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炉渣渣 于 2025-4-28 17:53 编辑
关于古代的伪作,假托之说,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某人看见一篇《破窑赋》暑名北宋吕蒙正,就大惊小怪,四处惊呼,真是让人贻笑大方。
老子的《道德经》其实至今也不知真正的作者是谁,李耳这个作者就是一个假托,并无考古证明。
因此古代早期的诗歌,比如诗经和乐府,多是无名氏作,一般写作佚名。
具体说一下画吧,真正开始在画上留下作者真实姓名和印章是从北宋开始的。
作为绘画作品,由于画家在不同时期的地位不同,特别是宋代以前,画工(画匠)的地位仅仅类似于一般的工匠(属于百工之一),所以作者没有在画作上题字落款的惯例。
·因此一般认为画家们从北宋中期开始在画作上公开署名。
宋朝是中华文化历史中最兴盛的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众多的著名画家。首先就是范宽,他擅长画山水画,而且被称为北宋三大家之一,他画的画称得上是眉峰峻谷,即使是非常和谐的景象也能给人带来恢弘的气势
至宋代徽宗皇帝开设宣和画院起,画工地位确立,才有御用画家尝试在画幅上落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