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家乡的记忆06】远去的故乡
查看: 9131|回复: 1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乡的记忆06】远去的故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12-18 22: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知己编辑部 于 2014-12-23 13:54 编辑

远去的故乡



前年,老家来人给老父亲送来一本精装的家谱,父亲翻着,时而凝视沉思,我猜,他一定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那一天,父亲比较兴奋,因为受老年痴呆症的影响,他平时几乎无语,甚至不认识家人。而那一刻,他居然主动说起往事,说他小时候的事情,说村里的房子,说我们家族的祠堂,说他小时候的玩伴……都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故事。

我的先祖是明永乐年间从山西移民到河北的,我的故乡是一个保持了鲜明晋风的村庄,如同现在的王家大院。我们家族的祠堂门口有一棵大槐树,不知道是哪一代先辈植下,树干向西倾斜,扎根现在的沃土,遥望难舍的故乡。

我看家谱的时候,仔细数了一下,从第一代移民到此的先祖算起,到我已经是第十八代了。在我现存的记忆里,我们家族的祠堂山门很窄小,两扇木门,和我家的院门差不多,远不如我去婺源看到的祠堂宏伟气派。

祠堂一进院子,两侧厢房很窄,正堂很高大,里面很脏,地面上铺着麦秸,角落里放着好几口白茬寿材,我小时候胆小,尤其害怕那东西,带我去的堂姐告诉我那里面没死人,是人家提前准备死了以后用的。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还是在我幼年的心灵上留下极深的阴影,因为那是我最早、最近距离地接触棺材,那是离开人世的人居住的房屋。

祠堂的北墙上悬挂着一副布制的家谱,上面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如同麻将牌般的长方块,每个方块里都有一个名字,名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他们的姓是一样的。奇怪的是方块外面的人名,王氏、李氏、张氏……堂姐说,那是他们的媳妇。我们的家谱是第四版,印刷的比较精致。前三版是明清时期编写的的。我们家穷,是族里的大辈,穷大辈。所以,家族专门给我父亲送来一本,也因为他的官比较大吧。我们家族编家谱,曾经多次去山西查访,但是没有找到以前的族谱,无法归宗了。

祠堂好像没有人打扫卫生,两个小窗户上贴的纸已经破烂不堪,阳光透过窗棂斜照到屋里,屋地上的麦秸被印上凌乱的光斑,房梁上挂满了蜘蛛网的陈旧残迹,飘带般在微风中摇曳,我不喜欢这种苍凉恐怖的感觉,出来时我曾向堂姐抱怨,以后不要来了,像鬼屋。堂姐吓了一跳,急忙厉声说:可不敢胡说!那是祠堂,胡说会打死你的!

说起来,这里只是我的祖籍,实际上我出生在城里,生长在城里,只是每年寒暑假才回到这个老家,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体味我老爸童年的生活环境,比老爸幸运的是我可以吃饱肚子了。

村南有一片坟地,大大小小的坟头摩肩接踵,我曾认真地数过,却一直没有数清楚,堂姐说,我们家的老祖宗都埋在这里。奇怪的是,我跟奶奶上坟去的却不是这块坟地,要走更远的路,在山坡上有七八个孤零零的坟头,没有一块石碑,两棵碗口粗的柏树给它们站岗,奶奶和婶子从挎的篮子里取出馒头,摆在坟头的石块上,把在家里剪好的纸钱堆放在坟头前,拉我对着坟头磕头,一边放声大哭,一边点燃纸钱。堂姐大我几岁,曾领着我辨认坟头,老爷爷、老奶奶,太爷爷、太奶奶,还有他们兄弟们的坟头,可惜的是我根本记不住,几乎一模一样的坟头,爬满了荒草,奶奶只是把一个坟头的草拔了,还让我们培了土,我知道,这个坟头里埋着奶奶的公公和婆婆,也是我的亲老爷爷和老奶奶。

上坟烧纸的风俗在我眼里是十分神秘的,黄裱纸的纸钱是在家里提前剪好的,我很乐意干,按要求把纸叠好,两侧各剪一刀,中间再剪一个小方孔,打开就是一条条相连的纸钱了。白面馒头是必须准备的,似乎是带了八个,四个给老爷爷老奶奶,四个给叔叔。白酒也是必带的,还有一个小瓷碗。

上坟的东西放在一个竹篮子里,搭上一条白毛巾,婶子挎着篮子,奶奶拉着我,堂姐和堂弟跟在后面,奶奶是小脚,走的慢,而且是山路,坑坑洼洼,我们一行人走到坟地需要很长时间。到了坟地,先要拔草,给坟头培土,摆好供品,磕头。然后奶奶盘坐在坟前,突然放声大哭;婶子也是如此,只是跪坐在叔叔的坟前大哭。她们都极其悲痛,哭声很大,一边哭,一边诉说,倾吐积压在心里的思念和委屈。因为我清楚地听见奶奶在骂爷爷不管家。起初我感到害怕,不停地去劝奶奶婶子别哭了,堂姐拉开我,不让我管。大约哭很长时间,因为没有表,我也不清楚有多长时间,反正快中午的时候她们就不哭了,而且是说不哭就不哭,立刻起身,拍打身上的土,收拾贡品,把纸灰用土覆上,带我们回家。我路上注意观察,奶奶和婶子说说笑笑,没有一点悲哀,仿佛刚才就没有伤心地哭嚎过。

奶奶不识字,却能说出叶落归根的名词来。文革时取缔土葬,奶奶十分害怕,她常常盘坐着炕上,瞅着窗户发呆,只要父亲回家,奶奶就对父亲叨叨置办寿材的事。父亲是干部,胆小,不敢去办,奶奶很不满意。最后还是堂姐参加工作后,走后门给爷爷奶奶买了木材,她公爹是木匠,带了徒弟,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终于给爷爷奶奶每人做了一口寿材。那些日子,奶奶忙里忙外,给人家做好吃的,等寿材做好后,奶奶摸着棺木,仔细端详,就差躺到里面亲身体验了。我知道,奶奶的一个大心事总算落地了。

奶奶、爷爷陆续走了,他们就埋在了那块墓地里,我只是下葬时去过一次,那位置就在奶奶上坟的坟头脚下,他们终于永远去陪伴自己的爹娘了。记得堂姐说过我,说那坟地是我们家的,将来我也要埋在那里,我问她,你呢?她说她不会埋在这里,她要埋在婆家的坟地里。我那时还纳闷,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埋在一起?

又过了很多年,婶子也走了,和叔叔合葬在一起,不知道他们相隔三十多年相见,是哭还是笑?反正我的心里很难受。堂姐和堂弟都离开了故土,老家的房子也卖了,现在的故乡,除了那山坡上的坟茔让我们牵挂,那村子里已经没有几个至亲的亲戚了。

屈指算来,光阴似箭,五十多年流逝,带走了熟悉的亲人,淡漠了对故乡的留恋。老父亲已经九十多岁了,我们已经给他在石家庄买好了墓地,虽然他没有交待过后事,但是不可能去陪伴他的父母了。

小时候听爷爷讲,我们家族最早应该不是汉族,属于鞑子之类的,现在的姓氏是赐姓。爷爷说过多次,我们不是汉族,汉族是南蛮子。我们村里的人长相和周围村还是有区别的,个子高大,蒜头鼻子,方脸,双眼皮,卷毛,很有少数特征。我去西藏的时候,呆的时间长了,人就晒黑了,去理发馆理发,理发的看我一头卷毛,就以为我是藏族人。估计都是匈奴人的后裔。因为历史上东匈奴投降汉朝后,被赐姓刘。

我爷爷、我父亲都是大高个子,我母亲是天津人,个子低,所以我们兄弟的个子也低了。但是我们下一代个子又高了,我侄子都1.86。都是脸方下颚宽,女人也是。

堂姐前几年也走了,既没有埋在我们家的墓地,也没有埋在她婆家的墓地,而是火化后,儿女们把她的骨灰盒放在了公墓里。

当我洗漱后对镜一瞥时,皱纹和白发不知不觉间又增多了不少,我想,自己的时间也会很快失去的。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回爷爷奶奶的坟前祭拜一次,像奶奶过去一样,盘腿坐在坟前,给爷爷点一支烟,虽然他生前喜欢叼着一根长烟袋锅;给奶奶倒上一杯酒,虽然她生前从不喝酒。也能静下心来,给他们念叨我的思念之情。纸钱也要烧的,我知道是迷信,可万一因为我不烧,使他们依然生活在缺吃少穿的贫困里,那我以后怎么有脸去见他们呢?

仔细想想,让人牵心挂肚的故乡,就是因为有血脉挚爱的亲人,如果没有了他们,这故乡真的会淡漠下来,离我越来越远了。

我的孩子还隐约记得老爷爷、老奶奶,而她的孩子已经对故乡一无所知了。就连我至亲堂姐和堂弟的孩子他们都没有见过面,甚至戏言,就是在大街上吵架也不知道是亲戚。

亲不过三代,真对!

最后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们家的祖坟没有和大家族的祖坟埋在一起。因为墓地一般不过五代,超过五代就要另选新址,单立门户了。加之我的前代先人不是长子,所以就搬到了这个山坡上。

我知道那坟地里是给我留了一个位置的,但是估计将来回不去了,因为我做不了主,随儿女的便吧。来过,我知道,走了,他们知道,至于三代之后,爱咋咋地吧!

故乡像梦一样,也会渐渐模糊,渐行渐远的……









9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05
发表于 2014-12-22 13:32 |只看该作者
胡青牛 发表于 2014-12-22 12:44
其实,我一直追求的就是不要让人感觉我是在写作。

大可不必如此!像老弟最近写的几篇文章,也好让人领略一下老耗子的文采,让一些自高自大的人反思一下,什么叫写作。

没有对社会的深入观察,没有对人生的深切体悟,没有对文字积年浸淫,胡乱弄出一篇文字以自娱,只能是狗舔那啥自己美。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4-12-22 13: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4-12-22 13:11 编辑


二胎政策放开了,学学白石老人
网曰:齐白石57岁时,娶了18岁的胡宝珠为妻。齐白石曾和第一夫人生了5个孩子,移居北京以后,宝珠又生了7个孩子,第七个孩子良末是在齐白石78岁时所生,齐白石自以为是最后一个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没想到83岁时,宝珠又怀孕了,在生第8个时却因高龄难产逝世。次年,老人又闹着娶了一护士为妻。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4-12-22 12:57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4-12-22 12:47
为了光大华夏谱牒文化再偷生一个

生个屎蛋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4-12-22 12:51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14-12-22 11:13
老大的文字好 娓娓道来,朴实亲切 目前为止最喜欢这篇 。

我写啥就怕别人看不懂,所以坚持不用生僻字,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词句。避弃阳春白雪,追求下里巴人。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14-12-22 12: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4-12-22 12:50 编辑
胡青牛 发表于 2014-12-22 12:46
只是我们这一支到我女儿就终止了。绝户就是这个意思吧!呵呵


为了光大华夏谱牒文化再偷生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4-12-22 12:46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4-12-22 12:44
家谱绝对值得代代传

只是我们这一支到我女儿就终止了。绝户就是这个意思吧!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4-12-22 12:44 |只看该作者
云盖山 发表于 2014-12-19 12:06
综合起来看,更加感人,老耗子的文字功底非常人可比。

其实,我一直追求的就是不要让人感觉我是在写作。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4-12-22 12:44 |只看该作者
家谱绝对值得代代传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4-12-22 11:13 |只看该作者
老大的文字好 娓娓道来,朴实亲切 目前为止最喜欢这篇 。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4-12-19 12:06 |只看该作者
综合起来看,更加感人,老耗子的文字功底非常人可比。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4-12-19 11:38 |只看该作者
胡青牛 发表于 2014-12-19 10:30
最后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们家的祖坟没有和大家族的祖坟埋在一起。因为墓地一般不过五代,超过五代就要另选新 ...

我父亲三年前去世,这三年来,回家的和上坟的次数就多了。每到坟上,没有了小时候的恐惧感,而是增加了充盈心田的亲切感,感觉到先祖的血脉在自己身上的流动。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4-12-19 11:33 |只看该作者
剔透玲珑 发表于 2014-12-19 08:14
俺准备写的也是老家的祠堂和坟墓的,去年、今年去时特拍了一些照片

祠堂和坟墓,最能发思古之幽情。
期待玲珑的佳作!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4-12-19 11:31 |只看该作者
胡青牛 发表于 2014-12-19 10:53
也是,如果翻案成功,山哥也能一鸣惊人、青史留名了!

也的确一直在构思一个东西,但山哥知道自己的份量不够,只能聊表对历史的尊重吧。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4-12-19 11:02 |只看该作者
神医也是大族之后啊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4-12-19 10:55 |只看该作者
剔透玲珑 发表于 2014-12-19 08:14
俺准备写的也是老家的祠堂和坟墓的,去年、今年去时特拍了一些照片

写好发上来,我也找找,看看把我们家族的祠堂照片发上来。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4-12-19 10:54 |只看该作者
东门庆 发表于 2014-12-19 09:24
老耗子的文字细腻、自然,引人入胜!唯格律诗不太靠谱。

我就不懂格律诗,也不想学习。呵呵

打油蛮好,不费脑子。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4-12-19 10:53 |只看该作者
云盖山 发表于 2014-12-19 09:27
袁世凯的资料浩如烟海,没有几年的功夫根本不行。
毛泽东是伟人,郭沫若是秉承太祖旨意翻案,咱人微言轻 ...

也是,如果翻案成功,山哥也能一鸣惊人、青史留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4-12-19 10:52 |只看该作者
南沙贝 发表于 2014-12-19 10:07
昊哥,这篇文字你回到电脑上集合一下加上标题,我好置顶

搞好了,公爵帮我整理了。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4-12-19 10:51 |只看该作者
基督山公爵 发表于 2014-12-19 10:16
我已替他编辑好并置顶。

谢谢公爵,我省事了,简单整理一下就行了。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4-12-19 10:50 |只看该作者
基督山公爵 发表于 2014-12-18 23:14
耗子的文章,有故事,有情节,有气氛,给人予往事如烟之感,且极具画面感。

谢谢公爵编辑,其实很多是我和山哥聊天的随口之言。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4-12-19 10:35 |只看该作者
胡青牛 发表于 2014-12-19 10:30
最后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们家的祖坟没有和大家族的祖坟埋在一起。因为墓地一般不过五代,超过五代就要另选新 ...

看了这段落泪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4-12-19 10:30 |只看该作者
最后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们家的祖坟没有和大家族的祖坟埋在一起。因为墓地一般不过五代,超过五代就要另选新址,单立门户了。加之我的前代先人不是长子,所以就搬到了这个山坡上。
我知道那坟地里是给我留了一个位置的,但是估计将来回不去了,因为我做不了主,随儿女的便吧。来过,我知道,走了,他们知道,至于三代之后,爱咋咋地吧!
故乡像梦一样,也会渐渐模糊,渐行渐远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4-12-19 10:30 |只看该作者
我的孩子还隐约记得老爷爷、老奶奶,而她的孩子已经对故乡一无所知了。就连我至亲堂姐和堂弟的孩子他们都没有见过面,甚至戏言,就是在大街上吵架也不知道是亲戚。
亲不过三代,真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4-12-19 10: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青牛 于 2014-12-19 10:42 编辑

当我洗漱后对镜一瞥时,皱纹和白发不知不觉间又增多了不少,我想,自己的时间也会很快失去的。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回爷爷奶奶的坟前祭拜一次,像奶奶过去一样,盘腿坐在坟前,给爷爷点一支烟,虽然他生前喜欢叼着一根长烟袋锅;给奶奶倒上一杯酒,虽然她生前从不喝酒。也能静下心来,给他们念叨我的思念之情。纸钱也要烧的,我知道是迷信,可万一因为我不烧,使他们依然生活在缺吃少穿的贫困里,那我以后怎么有脸去见他们呢?
仔细想想,让人牵心挂肚的故乡,就是因为有血脉挚爱的亲人,如果没有了他们,这故乡真的会淡漠下来,离我越来越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4-12-19 10:29 |只看该作者
记得堂姐说过我,说那坟地是我们家的,将来我也要埋在那里,我问她,你呢?她说她不会埋在这里,她要埋在婆家的坟地里。我那时还纳闷,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埋在一起?
又过了很多年,婶子也走了,和叔叔合葬在一起,不知道他们相隔三十多年相见,是哭还是笑?反正我的心里很难受。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4-12-19 10:19 |只看该作者
基督山公爵 发表于 2014-12-19 10:16
我已替他编辑好并置顶。

公爵用心啦!加分给你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4-12-19 10:16 |只看该作者
南沙贝 发表于 2014-12-19 10:07
昊哥,这篇文字你回到电脑上集合一下加上标题,我好置顶

我已替他编辑好并置顶。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4-12-19 10:07 |只看该作者
昊哥,这篇文字你回到电脑上集合一下加上标题,我好置顶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4-12-19 09:27 |只看该作者
胡青牛 发表于 2014-12-19 01:58
那你该写一本袁世凯真面目,给他平反。郭沫若给曹操平反,毛泽东给秦始皇平反,都是近前的事情啊!

袁世凯的资料浩如烟海,没有几年的功夫根本不行。
毛泽东是伟人,郭沫若是秉承太祖旨意翻案,咱人微言轻,想翻案谈何容易!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