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0| 59
|
写给朋友老高等好友,从勒庞的《乌合之众》谈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屠龙斩首 该用户已被删除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屠龙斩首 于 2023-5-18 14:41 编辑
你又卖假方子了。 民主制度并不需要在建立德性和智识的基础上——严格的来说,任何制度建设都不应该去凭靠人的完善程度——之所以要制度建设的原因就是因为人性的善变和不可靠—— 一种需要依赖人的的德性和智识的制度,它离毁败或消亡也就不远了。 美国建立之初,到处是文盲和农民;澳大利亚,是一群罪犯和主流社会的遗弃者。一群乌合之众为什么也有可能建成良好的民主制度?你想想亚当斯密的名言就明白了。或许在起初需要一位梭伦一样的立法者,但民主制度的日常运行决不应当依赖人们的德性和智识。 教育的目的是试图培养人的德性的高贵和智识的高超——和平民不一样。强调人的德性和智识是政治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的,指向的一定是贵族(和平民不一样)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无论如何,柏拉图和孔子的思想都不是关于民主的。 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就不需要制度和***了。我记得你说过科斯的“摩擦成本”,就是“制度交易成本”。如果人的德性高贵,那么人们更容易彼此信赖并善于自行谈判和妥协;如果人们信赖度高且擅长处理纠纷,那么就不要那么多制度了——制度交易成本下降。制度和德性存在某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伟大制度建设和高贵德性的并存本身是矛盾的——从达尔文的观点来看——德性使制度作为社会运行的功能性的多余且耗费成本从而不利于进化。 最后,看一下人类的历史。倘若教育可以改善人类德性并进而改善政治,那么称之为轴心时代的2500前开始,无数先哲圣贤,历经两千余年的教诲为什么改善依旧甚少不如人意呢?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不是错了或者部分错了?人不是完全按照德性和智识去行动的,人性的本质或许有更强的驱动力。看看那些中国历史上那些君(子的)王吧,有几个不是为了皇权杀兄禁妹的?看看中古欧洲那些喊着贵族精神骑士精神的高贵者吧,有几个不压迫人民,又有多少骑士其实不过是些武力强暴的流氓? 德性是不可靠的甚至是虚伪的,这才是历史的真相。制度和文明不能依赖人的德性——尽管大家都有德性会好些——但制度建设绝不能仰赖德性! 什么等到人民有素质的时候再搞民主,什么德性不够怎么搞的起来民主。我来问——素质和民主,孰为因?孰为果?制造建设就是环境的建设,而人依据环境制定他们的策略和行动。只要扶老人不会被讹诈,有几个普通人不会去扶跌倒的老人?提升人的德性,不如建设良好的环境——不要内卷——不要996——不要战狼——不要吹嘘什么统治者的德性和伟大。改造环境总比改造基因要容易些。 要想学会一件事,要想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去行动——不下水你就永远学不会游泳——让游泳的技艺在游泳的实践中提升吧! 风险?哦,风险确实也要注意,但,什么没有风险?要等到万无一失,那就什么也学不会,什么也做不成——这才是至理的名言!摸着石头也永远不会把风险摸没了。 |
屠龙斩首 该用户已被删除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梭伦立法之后,就去云游四方了;
华盛顿建国之后,选择隐退了; 丘吉尔二战胜利之后,也被退休了; 精英的无良(对权力的痴迷)才是民主最大的阻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