是怎样一位沙皇?(后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6-14 17: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6月9日是彼得大帝诞辰350周年,俄罗斯各地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


  9日,普京以与青年企业家举行交流的方式参加了纪念活动,他说:“我们刚参观了一个纪念彼得大帝诞辰350周年的展览……彼得大帝曾打了21年的大北方战争。人们的印象是他同瑞典战斗,占了一些东西。他其实什么也没占,他是在收复。”


  他在谈到对乌军事行动时表示,这是在遵循彼得大帝精神的召唤。


  那么,得到普京高度肯定的彼得大帝是怎样一位沙皇?


  彼得一世,以前我在俄罗斯历史时介绍过他,不过,有些朋友留言说还是整不明白俄罗斯历史,写得太复杂。


  其实,外国历史就算是写简史也会令许多人一头雾水,因为我们读书时的《世界历史》对各国历史都是一笔带过。


  离开学校后再阅读国外历史时,又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名、地名实在难记,而且总是重复,一堆的伊丽莎白、一堆的安娜、一堆的玛丽,还有时不时跳出来的瓦西里。


  普列奥布拉仁斯基,这样的地名谁记得住?但这个地名与彼得一世的命运紧密相关。所以,请先记一下


  从彼得一世的父亲阿列克谢说起吧,之前的跳过。


  阿列克谢有两个妻子,皇后玛丽亚生下三个儿子,费奥多尔三世和伊凡五世(有一个夭折),第二个妻子纳塔丽娅生下彼得一世。


  1676年1月29日,47岁的阿列克谢死后,由16岁的太子费奥尔多继位。


  费奥尔多三世刚登基就爆发了俄土战争(1676-1681年),5年战争后双方同意以第聂伯河为界,乌克兰东部归属俄罗斯。


  费奥多尔三世只做了6年沙皇,21岁病逝,没有孩子。


  这样只能在他的两个弟弟(16岁的伊凡和10岁的彼得)之间选一个沙皇。本来是不用选的,因为伊凡不仅是皇后所生,而且年长于彼得,继位顺理成章。


  但伊凡几乎双目失明,还是个弱智,生活不能自理还怎么当沙皇?


  而彼得从小调皮好动,聪明过人,所以有不少人力主彼得继位。


  莫斯科大权贵们分成两派,一派以皇后娘家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为首,支持伊凡;另一派以彼得母亲娘家纳雷什金家族为首,支持彼得。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由东正教大牧首伊奥阿基姆出面调解,他认为彼得更合适,并为彼得举行了加冕仪式,由他的母亲纳雷什金娜做摄政王。


  这样,彼得的两个舅舅逐渐掌握了大权。


  而伊凡这一方为了夺权,仍想将伊凡推上皇位,伊凡的姐姐索菲娅公主成为了这股势力的领军人物。


  索菲娅公主是个狠人,只要弱智弟弟能上位,她就有机会成为幕后女皇。


  接下来,索菲娅就与近卫军(禁军)首领勾结,策划政变,而近卫军督军赫万斯基大公对纳雷什金家族独揽大权本来就非常不满,双方一拍即合。


  索菲娅在政变前制造谣言称,皇子伊凡已被摄政王纳雷什金娜下令掐死,煽动贵族起来反抗。


  1682年5月15日清晨,近卫军在督军赫万斯基大公率领下,杀进了克里姆林宫。


  他们在宫中杀得血肉横飞,赫万斯基当着小沙皇彼得的面,杀死了他的两个舅舅,说是清除逆党。


  这给10岁的彼得留下了终生心理阴影,他后来兴建圣彼得堡作为首都与此事有一定关系。


  幸亏纳雷什金娜是个能委曲求全的人,她在以前就对皇后处处忍让,面对政变,她没有痛骂禁军,而是牵着彼得和弱智的伊凡走到克里姆林宫教堂门口的高台上。


  禁军们看到了活着的伊凡,谣言便不攻自破。如果这时谁要是下令冲上来杀人,那就是加害皇子,甚至是轼君。


  虽然彼得的性命保住了,但禁军士兵在城中继续大肆屠杀纳雷什金家族成员和支持他们的贵族。


  叛乱持续到了5月26日,督军赫万斯基带领禁军来到克里姆林宫,要求立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为第二沙皇,尊伊索菲娅为摄政王。


  劫后余生的纳雷什金娜同意将摄政王一职让给索菲娅。


  6月,大牧首在教堂主持了双皇并立的加冕大典。


  索菲娅以摄政王的身份掌控了朝政大权。两个弟弟一个弱智,一个10岁,任她摆布。但10岁彼得有时却会插话,这让索菲娅有些不爽。


  不久,她干脆将彼得一世母子赶出了克里姆林宫,迁往莫斯科郊外的行宫居住,这个地方就叫普列奥布拉仁斯基村。


  也就是说,彼得是在这里长大成人的。


  彼得走后,索菲娅在伊凡五世的宝座后背上开了一个小窗,无论是商议朝政还是军国大事,她都坐在宝座背后,她说一句,伊凡就重复一句。


  但索菲娅心里很怕一个人,就是帮她政变的禁军督军赫万斯基,因为赫万斯基如果跟别人勾结,他的禁军同样能够将她推翻。


  于是,她设了一条毒计,在一次有沙皇参加的特罗伊茨克修道院举行的宗教活动时,她预先在修道院中布下卫队,而赫万斯基必须陪同沙皇出席活动。


  赫万斯基和他的儿子刚迈进修道院大厅就立刻被拿下,直接绑到后院墙下,乱刀砍死。


  然后,索菲娅任命自己的情人沙克洛维特掌管禁军,让另一位情人戈利津掌管政务,她终于如愿地成为了“幕后沙皇”。


  彼得远离克里姆林宫,他母亲交待娘家贵族万万不可轻举妄动,绝不能让索菲娅生疑。否则,娘俩必定身首异处。


  彼得虽处幼年,但行动自由,普列奥布拉仁斯基村的小孩都跟着他玩,整天列队玩打仗游戏,还建立了“军队”。


  1686年,彼得14岁,这支"军队"完成了一次从普列奥布拉仁斯基村到另一村庄的行军,彼得做鼓手。


  彼得还从莫斯科要来了军装、火枪和刀剑,并从制炮署要来了16门火炮,又到骑兵署征调了现役骑兵和驯马师编入“少年军”。


  普列奥布拉仁斯基村附近有一个外国人定居点,被称为“外国城”,居民有英国的、荷兰的、普鲁士的、澳地利的……


  这些人大多是学者和专家。彼得的母亲就让他们教他历史、地理,木工、制铁、钟表、印刷和武器制作,然后是数学,几何和军事科学,还从宫中请来相关老师,有的人跟随了彼得一生。


  彼得在这里还交了一个德国女朋友安娜·蒙斯,这女的漂亮活泼,但彼得一直没有娶她,而她后来也不断地在彼得外出时,跟好多男人偷情,后来跟萨克森公国驻俄大使搞到一起,才激起众怒,被彼得下令囚禁。


  沙皇可以娶三个合法妻子,由于担心他被安娜·蒙斯带坏,在他17岁那年,纳雷什金娜安排儿子娶侍臣洛普辛的女儿叶夫多基娅为妻,1689年1月27日,举行了大婚,册封为皇后。


  但叶夫多基娅是个修女式东正教虔诚信徒,在床上跟充气娃娃一样,不动也不哼哼。彼得一个月不到就跑了,又去找安娜·蒙斯。


  彼得接近成年时,得到了越来越多原先中立的贵族和朝臣的支持,从理性角度出发,彼得正式掌权,处于强敌环伺之中的俄罗斯才有希望,“幕后沙皇”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而索菲娅对彼得的担心也在日益增加,双方在1689年7月8日终于爆发冲突。


  当天,举行喀山圣母像节日庆典,索菲娅与两个沙皇并排而站。


  彼得当场要她站到沙皇后面去,索菲娅又惊愕又气愤,她反而向前走了一步,站在了最前列,全场鸦雀无声。


  彼得一怒之下便离开了莫斯科城内,而索菲娅与情人们商量后,决心要趁早除掉彼得。


  8月7日,禁军督军沙克罗维特调集全军人马,准备杀向普列奥布拉仁斯基村,将彼得全家处死。


  但禁军中有两个效忠彼得的士兵立刻骑上快马去向彼得报信,比禁军大队人马快了半天。


  彼得一世闻讯大惊,连夜将母亲和皇后,还有“少年军”转移到特罗伊茨克修道院。


  第二天清晨之后,莫斯科拥戴彼得一世的大贵族们也带上家兵,前来修道院,支持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和伊凡五世(索菲娅)都以沙皇名义下诏,要求军队集结到自己这一边。


  结果,奔向修道院这边的人马远多于克里姆林宫,彼得一世立即下令军队前往包围克里姆林宫。


  索菲娅见大势已去,只好退位,将摄政王一职交回给彼得母亲。她把索菲娅送进了新处女修道院关押,派重兵看守。


  10月7日,彼得母亲让士兵们逮捕了禁军督军沙克罗维特,当场处死。


  伊凡五世仍以第一沙皇身份住在宫中,彼得一世对这个弱智哥哥并没有恶意。


  伊凡五世1696年病逝,彼得成为了唯一沙皇,1704年索菲娅在死于修道院。


  1697年,彼得访问欧洲,在民间他打扮成木匠探访了英国、荷兰、德国各地,1698年夏天回国。


  1699年,他从欧洲高薪聘请1000多军事教官,专家和工程师,加强俄军力量,并与丹麦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结成“反瑞典同盟”。


  彼得一世的目标就要将瑞典占领的地方夺回。


  瑞典在“第一次北方战争”、“30年(宗教)战争”、“第二北方战争”中连战连捷,领土包括今天的瑞典、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俄国一部分(包括彼得堡地区)和德意志一部分。


  1700年彼得一世下令进攻瑞典,大北方战争(GreatNorthernWar)爆发。


  当时沙俄准备并不充分,但如果不打,18岁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KarlXII)也会挥师南下,夺取俄南方的产粮区(乌克兰土地)。


  第一次交战,三万多俄军惨败给一万多的瑞典军,还丢了俄国要塞纳尔瓦(Narva)。


  然而,瑞典人却没有抓住一举打垮俄罗斯的机会,1701年卡尔十二世转往欧洲作战。


  1703年,彼得一世在一块原由瑞典人控制的海边沼泽地上设计建造了一个特大型城堡,就是后来的圣彼得堡。这一年,彼得将宠臣缅希科夫的情人--立陶宛人玛尔塔变成自己的情人。她后来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并在1712年成为皇后。彼得去世后,她成了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


  5年后,俄军明显缓过劲来,卡尔十二世决心要弄死彼得一世。


  1708年,15万瑞典大军进攻俄国,但走到冬天也没有走到莫斯科,路上冻死、病死5万多人。


  1709年春天,瑞典大军放弃莫斯科,直奔乌克兰夺取粮仓。


  6月,双方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交战,俄军打散10万瑞典军队,卡尔十二世率残余部队逃进奥斯曼帝国境内,重新整合。彼得率军追到奥斯曼帝国,结果战败,反而丢失出海口亚速港等地。


  双方消停了4年,1714年,彼得宣布圣彼得堡成为新首都。


  卡尔十二世却又掉头去打北欧,结果1716年战死在挪威,优势转向了俄国一边。


  1721年,历时21年的大北方战争以俄国获胜结束,瑞典吐了之前占有的土地。


  俄罗斯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以及周围的芬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地,最重要是建立了圣彼得堡。


  1721年,彼得一世正式称帝,改称彼得大帝,俄罗斯从王国进入了帝国时代。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


  大北方战争后,瑞典从此沦为欧洲中小型国家,而俄罗斯成了一个强权。


  普京在纪念彼得大帝活动中强调:一个国家只有两种出路:一是成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二是沦落为美国霸权之下的殖民地。


  再加上他说的,“显然,收复和巩固土地的事情也落到了我们头上。”


  美国和欧洲,尤其是俄罗斯周边的“殖民地”式国家还听不懂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6-14 17:51 |只看该作者

《鹿鼎记》中韦小宝跟索菲娅搞到了一起。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6-15 09:09 |只看该作者
彼得全面西化,将俄国文明带向欧洲.现在需要重塑俄罗斯文明呀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6-15 09: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6-14 17:51
《鹿鼎记》中韦小宝跟索菲娅搞到了一起。

真是脱离不了低级趣味啊,好好的讲个历史也能转到绯闻上!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6-15 10:18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6-15 09:14
真是脱离不了低级趣味啊,好好的讲个历史也能转到绯闻上!



按照美国逻辑,俄罗斯索菲亚大选有通“中”嫌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