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佳人 许广平忆萧红的两篇散文
查看: 293|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广平忆萧红的两篇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11 01: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9-11 02:04 编辑


许广平忆萧红的两篇散文:故人往事和内心独白
             春江水


【题记】
人怜人爱,人仇人恨,都是有缘的。
又都是有自己潜质先在的。
是说萧红和鲁迅、许广平。也是说你自己和你身边。
珍爱你自己;惜取所怜惜。

许广平1945年《忆萧红》与1946年《追忆萧红》,藏着对萧红的惦念,满载对鲁迅的追怀深念,也映照鲁迅走后自己的满怀寂寥。

《忆萧红》聚焦上海日常:萧红初到鲁迅家的局促、谈论文学的热忱,透着“孩子般的纯粹”。彼时鲁迅尚在,许广平笔下满是暖意;而文末暗提萧红“在战乱中盼安稳”,已藏对其命运的隐忧——这位才女最终于1942年病逝香港,年仅31岁。文学梦未了,到底家不圆。和萧军走散。临终仍念着未竟的写作。

《追忆萧红》添了沉淀:许广平直言鲁迅走后,“屋内再无往日谈笑声”。自身的寂寥与对萧红的追思交织。自己精神里更多萧红,惜日萧红多少有今天的自己。她既赞萧红文字“带着北方原野的粗粝灵动”,也叹其性格敏感执拗,在感情与生计中挣扎,直至客死他乡。又何尝没有寄托自己明天路向何方的隐忧。

两篇相隔一年,一面是萧红鲜活的生活碎片与悲凉结局,一面是许广平的寂寥与怅惘。拼凑出两位女性在乱世中的相怜相惜与追忆遗憾 。生活是不圆满的,文学和爱也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11 02:06 |只看该作者
小文献给花花和丸子。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11 06:19 |只看该作者
许广平找男人的眼光比萧红好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11 06:28 |只看该作者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5-9-11 06:19
许广平找男人的眼光比萧红好多了

是啊。是的。
找对了,是幸福,是正能量。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11 06:46 |只看该作者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5-9-11 06:19
许广平找男人的眼光比萧红好多了

确实。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11 08:51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11 15:18 |只看该作者
您老客气。不过,尤其追忆那篇,信息量可谓巨大,您老只言片语,总结得有点少,关键没到位,可惜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11 17: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萧红是不是喜欢鲁迅啊?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11 18:02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9-11 15:18
您老客气。不过,尤其追忆那篇,信息量可谓巨大,您老只言片语,总结得有点少,关键没到位,可惜了了。

减省好读得过来。丸子不是很忙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9-11 18:03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9-11 15:18
您老客气。不过,尤其追忆那篇,信息量可谓巨大,您老只言片语,总结得有点少,关键没到位,可惜了了。

主要是你要看“中心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9-11 18:04 |只看该作者
流火都城 发表于 2025-9-11 17:59
萧红是不是喜欢鲁迅啊?

这应该是《两地书》续篇。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9-11 18: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9-11 18:04
这应该是《两地书》续篇。

什么意思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9-11 18:07 |只看该作者

喜欢萧红,跟“男女喜欢”没有关系。当然是说本质,是说大节。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9-11 23:39 |只看该作者
啥时候看过相关文字,关于萧红生命中的几个男人,好像没一个对她负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9-12 02:29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9-11 23:39
啥时候看过相关文字,关于萧红生命中的几个男人,好像没一个对她负责的

是啊。萧红不幸。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9-12 10:26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9-11 18:03
主要是你要看“中心词”。

我自然能看懂,在于我有所了解;而您老的总结确实不到位,依旧在那儿捅词儿,含糊其辞的,要么大寒就不会不明白,发出疑问了。所以,您老又变相地证明了我的说法:您老真成变相地以讹传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9-12 10:28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9-11 18:02
减省好读得过来。丸子不是很忙吗。

忙中偷闲,依旧见缝插针的情况。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9-12 10:28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9-12 10:26
我自然能看懂,在于我有所了解;而您老的总结确实不到位,依旧在那儿捅词儿,含糊其辞的,要么大寒就不会 ...

主题先行。多了点我自己 要的表达。谢谢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9-12 10:33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9-12 10:28
主题先行。多了点我自己 要的表达。谢谢批评。

实在没空,要么我就码一篇了,教教您老什么叫主题先行,怎么表达自个儿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9-12 10:34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9-12 10:33
实在没空,要么我就码一篇了,教教您老什么叫主题先行,怎么表达自个儿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9-12 10:34 |只看该作者
忙着呢,回见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9-12 10: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散文一】

许广平写萧红的文章为《忆萧红》,原文如下:

我们在上海定居之后,最初安稳地度过了一些时,后来被环境所迫,不得不度着隐晦的生活,朋友来的已经不多,女的更是少有。我虽然有不少本家之流住在近旁,也断绝了往来。可以说,除了理家,除了和鲁迅先生对谈,此外我自己是非常孤寂的。不时在鲁迅先生出外赴什么约会的时候,冷清清的独自镇守在家里,幻想之中,像是想驾一叶扁舟来压下心里汹涌的洪涛,又生怕这波涛会把鲁迅先生卷去,而我还在船上毫无警觉。这时,总时常会萌发一些希冀,企望户外声音的到来。

大约1934年的某天,阴霾的天空吹送着冷寂的歌调,在一个咖啡室里我们初次会着两个北方来的不甘做奴隶者。他们爽朗的话声把阴霾吹散了,生之执著,战,喜悦,时常写在脸面和音响中,是那么自然,随便,毫不费力,像用手轻轻拉开窗幔,接受可爱的阳光进来。

从此我们多了两个朋友:萧红和萧军。

流亡到来的两颗倔强的心,生疏,落漠,用作欢迎。热情,希望,换不来宿食。这境遇,如果延长得过久,是可怕地必然会消蚀了他们的。因此,为了给他们介绍可以接谈的朋友,在鲁迅先生邀请的一个宴会里,我们又相见了。

亲手赶做出来,用方格子布缝就的直襟短衣穿在萧军先生身上,天真无邪的喜悦夸示着式样。那哥萨克式,在哈尔滨见惯的穿的和缝的都感到骄傲,满足,而欢欣。我们看见的也感到他们应该骄傲,满足,欢欣。

我看见两只核桃,那是不知经过多少年代用手滚弄的了,醉红色的,光滑滑的在闪动,好像是两只眼睛在招呼着每一个人,而自己却用色和光介绍了它在世的年代。

“这是我祖父留传下来的。”萧红女士说。

“还有一对小棒槌,也是我带来在身边的玩艺,这是捣衣用的小模型,通通送给你。”萧红女士在宴席上交给了海婴。把这些患难中的随身伴侣,或传家宝见赠了。

中等身材,白皙,相当健康的体格,具有满洲姑娘特殊的稍稍扁平的后脑,爱笑,无邪的天真,是她的特色。但她自己不承认,她说我太率直,她没有我的坦白。也许是的吧,她的身世,经过,从不大谈起的,只简略的知道是从家庭奋斗出来,这更坚强了我们的友谊,何必多问,不相称的过早的白发衬着年轻的面庞,不用说就想到其中一定还有许多曲折的生的旅程。

我们用接待自己兄弟一样的感情招待了他们,公开了住处,任他们随时可以到来。

鲁迅先生不时在病,不能多见客人。他们搬到北四川路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来住下。据萧军先生说:“靠近些,为的可以方便,多帮忙。”

但每天来一两次的不是他,而是萧红女士,因此我不得不用最大的努力留出时间在楼下客厅陪萧红女士长谈。她有时谈得很开心,更多的是勉强谈话而强烈的哀愁,时常侵袭上来,像用纸包着水,总没法不叫它渗出来。自然萧红女士也常用力克制,却转像加热在水壶上,反而在壶外面满都是水点,一些也遮不住。

终于她到日本去了。直至鲁迅先生死后才回到上海来。

在鲁迅先生死后第五天,她曾给萧军先生信(见鲁迅先生纪念集),说:“可怕的是许女士的悲痛,想个法子,好好的安慰着她,最好是使她不要静下来,多多的和她来往。”这个动议大约是被采用了。所以鲁迅先生死了之后,萧军和黄源等先生来了,其他如聂绀弩夫妇,张天翼夫妇,更有胡风夫妇等许多人都时常来了。有一次,萧军和黄源等半劝半迫的叫我去看电影,没法子跟着去了,在开映的时候利用光线,我一直在暗中流泪。十年来,在上海每次踏入电影院都是和鲁迅先生一道的,看到会心的时候会彼此用臂膀推动一下,这生动的情境在电影院中更增加我的伤痛,但我怎能辜负他们的好意呢?他们那里会想到发生相反的结果呢?

战争的火焰烧蚀了无数有作为的人,萧红女士也是其中之一个。当我刚刚跳出监狱的虎口,相信活下来的时候,到家里不几天意外地收到端木蕻良先生的简单噩耗,大意说,萧红女士于某月日死了,葬于香港某花园的某处,并且叫我托内山完造先生设法保护。末了又说,他预备离去,但到甚么地方还不大能够决定。

鲁迅先生逝世后,萧红女士想到叫人设法安慰我,但是她死了,我向甚么地方去安慰呢?不但没法安慰,连这一封值得纪念的信也毁了,因为我不敢存留任何人的信。而且连她死的月日地点都在我脑中毁了,这不能推说“不敢存留”,只可承认是我的脑子的确不行了,是我的无可挽救的过失。更其对不住端木蕻良先生的是,我并没有把他的意思转向内山先生请求。因为我觉得萧红女士和上海人初次见面的礼物是:《生死场》。她是东北作家,而又是抗日分子,想来内山先生不会不清楚的。请他“保护”,也许非其权力所及。或者能设法了,也于他不便。在我这方面,也不甘于为此乞求他援助,我把这句话吞没了,直至现在才公开出来,算是自承不忠于友。

自责两句不就算完了良心的呵谴。我不知道萧红女士在香港埋葬的地方有没有变动,我也没法子去看望一下。我们往来见面了差不多三四年,她死了到现在也差不多三四年了,不能相抵,却是相成,在世界上少了一个友朋,在我的生命的记录簿上就多加几页黑纸。

乌黑的一片。久视了,眼珠子会有许多血红的火星在飘浮,我愿意这火星加多,增长,结成大红火球,把我包没,把我周围一切包没。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9-12 11: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
许广平《追忆萧红》的全文如下:

1936年,萧红与许广平

自从日本人占领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之后,许多东北作家都陆续逃亡到山海关里来了。在1934年的10月,萧红和刘军(那时的称呼,即萧军)两先生到了人地生疏的上海,“就是还没有在这土里下根”(见鲁迅给刘军信)。非常之感觉寂寞和颓唐,开始和鲁迅先生通讯。在一个多月之后,11月27日,由于他们的邀请,鲁迅先生和我们在北四川路底一间小小的咖啡店作第一次的会面了。况以鲁迅先生的丰富的热情和对文人遭遇压迫不幸的同情,更加速两者间的融洽。所以除了拨出许多时间来和萧红先生等通讯之外,更多方设法给他们介绍出版,因此萧红先生等的稿子不但给介绍到当时由陈望道先生主编的《太白》,也还介绍给郑振铎先生编的《文学》,有时还代转到良友公司的赵家璧先生那里去。而手法的生动,《生死场》似乎比《八月的乡村》更觉得成熟些。每逢和朋友谈起,总听到鲁迅先生的推荐,认为在写作前途上看起来,萧红先生是更有希望的。

在多时的习惯,养成我们不爱追求别人生活过程的小小经历,除非他们自己报道出来,否则我们绝不会探讨的,就是连住处也从不打听一下。就这样,我们和萧红先生成了时常见面的朋友了,也还是不甚了然的。不过也并非绝无所知,片段的谈话,陆续连起来也可能得一个大致的轮廓。譬如说:谈得高兴的时候,萧红先生会告诉我们她曾经在北平女师大的附属中学读过书。并且也知道她还有父亲,母亲是死了,家里有一位后母,家境很过得去。也许,她喜欢像鱼一样自由自在的吧,一个寻求解放旧礼教的女孩子的脑海,开始向人生突击,把旧有的束缚解脱了,一切显现出一个人性的自由,因此惹起后母的歧视,原不足怪的。可怜的是从此和家庭脱离了,效娜拉的出走!从父亲的怀抱走向新的天地,不少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形形色色的天地,使娜拉张皇失措,经济一点也没有。在旅邸上,“秦琼卖马”,舞台上曾经感动过不少观众,然而有马可卖还是幸运的,到连马也没得卖的时候,也就是萧红先生遭遇困厄最惨痛的时候,这时意外地遇到刘军先生,也是一位豪爽侠情的青年,可以想象得出,这就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他们在患难中相遇,这一段变故是值得歌颂的,直至最后,他们虽然彼此分离,但两方都从没有一句不满的话,作为向对手翻脸的理由,据我所听到,是值得提起的。

当然不能否认,萧红先生文章上表现相当英武,而实际多少还赋予女性的柔和,所以在处理一个问题时,也许感情胜过理智。有一个时期,烦闷,失望,哀愁笼罩了她整个的生命力,然而她还能振作一时,替刘军先生整理、抄写文稿。有时又诉说她头痛得厉害,身体也衰弱,面色苍白,一望而知是贫血的样子。这时过从很密,差不多鲁迅先生也时常生病,身体本来不大好。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的耽搁在我们寓里。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谈话,因而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也是陪了萧红先生大半天之后,走到楼上,那时是夏天,鲁迅先生告诉我刚睡醒,他是下半天有时会睡一下中觉的,这天全部窗子都没有关,风相当的大,而我在楼下又来不及知道他睡了而从旁照料,因此受凉了,发热,害了一场病。我们一直没敢把病由说出来,现在萧红先生人也死了,没什么关系,作为追忆而顺便提到,倒没什么要紧的了。只不过是从这里看到一个人生活的失调,直接马上影响到周围朋友的生活也失去了步骤,社会上的人就是如此关联着的。

她和刘军先生对我们都很客气。在我们搬到施高塔路大陆新村里住下之后,寓所里就时常有他俩的足迹。到的时候,有时是手里拿着一包黑面包及俄国香肠之类的东西。有一回而且挟着一包油腻腻的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只烧鸭的骨头,大约是从菜馆里带来的。于是忙着配黄芽菜来烧汤,谈谈吃吃,也还有趣。萧红先生因为是东北人,做饺子,有特别的技巧,又快又好,从不会煮起来漏穿肉馅。其他像吃烧鸭时配用的两层薄薄的饽饽,她做得也很好。如果有一个安定的,相当合式的家庭,使萧红先生主持家政,我相信她会弄得很体贴的。听说在她旅居四川及香港的时候,就想过这样的一种日子,而且对于衣饰,后来听说也颇讲究了。过分压抑着使比较美好生活的不能享受,也许是少数人或短时间所能忍受的罢,然而究竟怎样是比较美好的生活呢?物质的享受?精神领域的不断向上追求?有人偏重一方,把其他方面疏忽了,也许是聪明,却也有人看作是傻子。总之,生活的磨折,转而使她走到文化领域里大踱步起来,然而也为了生活的磨折,摧残了她在文化领域的更广大的成就。这是无可补偿的损失!到现时为止,走出象牙之塔的写作,在女作家方面,像她的造诣,现在看来也还是不可多得的。如果不是在香港,在抗战炮火之下偷活的话,给她一个比较安定、舒适的生活,在写作上也许更有成功。或竟丢弃写作自然也不是绝不可能,这不必我们来作假定。不过如果不是为了战争,她也许不会到香港去,也许不会在这匆匆的人世急忙忙地走完她的旅程,那是可以断定的。

除了脸色苍白之外,萧红先生在和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就看到她花白的头发了。时常听见她诉说头痛,这是我有时也会有的,通常吃几次阿司匹灵就会好,但副作用是一定带来胃病。萧红先生告诉我有一种药名叫Socoloff的,在法国普世药房可以买到,价钱并不昂贵,服了不会引起胃病,试过之后果然不错,从此每逢头痛我就记起她的指导。可是到了战事紧张,日本人入租界之后,这药买不到了,现时不晓得恢复了没有。她同时还有一种宿疾,据说每个月经常有一次肚子痛,痛起来好几天不能起床,好像生大病一样,每次服“中将汤”也不见好。我告诉她一个故事,那是在“一二八”上海作战的时候,我们全家逃难,和许多难民夹住在一起,因此海婴传染到疹子,病还没十分复元,我们就在战事一停之后就搬回北四川路底寓所了。没有人煮饭,得力的女工跑了去做女招待,我自己不是买菜就是领小孩。病后的小孩,刚三岁半,一不小心,又转为赤痢了,医了一年总不肯好。小孩长期吃流质,营养不足,动不动就又感冒生病,因此又患着气喘。这一年当中,不但小孩病,鲁迅先生和我都病了。我疲劳之极,患了妇人常遇到的“白带”,每天到医院治理,用药水洗子宫,据医生说是细菌在里面发炎,但是天天洗,洗了两个多月一点也没有好。气起来了,自作聪明的偷偷买了几粒白凤丸,早晚吃半粒,开水送下,吃到第二天,医生忽然说进步非常之快,可以歇一下看看再说。我心想既然白凤丸有效,或者广东药店出售的白带丸更有效,也买了几粒服下,再服几粒白凤丸善后,从此白带病好了,永远没有复发。鲁迅先生是总不相信中医的,我开头不敢告诉他,后来医生叫我停止不用去疗治才向他说。再看到我继续服了几粒白凤丸居然把患了几个月的宿疾医好,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的经验药品也打破成见,而且拿我这回的经验告诉一些朋友。他们的太太如法泡制,身体也好起来了。像讲故事似的把前后经过告诉了萧红先生,而且我还武断地说,白凤丸对妇科不无效力,何妨试试?过了一些时候,她告诉我的确不错,肚子每个月都不痛了,后来应该痛的时候比平常不痛的日子还觉得身体康强,她快活到不得了。等到“八一三”之后她撤退到内地,曾经收到她的来信,似埋怨似称谢的,说是依我的话服过药丸之后不但身体好起来,而且有孕了。战争时期生小孩是一种不容易的负担,是不是我害了她呢。后来果然听朋友说她生过一个孩子,不久又死去了。不晓得生孩子之后身体是否仍然康强,如果坏起来的话,那么,真是我害了她了。现在是……(未完)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9-12 11: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9-12 10:26
我自然能看懂,在于我有所了解;而您老的总结确实不到位,依旧在那儿捅词儿,含糊其辞的,要么大寒就不会 ...

重读。
许对鲁迅的深爱。
鲁迅对文学新人,才人的为力。
萧红太重的叛逆和又少提防。命运是不可逆了。
等等。不知是不是你认为强调不够。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9-12 11:16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9-12 11:10
重读。
许对鲁迅的深爱。
鲁迅对文学新人,才人的为力。

不可救药。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9-12 11: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9-12 11:21 编辑


正相反。我能木木的过日子,就是万幸。夜里写点东西多了激动,又非常难受。赶紧吃药。
…………所以你有好想法自己用。不劳神了。很谢谢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