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三月江淮游记(六)无锡
查看: 284|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月江淮游记(六)无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5-3 10: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3 17:59 编辑

1,在江阴逗留了两天后,动身去无锡。从江阴至无锡只需花费几块钱乘坐地铁,便可以到达无锡市区的任意一个地方。

无锡是座美丽的城市,在这里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诸如灵山大佛、拈花湾、太湖鼋头渚等等。但相比之下,我更钟情于传统文化底蕴相对深厚的惠山“天下第二泉”,还有被誉为东方《命运交响曲》“二泉映月”的产生地——阿炳故居。今天,第一站先去惠山古镇。

来到惠山脚下入住酒店,一切安排停当后,步行进入古镇。惠山古镇旅游区似是没有当地的常住居民;商业街、园林建筑、祠堂、牌坊、寺院密布期间,而以密集的祠堂群闻名于世。这里有历代名人祠堂一百多座,简直就是祠堂荟萃之地。

进入景区,迎面可以看到一座植被繁茂的山峦。据说这座山就是“无锡”名字的来源——锡山。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攻打楚国途经此山,士兵们在山上埋锅做饭时掘出一块碑碣,碑碣上书:“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原来,这座山上早年盛产锡,缘此,引来了多方势力你抢我夺、连年争战不绝。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百姓饱受兵戎涂炭;后来锡矿挖没了,自然也就消停了。当地百姓嗟叹道,还是“无锡好啊!”

沿古街前行,两侧古祠堂、牌坊鳞次栉比,令游人目不暇接。其中就有比较著名的“徐孺子祠”。徐孺子,名稚。就是王勃《滕王阁序》里,“下陈蕃之榻”的那位东汉名士。再往里走可见一块红色牌匾上书有“范文正公祠”字样,主人就是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范仲淹。这里的祠堂与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它集祠堂、园林为一体,古朴清幽,文化底蕴浓厚。

走进高大的、书有“江南第一山”字样的寺庙式门楼,迎面是一片花海——整条街上正在举办杜鹃花展览。红、白、紫、粉,各种颜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再配上冰清玉洁的鲁冰花,令游人大饱眼福。

走过花丛便是著名的惠山寺,寺后有乾隆皇帝的御书碑亭。出碑亭,过石桥,可看到在一座古亭下有一眼石切的泉池,这就是被誉为的“天下第二泉”的惠泉。时过境迁,泉池几近干涸,然而其丰富的人文信息,却是一笔保贵的财富。

惠泉,相传是唐朝无锡县令敬澄命人开凿的,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当年茶圣陆羽为了寻找煮茶的好水,足迹遍布名山大川,遍尝天下名泉,并编制了一个名泉排行榜。当他品尝了惠山泉水后,认为此泉清冽甘美,水质仅次于庐山的“谷帘泉”,当排第二。从此“天下第二泉”的地位便定了下来,并被后人认可。

围绕这眼泉水,后人修建了亭台楼阁,并立碑刻字。泉亭内正面墙壁上的“天下第二泉”字样,为元代大书画赵孟頫所书。在泉亭的左前侧崖壁上,还有清人榜书题字。面对如此美景,历代的文人雅士当然也不甘寂寞,宋代大文豪苏轼与弟子秦少游,带着皇帝御赐茶中珍品“小团月”来此汲水煮茗,并留下了“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千古名句。

近代再次令这座泉池名声大噪的,是无锡民间艺术家华彦钧。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5-3 10:1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5-3 10:1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5-3 10:1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5-3 10:18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5-3 10:1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5-3 10:1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5-3 10:1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5-3 10:20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5-3 10: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3 12:04 编辑

2,第二天早上,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来到了位于无锡梁溪区的阿炳故居。细密温柔的雨滴滋润了故居周围的花草、树木;不远处,一家装饰古朴典雅的店铺花窗里,传出了轻松舒缓的乐曲。雨丝与乐声交织,让人颇感江南三月的妩媚。

阿炳故居与雷神殿道观在同一院落中。据记载,这里原有房屋二十多间,但现在院内仅存雷神殿三间及低矮简陋的辅房六间,共计九间遗迹。晚年的阿炳与妻子董催娣,就住在道观最东边的一间破旧的辅房里,直至去世。如今,除了他居住的这间辅房,其他包括雷神殿在内的八间房子,都辟为阿炳生涯及音乐成就的展厅。

阿炳,姓华,名彦钧,他是父亲华清和与无锡一位秦姓大户人家遗孀的私生子。生下阿炳后母亲被秦家逐出家门自己租房居住,在阿炳四岁时,受不了世俗歧视的母亲投井自尽。华清和以道观的名誉领养了阿炳,并把他送到乡下委托弟媳抚养。

阿炳八岁时父亲把他接回道观生活,取名华彦钧,以师徒相称。自此教他读书识字,传授乐器、工尺谱、经忏等道家技艺本领。华清和是雷神殿的当家道士,在当地小有名气,道家乐器样样精通,特别是弹得一手好琵琶,人称“铁手琵琶”。

阿炳在师傅的严格要求下,勤学苦练,不出几年便熟练地掌握了各种乐器技法。十八岁那年,阿炳正式参加道教的音乐演出。他长的一表人才,加上一副天生好嗓子,大家都喜欢看他的表演,称他为“小天师”。当时,雷神殿的香火很旺,他们的生活也比较富足。

阿炳二十一岁那年,父亲病重,临终前把道观交给了他,同时把身世也告诉了他。阿炳得知自己的身世后,精神受到了重大打击。从此,他每每想起自己的出身,想起母亲的惨死,自卑和愤怒就不断地撕扯着自己灵魂,心里有说不出痛。这种痛苦无处排解,他就整日以酒浇愁。后来,在觊觎雷神殿庙产的不良之徒引诱下,阿炳开始堕落——吃喝嫖赌抽大烟无所不为。最后染上梅毒,导致双目失明,庙产也被人夺走,这一年阿炳三十五岁。

没了经济来源的阿炳,只能拿起二胡走上街头卖艺为生。卖艺期间,他遇到了江阴农村寡妇董催娣,两个苦命人结为夫妻,相依为命。自此,在无锡街头、惠山脚下,常常会看到阿炳牵着妻子的衣角蹒跚前行。遇到穿着体面的人,妻子董崔娣就会怯怯地问一声,先生,要不要听首曲子?

阿炳是一位很有音乐天赋的人才,无奈多舛的命运让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然而,也就是这种悲惨的人生际遇,激发了他深埋心底的创作潜能。他将自己人生苦难的深切悲叹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融入深沉忧郁而又倔强不屈的音符里,创作出了《二泉映月》等世界名曲。

1950年夏天,为了抢救民间音乐,时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的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携带录音机从天津赶回家乡寻找阿炳录制乐曲。阿炳得知后,欣然同意。因病已荒疏乐器三年之久的阿炳,立刻重新上街操琴寻找感觉。三天后他们录制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琵琶曲《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因为当时条件有限,只能录制这些。

他们约定,来年春天再来录制其他乐曲。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这年冬天,这位著名的民间艺术家,在贫病交加中带着他创作、整理的数百首乐曲,也带着无限遗憾与不甘与世长辞了。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二,听了《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后唏嘘不已。他流着泪说,这样的乐曲应该跪着听。

那么胡琴曲《二泉映月》与惠山的“天下第二泉”有没有关系呢?其实这首琴曲原本是阿炳走街串巷卖艺时即兴创作的无名曲子,本与二泉无关。后来在录音时,录制人要求作者给它取个名字以便流传。当时阿炳就想到了无锡最著名的景点“天下第二泉”,于是就有了《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

显然,这个曲名与曲子本身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匹配。不过,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我们只需记住,无锡曾经有一位盲人艺术家,他创作了一首被世界乐坛誉为东方《命运交响曲》的《二泉映月》就足够了。

走出阿炳故居时,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细密的雨滴打在伞面上、打在周边的花木草叶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细微的响声仿佛是在问,这和风细雨的阳春三月,可是你理想中的江南?
(完)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5-3 10: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3 10:30 编辑


雷神殿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5-3 10:22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5-3 10: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3 10:30 编辑


阿炳住所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5-3 10:22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5-3 10: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3 10:58 编辑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5-3 11:58 |只看该作者
1950年夏天,为了抢救民间音乐,时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的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携带录音机从天津赶回家乡寻找阿炳录制乐曲。
==========
这个举动太伟大了……

录下来之后,再补的曲谱?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5-3 12:08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5-3 11:58
1950年夏天,为了抢救民间音乐,时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的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携带录音机从天 ...

应该是后期有专业音乐家做了整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5-3 12: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3 18:01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5-5-3 11:58
1950年夏天,为了抢救民间音乐,时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的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携带录音机从天 ...

当时条件有限,录制用的是钢丝录音机,也录制不了太长,音质也不好,加上阿炳晚年多病已经三年没有拉琴了。录制完毕后虽然阿炳抱着录音机非常激动,但他自己也说拉得不太满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5-3 12:40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5-3 12:13
当时条件有限,录制用的是钢丝录音机,也录制不了太长,音质也不好,加上阿炳晚年多病已经三年没有拉琴了 ...



那原声流传下来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5-3 12: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5-5-3 12:52 编辑

天机天雨

苦集灭道,二泉辉晦命运昭朝

重听命运和二泉,是音乐里的哲学,分合断续。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5-3 12:50 |只看该作者
兰亭的文化考古,壮观。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5-3 13:12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5-3 12:40
那原声流传下来了吗?

传下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5-3 13:12 |只看该作者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5-3 12:50
兰亭的文化考古,壮观。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5-3 19:53 |只看该作者

水质仅次于庐山的“谷帘泉”,----“谷帘泉”是天下第一泉?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5-3 20:56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5-3 19:53
水质仅次于庐山的“谷帘泉”,----“谷帘泉”是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全国有好几处,陆羽在《茶经》称“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乾隆皇帝封济南的“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还题了字……唯独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没人争。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5-3 20: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5-3 20:56
天下第一泉全国有好几处,陆羽在《茶经》称“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乾隆皇帝封济南的“趵突泉”为“天下 ...


我先想到的是趵突泉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5-3 21:01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5-3 20:57
我先想到的是趵突泉

我感觉济南代管市章丘的“墨泉”更震撼。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5-3 21: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5-3 21:01
我感觉济南代管市章丘的“墨泉”更震撼。


我没去过章丘,趵突泉我也没觉得咋震撼,可能泉眼都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5-3 21: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5-3 21:18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5-5-3 21:04
我没去过章丘,趵突泉我也没觉得咋震撼,可能泉眼都一样?

墨泉,可以靠近看,水量特别大,水质清的发黑(可能是黑苔映的)。
丰水期一眼泉水就能流成一条小河。距济南50公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