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长江杂谈 【警惕】封控引发的社会矛盾,千万别让境外势力所利用!
查看: 77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警惕】封控引发的社会矛盾,千万别让境外势力所利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1-28 15: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特别是善搞颜色革命的英美势力及所谓的“人.权组织”等,一旦让他们渗透,必没好果子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11-28 16: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利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1-28 16:10 |只看该作者
又发神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1-28 17: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2-11-28 16:10
又发神经了。。。

内部的事,关起门来怎么解决都可以,最好别让外人插手,否则就复杂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1-28 17: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BBC记者上海被捕 中国外交部:未表明记者身份 | 联合早报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21128-1338009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1-28 17: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联系把中国整体搬到火星上去,那样就不会有境外势力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1-28 18: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坏菜 发表于 2022-11-28 17:53
联系把中国整体搬到火星上去,那样就不会有境外势力了。

从邓公时代开始,中国已不再对外输出革命了,但中国也不允许境外向中国输出颜色革命。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1-28 18: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名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星期天(11月27日)在上海报道抗议活动时被警方逮捕,中国外交部回应称,这名人员没有表明自己是记者。
综合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星期一在记者发布会上说,有注意到BBC的相关报道,但这则报道并没有反映出真实发生的事情。
他说:“根据我们从上海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情况,他没有表明自己的记者身份,也没有自愿出示记者证。”他还呼吁国际媒体在中国要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

   

上海市中心乌鲁木齐中路周末出现群众聚集,悼念新疆乌鲁木齐火灾遇难者,并抗议当局的防疫封控措施。BBC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BBC记者劳伦斯(Ed Lawrence)星期天在报道上海乌鲁木齐中路的抗议活动时被逮捕并戴上手铐。

  延伸阅读BBC称一名记者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抗议中被捕

发言人说,劳伦斯被关押了几个小时才被释放,“在他被捕时,他遭到警察拳打脚踢”。
英国商业部长沙普斯(Grant Shapps)星期一接受天空新闻台(Sky News)采访时称,对于那些只是报道抗议活动的记者来说,他们被警察殴打,是绝不容许有任何借口的。
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则在一份声明中称,多家媒体的记者在报道上海和北京的抗议活动时受到了警察的人身骚扰,至少有两名记者被拘留。
声明表示,对于外国记者在中国的报道受到越来越多阻挠,以及警察对他们的侵犯,协会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声明并呼吁中国当局信守自己的承诺,保护所有在华外国记者的安全和报道权。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1-28 18: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西域铁流 发表于 2022-11-28 18:06
一名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星期天(11月27日)在上海报道抗议活动时被警方逮捕,中国外交部回应称,这名 ...

对BBC的记者,没好印象,信口雌黄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1-28 19: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过两天阿富汗塔利班特务也会来捣乱来了。

记得上次股灾吗?说有外国私下扰乱中国股市,安全局带人去了上交所,最后查出来一个俄罗斯黑客。


咱们不要忽略外国敌对势力捣乱,但是也不能因此转移注意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1-28 19: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背锅侠找的,一下子转移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1-28 19: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2-11-28 19:17
这背锅侠找的,一下子转移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同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1-28 19: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西域铁流 发表于 2022-11-28 19:30
同意

西域我们看问题一定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有但代替不了主要矛盾,更严盖不住主要矛盾。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1-28 20: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2-11-28 19:52
西域我们看问题一定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有但代替不了主要矛盾,更严盖不住主要矛盾。

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宁可玉碎也保不住瓦全的封控政策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1-28 21: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西域铁流 发表于 2022-11-28 20:53
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宁可玉碎也保不住瓦全的封控政策

总想既要又要,甘蔗哪有两头甜。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1-29 05: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社论:中国封控防疫走到十字路口 | 联合早报网 https://www.zaobao.com/forum/editorial/story20221129-1338147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1-29 05: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社论
2022年11月29日
由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致命火灾触发,要求放松防疫封控措施的抗议活动,连日来蔓延到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除了多所高校学生,抗议人群也包括一般市民,他们的诉求包括解除各种封控,恢复出行自由和正常生活等等,部分口号也涉及言论自由和体制改革。整体上反映中国民众对各种长期封控防疫措施的不耐已经到达临界点。

   

封控措施在2020年冠病疫情初期的武汉阶段是震惊世界的创举,也产生立竿见影之效,让中国社会享受了后来相当长一段“免疫”安全时期。然而随着病毒在世界各地的变种,如今最普遍的奥密克戎毒株的致命性已大大有别于最初的毒株。
早期的抗疫防疫成功,让大部分中国民众在后来很积极看待和配合当局的清零封控措施。但近一年来,封控措施接连导致中国民众生计、企业运转等诸多棘手问题,因为企业和工厂开不了工,许多人失业,家庭失去经济来源;看起来没有尽头的封控措施也让越来越多民众感觉盼不到希望,逐渐滋生社会恐慌情绪。
中共二十大之后,当局下发二十条优化措施,有意对管控措施做出相应调整,希望舒缓对经济民生的冲击,显见对问题有所体会。然而动态清零的总目标却没有改变,于是问题变成在事实上将如何调控的压力,从上层逐级往下压,这对每一个上层来说都是压力的稀释,但对下层来说则成了在缺乏明确指示下不得不加码、以防疫情失控的自由裁量,就出现很多“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规定。例如住宅小区的封控与否,由居委会或物业管理自行制定规则,但又没有法定权力发出文件,导致居民生活面对更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矛盾不断激化。类似的层层加码和一刀切做法,也造成次生灾害频传,包括这次乌鲁木齐火灾就引发民众质疑消防车因封控原因无法靠近大楼救灾,还有无助者跳楼轻生、病人失救等等,受害者包括孕妇、老人、幼儿。
同样失控的是,因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而此起彼落的封控,迫使外企从各地出走,打击经济。地方***为支付封控与核酸检测等费用,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企业的倒闭、外资流失、年轻人失业,以及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严重低迷,牵动地方经济陷入困难,地方***财政枯竭。
重挫中国本身经济之余,无止境的封控也造成中国对外旅游与经济往来长时间受阻,也连带影响区域与国际经济活力。
奥密克戎传染力强,虽然科学证明致病后的严重性已经大幅减弱,相当于流感,但中国***考虑人口众多的国情,加上老龄化和疫苗接种等缺口,一旦放开,可能出现绝对数字庞大的死亡病例,引发社会恐慌,这点外界与中国民众都能充分理解。但长期找不到走出清零的有效方案,只会让社会觉得两头不着岸,看不到封控的尽头。
可考虑的方向之一是汲取国际经验,区分较安全与较危险人群对待;一方面缓解民生和经济困境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保障弱势与高风险人群,做好管控,把损害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引入国际证实效益可靠的疫苗、全面施打追加剂等等。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国医学研究机构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也有相当丰富的抗疫实践经验,这些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起彼伏的民众抗议活动显示,防疫决策与执行机制所导致的层层加码等问题,已经使动态清零政策衍生灾害超过中国社会所能承担,影响所及,企业对经济失去预见性,民众失去信心,重创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一旦经济引擎不能及时重启,青年失业加剧,这绝非中国与区域经济之福。
中国经济前景关系到世界景气和繁荣,在疫情暴发的第一年,中国***以高效的社会管控能力,做到迅速阻断病毒传播链,让民众生活恢复正常的目标。相信在新的挑战下,中国***也能一样以灵活务实精神,以及坚定的决心,逐步从严格防疫措施中走出来,重现生机勃勃的经济与社会生活面貌。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1-29 07: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多个城市星期一在一些地标场所增加警力部署。据《联合早报》记者观察,北京亮马河一带星期一上午明显提高戒备,约500米的河岸有20多名制服警员巡逻。星期一傍晚5时许,北京海淀区四通桥至海淀黄庄地铁站的路段也出现大批警察,引发当地可能发生示威的议论。
中国多地过去两天发生民众抗议防疫措施的集会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主要城市星期一(11月28日)加大警力部署,高度戒备抗议活动进一步延烧。
继上海乌鲁木齐中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传媒学院等地星期六和星期天发生抗议活动后,北京亮马河一带星期天晚间至星期一凌晨也有上千人走上街头示威。

   

根据推特上流传的视频,示威者在星期天晚上10时左右开始在亮马河聚集,直至星期一凌晨3时左右才结束集会。示威者的表态方式和上海相似,不少人手持白纸和鲜花,为乌鲁木齐火灾的死者哀悼。到场者也喊出“解封全国”的诉求,甚至一度高呼“我要做核酸”“我要封控”,以反讽方式表达对封控措施的不满。
郑莉芬(化名,30多岁)星期天晚上10时许看到朋友在社交媒体平台转发的现场视频后,决定到亮马河参加示威。但她并不确定活动的起源,“我只看到朋友转发,似乎没有明确的组织者”。
郑莉芬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现场非常拥挤,不时有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口角,但总体氛围平和,没有发生暴力冲突,“也许是因为在使馆区,警察都比较克制”。
有消息称,至少有一名示威者被警方逮捕,但官方没有通报证实。郑莉芬说,她在现场也听闻有人被捕,但她没有亲眼看见。
根据YouTube和推特消息,成都望平滨河路星期天晚上也出现抗议集会,至少上千人上街高喊“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口号。昆明园西路、杭州湖滨银泰、武汉盘龙城等地也传出有零星的示威活动。
多个城市星期一在一些地标场所增加警力部署。据记者观察,北京亮马河一带星期一上午明显提高戒备,约500米的河岸有20多名制服警员巡逻。星期一傍晚5时许,北京海淀区四通桥至海淀黄庄地铁站的路段也出现大批警察,引发当地可能发生示威的议论。
海淀黄庄地铁站的每个出口都有十几名制服警员驻守,对在街上停留和徘徊的公众问话;现场也停放至少五辆载满警员的大巴,每辆巴士的载客量约为40人。

  延伸阅读港中大民主墙百多人聚集 支持大陆民众抗议防疫措施BBC记者遭中警拘捕 中英就事件原由相互驳斥

抗议声浪引海外声援中国大使馆外现抗议人潮
互联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杭州西湖、南京总统府等地星期一晚也出现大批警察驻守的情况,但现场都未发生大型示威活动。周末发生抗议集会的上海乌鲁木齐中路设立了路障,周围停着许多警车。
中国国内的抗议声浪引起海外声援。伦敦、东京等地的中国大使馆外都出现抗议人潮,参与者大多为华人面孔。
联合国***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言人星期一呼吁中国当局,根据国际***法和标准对抗议活动作出回应,强调“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和平表达意见而被任意拘留”。
多地调整防疫政策
各地暴发抗议活动后,中国多地调整防疫政策。广州多个区取消无社会面活动人员做核酸的要求,乌鲁木齐逐渐恢复疆内疆外航班。
不过,中国官媒新华社星期一凌晨连发三篇评论,在题为《“三个坚定不移”是制胜法宝》的评论中,表明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中国民间也有声音称,此次抗议集会背后有境外势力介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有关民间对防疫政策不满的提问时,驳斥记者“谈到的有关情况与事实不符”。他强调,中国一贯根据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根据现实的情况一直在进行有关的调整,并称“中国的抗疫一定会成功”。
台湾开南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张执中受访时分析,新华社的评论显示,中央的政策方向并未因抗议活动而调整;地方***有“民气可用”,可能以此作为放宽防疫的理由,“但这得观察各地***后续如何表态”。
有舆论担忧中国的抗议形势可能失控,张执中认为,“现在说革命还太早”,官方对抗议事件还没有明确定性,从警方的处理方式来看,还是当成内部矛盾,但如果抗议持续扩大,问题的性质有可能升级。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1-29 07: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早报讯)美国总统拜登正密切留意,中国民众要求结束严厉防疫封锁而举行的抗议活动,中国境外少数地区也出现了声援中国示威者的活动。
路透社和法新社综合报道,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星期一(11月28日)告诉媒体,拜登“肯定非常关注此事”。
柯比不愿说明拜登对中国示威者的诉求有何反应,他说:“总统不会为世界各地的示威者发声,示威者自己会发声。”但他强调,美国支持示威者和平抗议的权利。

   

柯比说:“人们应被允许集会与和平抗议他们反对的政策、法律或议题。”

  延伸阅读多地民众发起不满防疫措施集会 北京上海等加大警力严防抗议延烧

柯比说,并未看到中国抗议活动对供应链的影响,他也说,美国尚未收到中国对冠病疫苗的任何请求。
同日早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美国认为中国的冠病封锁政策过了头,“我们认为中国将很难通过清零政策遏制冠病传播。”
过去周末,中国主要城市罕见出现抗议活动,数以百计的人涌上街头,对防疫封控措施表达不满。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主要城市星期一加大警力部署,高度戒备抗议活动进一步延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