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5-6-2 08:20 编辑
前天是端午,昨儿是六一,都是节,但不是一回事儿。
昨天微信群里很多人都在发什么六一快乐,回到童年。
我选择了沉默,直到下午的时候,我发了一组在小区里随手拍的花儿,附了一段话:
愿天下儿童像花儿一样绽放
沐浴着阳光雨露快乐的成长
这是发自内心的祝福,唯有孩子才是未来和希望。
甭去煽情什么回到童年,回不去的时光,每一次的回忆其实都挺痛苦和遗憾的。但人生就是在这么回事儿,回不去了,何必折腾自己的情绪。稳定的端起一被新沏的牡丹王老白茶,看着杯子上方袅袅的水汽,然后细细的品一口,清澈的茶汤,带着香气进入口中,然后任由它:过七冲越焦海直奔三寸的黄泥地,舒坦啊。
这是生活该有的样子,什么年纪做什么事,说什么话。
就这老胳膊老腿的你怀念童年?脑子短路了没?不服,你去我家门前的世界和平公园游乐场去试试孩子们兴高采烈的那些项目 ,是滑板你能行,还是蹦床你行?是过山车你能坐,还是海盗船你敢上?就算你尚有匹夫之勇,人家公园可不敢招惹你。
端午那天,我和夫人吃了点粽子,外加四个鸡蛋。说实话,吃的很勉强,主要原因很简单,我们都不大喜欢吃这一类的“传统美食”,再都说一句,什么元宵节,八月十五,包括端午,这些传统节日的美食,我都不大喜欢。只不过,偶尔吃点还可以。但是,高糖类的食品,对上了年纪的人而言,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尽管本人的血糖很好,但是,还是敬而远之。粽子我喜欢吃咸粽,蛋黄+肉的,而且必须说是南方做的最好。当年在厦门工作的时候,早餐很喜欢吃的就是一个肉粽+粥+鸡蛋。我是觉得,南方的粽子算是把灵魂包进去了。当然,黏食品,消化起来不容易,慎吃少吃。
端午的前一天,我的大外甥来看我和我哥。所谓娘亲舅大,这孩子一直这么觉得。一声老舅,就是一生的甥舅亲情。
我有五个外甥一个外甥女,最小的也快五十岁了。大外甥比我就小四岁。我接了他回来,邻人问我:来朋友了啊?我笑:什么朋友,我外甥,亲外甥。邻人的表情透着不怎么相信。
外甥给我们带来了他自己包的粽子,还有一块估计能有四五斤的精肉,还有一盒樱桃,都是双份的,我和老哥各一份。中午要吃个饭,他说不行,自己还有别的事情,结果我打车把他送走了。
这是我大姐的大儿子,大姐长我二十岁,若活着今年87。
人生就这么回事儿,至亲的人,越走越少,迟早都能轮到。
送走外甥,邻人问我:那老头真是你的外甥?我笑:这能有假么?
前些日子,在我们另外的那个小区发生的命案又有了新的信息,当然,不是官方发布。确实是三个人死掉了,女子自缢在阳台,屋内两个男子毙命,女子五十出点头,是某大企业的会计,这事儿坊间传说挺多,不知道那个版本更接近事实。无非是经济或者是情感。但能这么下毒手,确实罕见了。
看来,这世界确实有一些人过不去。
最让人瞠目的是,那房子也不是她们的,是租住的,这回成了不折不扣的凶宅,以后这房子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