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薄荷味 于 2025-4-16 17:32 编辑
昨日傍晚,有点小事,晚走一个点。邻店热情,随他们一块回。十几公里路,十几分钟,一转眼,聊几句,就到家,快。同城住,经常一起走。
拔锚时,女主说:咱们去摘西红柿吧?
去就去。超市里的西红柿瓤子硬,味儿酸,偶尔也发涩。她说采摘的西红柿有面且甜,还有水果西红柿。瓤硬的西红柿,前几年大流行,耐运输,耐储存。大棚种植户为效益,蔬菜运输户也为效益,一拍即合而敲定。这几年,人们味蕾开始觉醒,犄角旮旯里寻找可口的蔬菜水果,采摘也就大盛行。
一路向南,夕阳殷红。忍不住哼出声:又见炊烟生气,暮色照大地。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
七拐八转,横穿一个村庄,一大片高温棚。邻店来过好几次,也说电话联系过,轻车熟路,穿过七八米长的暗道,弓着腰,钻出去,是一片一人高吊线整齐的西红柿棵,南北排列,西红柿棵已经摘心打顶,坐果五六层,下边红,中间黄,顶上绿。
看见大棚女主,楞了一下,原来是她。上学时,曾同住一个大通铺宿舍,新生和毕业生同住,也不知道那时候的生活老师怎么就这样安排着,大概是经验所致,也或者是赶巧。她也认出了我:呀,还是姐姐你?哈哈哈,一起笑。
此女子,已经不是旧时样,不讲穿戴,胖且黑,有劲儿又能干,响当当的女汉子。看上去是粗人,赚起钱来却心细如丝。我们摘完快要出棚称重的时候她隐到西红柿棵里去。邻店的女子曾问她几样西红柿的价格,她不说,让她丈夫去算。有人来预定五桶西红柿,她忙着摘西红柿。临出大棚我回头大喊了一声:老妮儿,我走了。她应也回应一声。
说实在,种大棚也很累。她和丈夫两个大棚占地十来亩(大约),后边一个大棚卖完后,这个大棚刚开园。西红柿有三个品种,大柿子,粉瓤有面,味甘。大草莓西红柿,微酸味甘,纯天然味道,也是小时候西红柿的味道。还有一种精品小草莓西红柿,酸酸甜甜味道足,果肉结实,果粒微圆且坚挺。每个品种摘两兜,不大会儿摘了二十多斤。吃不掉,一通电话又要找人送、送、送。
称重和价格一起过一起算,电子称,精确到几毛几分钱。邻居算了一百八十八。我算了一百七十九。邻居扫了一百八十八,我扫了一百八。那男人也没说什么。
向回走,邻店女主说:这两口子真精明!我也说:外屯里不囤。认识不认识真无所谓,谁也没有义务去保持一段陈年往事中似有若无的相识缘。西红柿好吃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