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季羡林:盖棺难以定论
查看: 6243|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季羡林:盖棺难以定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4-20 15:3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冷笑 于 2012-4-20 15:46 编辑

 
  一



  中国人一向有圣人情结,是以,千百年来一路招摇过市的历代大师几乎都成了道德上的完人,没有,也不允许有任何的污点或瑕疵。诸如孔夫子和南子的暧昧了,朱熹把小尼姑搞怀孕了,鲁迅偷看弟媳洗澡和嫖妓了,此类丑事一直被这些人的拥趸和信徒所极力否定和掩饰,统统归结为抹黑诋毁造谣诬陷。
  
  季羡林,所谓当代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更是如此。名满天下誉满天下,集万千宠爱各种光环于一身,生前死后都被抬高到吓人的地步。连那些压根没看过季羡林作品的人也跟着人云亦云的吹捧。
  
  不曾想,季羡林尸骨未寒,完人的形象就被打破了——有个叫季承的人写了本真实回忆季羡林的书,作者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真实得近乎残忍。
  
  季承,中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指挥部领导人,中国新技术开发公司及中国科学院辐射技术公司总经理等职。作为首个中美合作项目“高能物理”的核心人物,1979年被派往美国,负责与美国五大高校的合作项目。与李政道有近30年的合作关系,应李政道之邀曾任其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一职。并著有《李政道传》一书。
  
  然而,这些身份都不重要,季承最重要的身份是:他竟然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儿子,这本书叫《我和父亲季羡林》。
  
  在儿子的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寄居叔父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身陷阴谋的泥沼而难以自拔。
  
  
  中国历来还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为尊者讳”的传统,季承此书一出,几乎骂声一片,理解赞同者寥寥无几。大家不能接受季承这离经叛道大逆不道的不肖行为。也不能接受心中的神祇被打倒,就像毛粉不能接受老毛有那么多丑事一样。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4
发表于 2012-4-25 15:21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4-25 13:15
我不想八卦季羡林,我只是觉得那些人出于个人的想法,把季羡林过度拔高了。

当代中国,已无大师。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4-25 13:15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4-25 12:57
我知道季羡林,也仅限于新闻报道和百度资料,几乎没看过他的著作,我怀疑那些参与评价季羡林的,看过多少季 ...

我不想八卦季羡林,我只是觉得那些人出于个人的想法,把季羡林过度拔高了。

当代中国,已无大师。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4-25 13:14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4-25 12:57
我知道季羡林,也仅限于新闻报道和百度资料,几乎没看过他的著作,我怀疑那些参与评价季羡林的,看过多少季 ...

季承是季羡林的儿子,也已是古稀之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2-4-25 12:57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季羡林,也仅限于新闻报道和百度资料,几乎没看过他的著作,我怀疑那些参与评价季羡林的,看过多少季羡林的作品?了解多少季羡林的生平?

老季去世的时候,某论坛杂谈出现好多悼念文章,好像跟季大师很熟,又或者痛心疾首连哭带喊地,好像季羡林私生子似的。恰逢季羡林去世前后,有数个大师级的人物也去世了。某写手一个不落的哀悼,被誉为“悼念专业户”。
无聊的很,附庸风雅而已。

对于这些大师,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他的艺术上的成就。而不是像小报记者或者三姑六婆们,专门关注大师们娶过几房小妾,搞过几个破鞋。
八卦名人的隐私,比悼念专业户更无聊。

不是不能说,而是我们跟大师的生活距离很远,无非道听途说,有意思吗?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4-25 12:41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4-24 13:44
看了个开头,说实话,觉得冷笑这帖子有点八卦

{:soso_e113:}{:soso_e197:}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4-24 13: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个开头,说实话,觉得冷笑这帖子有点八卦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4-24 09:55 |只看该作者
忽然想起自己曾写过的一篇有关季羡林先生的文字,这就发过来{:soso_e182:}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4-23 18:20 |只看该作者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说蔡中朗。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4-23 18:19 |只看该作者
当年季羡林和任继愈一同谢世,季羡林声望高过任继愈,有人就很为任继愈不平,同样是大师,凭嘛厚此薄彼?

其实对于大师而言盛名如何已不重要,他们的思想境界早已超越这一切。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4-23 18:16 |只看该作者
几日不来论坛,竟是好文章!

冷笑这文字老姐要竖大拇哥儿的!!{: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4-23 11:24 |只看该作者
梦m 发表于 2012-4-22 17:47
没读过季羡林的字
他死了我才知道他的

我也是,看到那么多人缅怀大师,我才知道他是大师。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4-23 08:19 |只看该作者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路走好季大师!!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4-22 17:47 |只看该作者
没读过季羡林的字
他死了我才知道他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4-22 17:47 |只看该作者
大师也是人
有七情六欲,有嬉笑怒骂,有是非对错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21 19:46 |只看该作者
像我这样吝啬的人也买了一本《我和父亲季羡林》。

看了一多半。

季羡林是国学大师,会多种语言,对中印文化颇有研究,但是总是感觉在他身上我学不到什么,只是他说的一句话叫我感动过很长一段时间:“骨头要硬,心肠要软”。再就是他的文风绝对朴实。

季羡林的悲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人性的牺牲品。不爱自己的夫人,又被名声所累,不敢离婚,所以有了分裂的人格。典型中国老学究。

他儿子季承敢写出来,对人类是好事。好就好在不识时务、敢说真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4-21 16:04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21 14:19
内个想要活101岁滴杜若,是有希望当上国宝滴

真这样想过

我要当国宝{:soso_e104:}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4-21 14:19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4-21 11:05
谁说的啊,要成为国宝,只需要活得长

内个想要活101岁滴杜若,是有希望当上国宝滴{: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21 11:05 |只看该作者
谁说的啊,要成为国宝,只需要活得长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21 11:05 |只看该作者
看过季年轻时的作品,不觉得怎么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4-21 11:03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20 21:37
大师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也有虚伪的一面;而经文学家润色的感情,真的可以催人泪下。可是谁知,蒙古草原的 ...

是啊,被文字粉饰过的现实更令人无法接受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4-21 11:02 |只看该作者
所以,造神等于毁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4-21 11:01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季羡林太自私

他的文字我看过一些

但他人情太淡漠

不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4-21 08:18 |只看该作者
国人习惯于造神运动,所以才会有高大全似人物的出现,其实大师只是在学术领域的,现实生活中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本不足为奇,但剥下华丽的外衣,让人心里确实不舒服。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4-20 21:37 |只看该作者
大师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也有虚伪的一面;而经文学家润色的感情,真的可以催人泪下。可是谁知,蒙古草原的蓝天白云下,竟然是一团动物粪便的恶臭呢?
信谁的也不能信文人描绘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20 21:35 |只看该作者
季承笔下的季羡林,才是一个真正的、能被称之为“人”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20 20:16 |只看该作者
昊哥 发表于 2012-4-20 19:37
人都有伪装的一面。

问好昊哥。

很多时候真实的东西未必就是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20 19:37 |只看该作者
人都有伪装的一面。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20 18:45 |只看该作者
儿子笔下的季羡林,这位国学大师的背影是模糊的,父亲的形象则是深刻的、真实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20 18:41 |只看该作者
《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向世人展现了国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