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弗洛伊德与鲁迅,兼谈荣格
查看: 7745|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弗洛伊德与鲁迅,兼谈荣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2-8 12:3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2-2-8 12:51 编辑

    这个世界任何两个人都会有所联系,酒神如新解玉玲珑和日神如天晴都能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谁和谁还不能找到必然联系吗?


    弗洛伊德生活在一个骑士风格尚存的年代,“性”是绝对禁止谈论的领域,同时,那个时代又是经典力学和机械论大行其道的年代,机械论深入到一切研究领域。


    但是弗洛伊德看到,控制人的行为的力量并不是来自什么机械论,而是来自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些因素,他把这些因素统称为“潜意识”。同时他认为决定潜意识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性”。他对“性”的公关,锲而不舍。


    这样两种突破使得他在他那个时代,就具有振聋发聩、熠熠光辉的引领作用,并且一直光耀当今人文研究领域。但是他把“性”提到至尊,并且不允许其得意门生荣格偏离半步,却略显保守。


    荣格接受老师的潜意识,但是他认为,影响人格(一个人是乐观还是悲观、是主动还是被动等的一系列稳定的特质)最重要的后天因素不是“性”,是他过往的生存环境,以及他对这些环境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因环境而产生的价值观。这比“性”的作用要大得多。


    用荣格的观点看,你的现在就是你将来的历史,当你逐步为改善你的行为和你对事物的看法而做出努力的时候,都是一个积极地积淀过程,过程中,“惊讶”、“震颤”等身体反应的积淀作用最大,对新人格的形成作用亦最大。积淀到一定的时间后,你必然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站立在人群当中。


    荣格把他对潜意识的研究从个体研究移植到对一个民族特质的研究,使得他在人文科学的地位,上升到了具有世界意义的高度。

    荣格的名言是:“一切文化都会积淀为人格”


    何为“文化”?考古学家心中的“文化”最大,是指人类活动的一切遗迹;行政官员心中的“文化”最小,是指宣传加娱乐;一般民众心中的“文化”最杂,是指古文、英文加文凭。

但是荣格所说的文化应当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


    为了使得他的“一切文化都会积淀为人格”更具感性,他又说出了一句名言: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歌德发现了,而不是发明了德国人的集体人格,从而具有了世界意义。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

    “不是鲁迅创造了阿Q、孔乙己,而是阿Q、孔乙己创造了鲁迅”

    这样,弗洛伊德和鲁迅就有了联系。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5
发表于 2012-4-1 12:45 |只看该作者
认识颇深!
学习。{: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2-2-14 11:51 |只看该作者
凤眼 发表于 2012-2-12 14:58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很喜欢你的签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2-2-14 11:51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2-11 17:02
这样两种突破使得他在他那个时代,就具有振聋发聩、熠熠光辉的引领作用,并且一直光耀当今人文研究领域。但 ...

谢了,烟云!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2-2-14 11:50 |只看该作者
金色屹立 发表于 2012-2-11 07:48
弗的性概念,不仅仅是狭义的性和潜意识,更多的是唯心哲学中的“欲的本能”,是一种社会属性,是人的未经大 ...

谢谢屹立参与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2-2-14 11:49 |只看该作者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2-2-10 08:30
对。余秋雨的文章,我只在早期看过一些。比如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当时就极不喜欢他的文风,我更喜欢朴素 ...

玲珑这么快就了解了我的为人。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2-2-12 14:58 |只看该作者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2-2-11 17:02 |只看该作者
这样两种突破使得他在他那个时代,就具有振聋发聩、熠熠光辉的引领作用,并且一直光耀当今人文研究领域。但是他把“性”提到至尊,并且不允许其得意门生荣格偏离半步,却略显保守。
----------------------------------------------------------------------
  天晴大哥这样评价弗罗伊德,我以为然!{: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2-2-11 07:48 |只看该作者
弗的性概念,不仅仅是狭义的性和潜意识,更多的是唯心哲学中的“欲的本能”,是一种社会属性,是人的未经大脑做出判断就自然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生命本质反应。
另:“公关”似应是“攻关”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2-2-10 08:30 |只看该作者
对。余秋雨的文章,我只在早期看过一些。比如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当时就极不喜欢他的文风,我更喜欢朴素的文风和朴实的为人。天晴大哥就是个极朴素和朴实的人。{: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2-9 19: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晴 于 2012-2-9 19:10 编辑

咳,和自己有缘的书,看上去就爱不释手那种,就值得看。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2-9 19:08 |只看该作者
爱的艺术?弗洛姆?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2-9 19:02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2-9 18:57
杜若,我说过,看书在我就两点:坚守、选择。不多说了吧?

是啊

我看书总是见异思迁,前阵子看菊与刀,然后去书店发现一本相爱的艺术,这几天赶着看完了

不过,这本书真令我受益非浅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2-9 18:57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2-9 18:45
不晓得说什么好了,极佩服天睛的执着、热忱

我从哪方面都不是

杜若,我说过,看书在我就两点:坚守、选择。不多说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2-9 18:45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2-8 18:48
哈哈,老舍的文字很美,他说过,要少用成语和形容词,余秋雨大加赞赏,说用自己的词汇说一件事情不是更确 ...

不晓得说什么好了,极佩服天睛的执着、热忱

我从哪方面都不是{: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2-2-9 18:41 |只看该作者
青黛 发表于 2012-2-9 17:56
还真是呢,这一片天晴把那么深奥的东西写得通俗易懂,厉害

哇,青黛。我略去了弗洛伊德研究梦、研究错觉等,直指要害,那是因为,文章的通俗易懂更关键。

这样写,我是跟余秋雨《千年一叹》学来的。

余秋雨写希腊、埃及、犹太、巴比伦、波斯、印度史有过滤,过滤的都是对当今小而无意义的事情。但是他专注重点做渲染,言简意赅,明白好记,这就更有散文的特点。

我惊奇的是,余秋雨所有这些都挑不出毛病。要知道,那是全世界公开发表,需要经受全世界所有高人的拷问,况且还是在旅游当中,没有任何查考资料的情况下写就的,再加上国内攻击他的人多不胜数。但是,拿学问说话,批驳他,没有一个,值得我们深思!

余秋雨,国人不懂。可能需要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2-9 17:56 |只看该作者
还真是呢,这一片天晴把那么深奥的东西写得通俗易懂,厉害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2-9 17:33 |只看该作者
尜尜 发表于 2012-2-9 16:45
不同地区、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性格和气场,这是文化积淀的结果。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很多人都可以通 ...

我好像知道你是谁。

你总结的太好了,很到位,谁能写出这些呢?你说找出遗传根据和方法,后人已经做了不少事情。前些日子我做了一个小材料,删节的很多,只留下一小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网上去看全文,我个人觉得不错。


法国年鉴学派简介


    现代西方史学的变革,是以法国年鉴学派的出现为标志的。所谓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反对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传统有历史两大主题:第一,在物质方面,它只看到人的出身和地位,看不到地理、气候、食物、人的影响;第二,在精神方面,它只谈君主和政治行为,而忽视了观念、习俗以及民族灵魂的内在作用。

    年鉴学派主张拓宽历史研究的领域,历史学家不仅要注意政治史、军事史,也要注意社会其他方面的历史。他们提倡历史学家打破过分专门化所造成的历史研究的狭隘性,主动同其他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运用历史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解释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2-9 17:22 |只看该作者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2-2-9 15:11
我一直感觉余秋雨的文字,过于浮躁和繁华。对他的文字的取舍态度,跟宋朝差不多的。

浮躁不可能,恰恰敦厚的很。说花哨可能有点,因为太过花哨和面面俱到,叫人分辨、记忆困难,这是我的感受。但是,花哨对于普及具有莫大好处,销售量大,这是优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余的文字越来越朴实,他说,我们需要干脆的文化,这样一来,销售量也下来了,好处是可以更沉下心来仔细看。

我早就说过,别人不像我这样喜欢余秋雨,再正常不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2-9 17:15 |只看该作者
梦m 发表于 2012-2-8 19:29
学习了

谢谢小梦,你头像闹腾的好,好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2-9 16:45 |只看该作者
不同地区、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性格和气场,这是文化积淀的结果。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很多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感觉验证它,但要真找出其遗传根据和方法,还有待后人的突破。{:soso_e176:}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2-9 15:11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感觉余秋雨的文字,过于浮躁和繁华。对他的文字的取舍态度,跟宋朝差不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2-8 19:29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2-8 18:49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2-8 18:40
嘿,扯远了,我大概在说:文化常常用来当面具

应当是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2-8 18:48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2-8 18:39
呵呵,了解余秋雨,都是从文字上了解的

文章千古事,写字马虎不得,尤其是余秋雨那种大家

哈哈,老舍的文字很美,他说过,要少用成语和形容词,余秋雨大加赞赏,说用自己的词汇说一件事情不是更确切和生动吗。早年,老舍对余秋雨现在的文风有过重要的影响,我也喜欢看老舍。但是对老舍我只是看看,不能精读。

我呀,对自己看书的要求可能过高了一点,说一句我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话:我想变成余秋雨。

他的涉猎(万卷书、万里路)我一辈子都学不完,尽管他比我更加端肃板正。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2-2-8 18:40 |只看该作者
嘿,扯远了,我大概在说:文化常常用来当面具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2-8 18:40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2-8 18:34
普遍意义上的呗

比如两人打架,一个说对方,你真没文化

没有不对路,他们说的文化可能是指道德修养,其实这只是他们吵架环境下文化的一部分内容而已。

其实,说人家没有文化本身就是乱用了词汇,可以直接说别人没有修养。说没有文化有一点飘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2-8 18:39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2-8 18:32
我比余秋雨多一点酒神。

呵呵,了解余秋雨,都是从文字上了解的

文章千古事,写字马虎不得,尤其是余秋雨那种大家

但,也许三八的原因,当我看到好的文字,我就忍不住再深入一些去了解,想看看他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人

看看,他的文字是否真的与他行为一致

余秋雨,我非常尊重他,也极欣赏他的文字,那功力真不一般

但我同样喜欢用浅显的文字写出大道理:比如老舍

老舍为文为人是统一的

在这儿没有抨击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2-8 18:34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2-8 18:23
所谓文化,一个是生活方式(行为),一个是价值取向(思想中重要事情的排序),这两点构成了一个民族的 ...

普遍意义上的呗

比如两人打架,一个说对方,你真没文化

哈哈,天睛,我回帖是不是有点不对路的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2-8 18:33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2-8 18:08
天睛大哥的帖子,胡说八道一番

这可不是胡说,看的仔细,问到要害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