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德兰
和丫头一起疯看《甄嬛传》,得出结论是:幸好我娘俩这绝世美人没生在清朝,若在清朝,被选秀进了宫,且不是也要跌入那步步惊验、处处有毒的战争中去。再看那些一旦失宠或被临刑之时美女,哪一位不是失声痛哭,诉说失宠后被人踩在脚下的羞辱,诉说为了光宗耀祖显才陷入各种战争中的不得已……
上班途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高高大大的男青年。他总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很阳光,很自然。常见他蹲在洗衣机前满手油污地忙碌着,也见他满面笑容地蹲在门口洗一大堆脏衣服,有时是守在煤气灶前做着饭,有红烧肉的香味飘出来。我总会无端猜测,她的老婆为何不做这些琐碎的事?是生病了,还是因为工作忙碌?如果是前者,那他该是愁苦的;如果是后者,忙碌会让他疲惫不堪,牢骚满腹,而这两者全都不象。
这让我又想起在上班的途中遇到的一个人。那天,北风呼啸,细雨纷飞,使原本就寒冷的冬天显得格外萧瑟冷清。我里三层外三层地裹得紧紧的,很不情愿地走在上班的路上。“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这时有快乐的歌声从风雨中飘来。抬头细看,一年青男子穿着一身已洗得掉色的单薄衣衫,骑一辆老式的二八自行车,车笼头上挂着白色的大塑料水壶。车后身绑着扁担箩筐。一看就知是农民工到城里找活干。在这寒冬腊月的,还要进城找活干,家道定是清贫的。可是他那快乐的歌声却一路悠扬着。
无疑,他们是快乐的。
快乐,这让我想起在某篇文章中曾引用过的一段话。《要年薪多少才能日日欢歌》,说的是作者去云南西盟县的一座佤寨,看到那里的佤族村民,过着原始而贫困的生活,却天天唱歌跳舞,很是快乐。文章说:“毫无疑问,他们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西盟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年均收入不过六百元人民币。他们的茅草房,他们的刀耕火种,一直被认为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形态的标志。但是,他们的‘落后’却并没有妨碍他们获得幸福。”文章的最后,作者感叹:“要多少年薪能够过上每天唱歌跳舞的生活?答案是:六百元,在西盟佤寨。而城市里的现代人,无论年薪多少,都已经过不上这样的生活了。”
再是最近网上疯传的:徐州环卫工的外孙女在保洁车里写作业的图片,让若干网友想要进行捐助,却被环卫工拒绝说家里什么都有,不需要帮助。网友“花仙子就是我”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她们并不觉得苦。”倒正合我意。我也认为,安享静好才是真,三轮车写作业也许在那些过惯了奢华日子的人眼里是清苦的,在我的眼里却是原生态的,清鲜自然的,这样的日子有何不好?
做公务员的,一定以为开门市的不够体面而没有快乐;在厂里上班的,一定以为种田的风吹日晒太过辛苦而没有快乐;住别墅的,一定以为住经济适用房的是没有快乐的;天天山珍海味的,一定以为顿顿青菜豆腐的是没有快乐的。其实,不一定,也许开门市的男青年,以有洗衣机修而乐,以有红烧肉吃而乐;而进城打工的,心里定是揣着用今天的体力换点钱,找上漂亮的小芳为乐吧;而我等这些闲人,以不要勾心斗角、处处献媚而快乐。
再看皇帝身边的那些三宫六院,可谓人人显赫,可有谁能简简单单地快乐着!甄嬛才二十七岁,位居后宫圣母皇太后,又能怎样,还不是要靠回忆才能渡过漫漫长夜。真得很庆幸我能生在这样的太平盛世,恰好又无欲无求,所以我也快乐着。
江苏大丰人民南路188号1幢302室陈德兰邮编224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