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前的日本,因为打赢了日俄战争,取得了外国在中国东北的绝对霸权,国势发展一时风头无两。在日本餐谋长石原莞尔的推动下,日本发动九一八,彻底拿下中国的东北。然而拥有大才得石原莞尔是坚决反对日本全面侵华的!他说:“日本要消化中国东北起码需要50年的时间。”
石原莞尔具备日本人所没有的战略眼光,但是也没卵用。因为轻松占领东三省,日本的强硬派右翼军人崛起,全面侵华在准备了6年以后终于上演了。然而,侵华伊始,石原所担心的问题就一个个的出现了。在九一八之前的很多年,石原就提出日本要想称霸世界,和美国人必有一战,要想打败美国,只靠日本弹丸之地是不够的,需要大后方,这个大后方就是中国。所以侵华是成就日本霸业的第一步。可是,侵华不能急,否则得不偿失。日本在侵华前夕,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连胜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危机。
日本侵华前期,所用的石油、钢铁绝大部分都是美国进口,甚至于美国的工业生产的废铁渣都是以万吨级向日本倾销,聪明的美国人当然不会收日元,而是要硬货币,真金白银。日本为了维持战争需要,只能用抢来的真金白银来向美国换取这些战略物资。在这段时间,日本误炸了美国在中国水域的一艘货轮,结果进行了一个很夸张的高额赔付。日本侵略中国的策略是以战养战,但是悲哀的发现,中国比自己还穷,侵略中国,根本得不到钢铁和石油,只有少量的粮食,而粮食的获得还伴随杀鸡取卵的三光政策而越来越少。换句话讲,日本侵略中国等于是在给美国打工。战事顺利,这个隐患还不明显,但是1939年武汉会战,日军遭遇中国军队有效而完全的抵抗时,日本的黄金储备直接见底,粮食供应更是紧张,国民生活水平快速下降。到了这时,日本已经不想再打下去了,日本内阁决定停战。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二战启动了,德国人席卷欧洲,法国灭国,英国龟缩,东南亚地区的欧美势力失去依仗,日本人产生了搏一搏的勇气,由此,战争赌徒东条英机上台。在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开始担心日本人染指东南亚,并且全力斡旋日本,要自己在中国南部港口的进出口保障,并以石油禁运相威胁。如果换以前,日本人是害怕的,可是现在完全是一副富贵险中求的样子。美国人给他们的石油、钢铁已经喂不饱日本了,关键是日本已经买不起了。于是直接出兵东南亚和美国人干起来了。
在日本和美国战争初期,日本人已经是经济、粮食处于困境阶段了。后来又彻底打输了战争,本土又被飞机轰炸,原子弹蹂躏。战后的日本,经济凋零,食物严重匮乏。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当时日本人的一餐只能吃10粒米,10粒米,喂一只小鸡都不够!那怎么办?只有用野菜等所有能吃的食物充饥,当时日本印有指导人们找这个食物的手册,比如田鼠、老鼠、麻雀、蝗虫......,甚至是锯末也列入食谱,把锯末经过发酵,可以混在杂粮和可食用的各种植物中做成面饼。这些食物最多是欺骗肚子,当时日本也产生了饥荒,有多少饿殍不好说,当时可以看到一些当时的人的日记是充满了绝望,因为不是自己饿死,而是全家在面对死亡。战后,日本14岁的少年平均身高是1.46米,比战前矮了6厘米!
不过呢,日本这种全国性的大饥荒,在美国的救济面包的到来而形成了转机。日本这个民族,你侵犯了他一定利益,他会对你不依不饶,但是你要把他搞到就要亡国灭种,再给他点好处,你就是他的神。日本大兵在日本花天酒地,日本心甘情愿的贡献出自己国家的女人,天皇做美军司令的小弟,为其马首是瞻。
二战之前,日本凭借弹丸小国,发展迅速,铸钢铁陆军,造大和舰队,一时在亚洲风头无两。岂不闻,微者显巨,弱者逞强,败亡之道也。再说美国,对于中国有个狗屁道义可言,人机从日本侵华开始,做事的主题就是一个:搞钱!日本用军事侵略中国,得到的真金白银都被美国用石油、钢铁,甚至工业铁渣换了去,直到日本再也不愿做这种赔钱的买卖时才和日本彻底掀桌子。等到把日本彻底打服了,在日本人快饿死的时候。又回过头来玩升米恩的错略,支援日本发展,利用日本制衡亚洲经济。
美国佬打仗,最大的特点就是:富裕。在搞钱上,美国人还是有一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