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影片《老炮儿》简评
查看: 9225|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片《老炮儿》简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6 16:2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野棠半红雀儿飞 于 2016-1-7 12:45 编辑

       午时的阳光照耀,仍觉清冷。穿戴围巾,手套,羽绒服。呼呼的风,吹得窗棂作响,又至风季了。
  
  元旦小假,看了一部电影《老炮儿》。该剧反映了老北京的特定群体面对新时代,新观念的情感冲突。
  
  未尽之言,隐匿一句京骂,一声惊叹,一把军刀后面。算得上发射了一枚时代之小炮,人气攒拥,无声且响。
  
  古今,意识流的相遇,举信仰之矛,卫正统之道。思维不在一个频道的老少炮儿对决,自有一番故事上演。
  
  新京城,老炮儿拎着鸟笼子,继续守在胡同口逛悠。虽生活较佶据,却护贫帮弱,仗理,直言。他的眼中,不揉沙子。
  
  贵为金子的真情实义,即将消磨殆尽,可谓人心不古。同样,反方北京城飞车党,三环十三少的头儿小飞,面对灯火辉煌,豪车美女,空虚或发泄,也只能在《小李飞刀》侠书里找寻锄暴安良的童话。追逐着奢侈的“千金难买一诺。”
  
  眼下,灯红酒绿的酒吧,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男不女的现代年青人。企业宿舍的游戏声音,事不关已,自私自利的年青工友。消失的西城区,儿子,老子之间的观念别扭。多年来,一道打拼的兄弟们处于生活重压之下的淡漠,使老炮儿喟然长叹。多少有了鲁迅先生笔下,颠着小脚,拿着补丁碗,行走打谷场九斤老太的叨唠“一代不如一代”。而最后场面,眼圈发红的小飞望着挥舞军刀,单挑的老炮儿,似乎回补了观者代代不如的遗憾。
  
  金钱至上年代与精神至上年代的格格不入。但,昨日还是今朝,不论富贵,升斗之民需要一个立世之规矩,一个走遍天下都不怕“理儿。”
  
  这个理,最终被冯小刚饰演的老炮儿,化为手舞军刀,冲向危险打滑的后海公园冰面,勇猛的独行老汉。要以一已之力,单挑藏阴暗角落,掌握民生大权,不讲职业“规矩”的另一群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炮儿六哥,再到不出胡同口,屁都不是的劳释人员六爷,为解决儿子被官二代绑架,践行承诺,或为低层大众不公待遇的古道热肠,升格为关心国家大事这个“正理儿”。他处江湖之远,怀抱庙堂之事。
  
  清朝誉为中兴大臣的曾国藩,以双人逢桥,谁过谁让形象举例,表明大丈夫遇事的担当与忍耐。太史公曾秉笔直书,刘邦弱为强秦小小亭长,响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倡导,起义之时,被一帮知识分子,推举头儿,其根由,万一梦想失败,给自家留后手,至少,不被满门抄斩。正如此,成就了刘氏四百年江山。
  
  老炮儿没有读过啥书,但懂古书讲的理儿。他尊重江湖道义,故一直本色。成就连学舌鸟儿都得尊称的“六哥”。
  
  眼见当年横行公园,街巷店肆的兄弟伙,被一分钱捆绑,糊口琐事。不再去连累他们的身家性命。毅然决然,学关云长,虽无马中赤兔,骑一辆破自行车,单刀赴约,找回久违的,袍哥人家的场面规矩。
  
  待身边的兄弟们七乱八寻,总算在冰面大战开动前,找到了喘气不匀,差点抽过去的六哥。
  
  摄影师镜头久久的停留,定格,再移动。老炮儿拄刀,弯腰,呼哧,再喘气,继续喘。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辉映着抿着嘴,老炮儿坚定的脸上,原在理发小店的不举,似已通过冲跑,昂扬起来。
  
  江湖终究是江湖,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刀出必见血。昔日领头大哥的英雄本色,唤醒了哥几个的激情岁月。弯弓射箭,鲜衣怒马,斜吊膀子走路的青春荷尔旺盛期(抢军帽,玩军刺,约架争斗,拍婆子等)。于是乎,补胎的,摆摊的,中学教师,私企老板,公交司机,开理发店的小情人,血气上冲,操家伙,赤膊上阵,蜂涌而上。
  
  警察的到来,还是一帮老家伙,依托熟悉地形,一场漂亮的遭遇战,打败了腐败南方大官重金请来,无规无矩,战力为渣的黑道团。过程并不重要,至此,前后呼应,算是圆满了。老,小,贫,富,大不过立世之理!
  
  电影结尾了,挽着手的兄弟们,自武警把守的大门里气宇轩昂地走出来。阳光依旧,光线打在状如鸡皮的皱脸,兄弟们笑颜如花:啊,久违了,看守所--局子。
  
  《花房姑娘》沙哑的声中,降下帷幕。影片叫好,几乎场场满座。灯光亮起,前排就座,与男主角同龄的中年者,鼓起了花巴掌。多年观影,首次见到这场景。足以说明老炮儿的角色入心,获奖名至实归。
  
  走出影院,阳光灿烂。吁了一口气,略解人群拥挤,气不对流的沉闷。
  
  忽地,想到了名著《水浒传》的情节。第一号男主宋江,刺了双颊,发配江州,借酒诗抒怀。被无为军通判黄文炳抓着把柄,以诗里有据可查的反义,告状知府大人,并报蔡京太师,若非吴用,李逵众兄弟相救,差点害了性命。最终,被逼上梁山。
  
  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反?还是不满?路不平得铲。用什么铲,不再说唱圣贤书,改换老百姓的微言大义。
  
  仍记得冯氏影片之《天下无贼》。素材来源八十年代真实的铁路劫车团伙案。所谓“南下,北上支队”。经典段子令人捧腹“二十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别忙,我先劫个色”“把IC卡,IQ卡,统统交出来!”刘若英饰演怀着孩子的贼婆娘,她的信仰没有主义,偷盗别人的财物为了更好的生活,跪拜雪山之巅的寺庙,完成了从良,盗亦有道。
  
  时变,道不变。十余年过去,影片《老炮儿》讲故事,也继续讲理。大千世界,黑白之间,极像太极图的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果变化,此消彼长。
  
  手中军刀,它,出政权,通百理。若理讲不通,依江湖规则,便以刀枪,对决阵前。
  
  老炮儿们得时时留意,帮铲不平之气。但,这绝不是艳如桃花,小鲜肉们的问题。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庐山会议途中,对大跃进一些错误的批判,毛爷爷轻描淡写对众高官道:“先吃饭,再看电影可以顺顺气。”
  
  电影里的两个插曲甚好:一是口哨版,南斯拉夫二战电影〈桥〉之主题曲,二是崔健之《花房姑娘》。以助电影表达的兄弟感情,阳刚之气。
  
  猴年将至,看一场贺岁片,独取往事,也与众乐。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74
发表于 2016-1-12 10:52 |只看该作者
结尾散得很开~~~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6-1-12 10:49 |只看该作者
她的信仰没有主义,偷盗别人的财物为了更好的生活,跪拜雪山之巅的寺庙,完成了从良,盗亦有道。
===============
喜欢盗亦有道的形象。一个人成盗,或许有逼不得已的缘由,但起码不能骨子里是盗匪,除了烧杀抢掠便毫无人情味~~~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6-1-12 10:48 |只看该作者
“别忙,我先劫个色”“把IC卡,IQ卡,统统交出来!”
=============
我感觉很多经典影视剧,除了演员形象外,总能给观众留下些经典句子,要流行很长一段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6-1-12 10:45 |只看该作者
对了,他让我想起了老毕。缺少沉稳,祸从口出,真是活该——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6-1-12 10:45 |只看该作者
忽地,想到了名著《水浒传》的情节。第一号男主宋江,刺了双颊,发配江州,借酒诗抒怀。被无为军通判黄文炳抓着把柄,以诗里有据可查的反义,告状知府大人,并报蔡京太师,若非吴用,李逵众兄弟相救,差点害了性命。最终,被逼上梁山。
===========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宋江~~~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6-1-11 19:04 |只看该作者
足以说明老炮儿的角色入心,获奖名至实归。
=========
原词是:实至名归。不知道你这种用法,算不算不规范?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6-1-11 19: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6-1-11 19:04 编辑

 电影结尾了,挽着手的兄弟们,自武警把守的大门里气宇轩昂地走出来。阳光依旧,光线打在状如鸡皮的皱脸,兄弟们笑颜如花:啊,久违了,看守所--局子。
============
脑补画面,似乎确实挺感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6-1-11 18:54 |只看该作者
昔日领头大哥的英雄本色,唤醒了哥几个的激情岁月。弯弓射箭,鲜衣怒马,斜吊膀子走路的青春荷尔旺盛期(抢军帽,玩军刺,约架争斗,拍婆子等)。于是乎,补胎的,摆摊的,中学教师,私企老板,公交司机,开理发店的小情人,血气上冲,操家伙,赤膊上阵,蜂涌而上。
============
这是一种气势,很多时候,不怕凶的,就怕不要命的。看着你这些描述,似乎人物鲜活于眼前,愈发激起我想一睹为快的感觉。等我忙过这两天就搜来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6-1-11 18:46 |只看该作者
野棠半红雀儿飞 发表于 2016-1-11 14:08
中午问候六星的朋友们。呵呵,个别话题扯得远了。
至于豆豆老师提出的两人逢桥一说,收集曾国藩语录的《挺 ...

我搜了好一阵,没搜到。你能帮我找到出处相关阐述吗?我想自己再读读原文~~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6-1-11 18:37 |只看该作者
或为低层大众不公待遇的古道热肠,
==========
我们好像都习惯说: 底层。而不是说低层。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6-1-11 15:35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6-1-11 14:31
大人~~元芳来了~~67楼~~

返回去看了看,原来你是偷懒啊?拿人家的来搪塞,有你这么做元芳的么~~~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6-1-11 15:34 |只看该作者
野棠半红雀儿飞 发表于 2016-1-11 14:08
中午问候六星的朋友们。呵呵,个别话题扯得远了。
至于豆豆老师提出的两人逢桥一说,收集曾国藩语录的《挺 ...

我不是说没那说法,我是说,我不懂那句话的表达。好像跟我们现代的表达有点不相同~~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6-1-11 15:03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6-1-11 08:39
这片子,管虎是导演。
谁是大王,谁是黑白的分不清么?
大王也要管小王的。

前面不了解,不发表意见。关于红楼梦,我相信是真的,因为我对红学家的事无巨细研究,也时常感到困惑不已~~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6-1-11 14:08 |只看该作者
中午问候六星的朋友们。呵呵,个别话题扯得远了。
至于豆豆老师提出的两人逢桥一说,收集曾国藩语录的《挺经》的来源。他对战太平天国时候,与幕僚的对话。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6-1-11 11:26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6-1-11 11:16
好像很懂的样子~~切~~

我只是觉得这个细节有点不太可能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6-1-11 08:39 |只看该作者

这片子,管虎是导演。
谁是大王,谁是黑白的分不清么?
大王也要管小王的。
虽然小王更牛逼。
真有那寓意,估计大王在电影上市之前早窝里反了。
估计也就是凑巧。要这么分析,啥事都别做了先自己的剧组干一架吧。
大王不傻。
就像红楼梦一样,作者写的时候也没想太多。
是红学家们想太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6-1-11 08:37 |只看该作者

是在下一盘好大好大的棋。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6-1-10 20:38 |只看该作者

元芳,你先替大人分析分析。。。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6-1-10 20:25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6-1-10 17:36
影片没时间去看,但看网络上似乎更多看好许晴?

再过段时间放假了,我就去搜索来看。许晴是里面的人物?意思是锅子看了网络人物评价。。。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6-1-10 20:24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6-1-10 12:16
当然了~~神经也是男人~~

这话看着咋这么奇怪呢?神经是身体的一部分,好伐啦。。。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6-1-10 20:22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6-1-10 19:45
我看的时候留意了这样一个细节:序幕中出现导演管虎的时候,门关了,管虎的名字出现在门上,这是不是意味着 ...

想象力好丰富呃。。。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6-1-10 17:36 |只看该作者
影片没时间去看,但看网络上似乎更多看好许晴?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6-1-10 06: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6-1-9 13:05
男人对绿颜色过敏~~你懂不?

那不是颜色过敏,是神经过敏。(*∩_∩*)。。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6-1-10 06: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6-1-9 13:08
过来复习了一遍~~很正统~~
今儿个特意看了一遍【老炮儿】~~看到半截停电了~~就跟办事半途有人敲 ...

你咋这么油菜?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6-1-9 05: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清朝誉为中兴大臣的曾国藩,以双人逢桥,谁过谁让形象举例,表明大丈夫遇事的担当与忍耐。
——
这句话我想了一阵,“谁过谁让”,我还不太懂呢。两人在桥头狭路相逢了,不应该是都想过桥的吗?那么,到底是谁在避让的啊。。。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6-1-7 20:13 |只看该作者
野棠半红雀儿飞 发表于 2016-1-7 13:03
呵呵,这颜色真没想过。自觉对眼睛有益。原来六星有炒股大军。下次,也改。

你甭信他。他开玩笑的。你习惯啥颜色,就用啥颜色。除非影响视力,其他都不是理由。。。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6-1-7 20:08 |只看该作者
野棠半红雀儿飞 发表于 2016-1-7 11:39
好的,空闲再来修改。

晕乎乎。不是“修改”,是拜读。你这说辞好吓人。只是偶尔看见值得商榷的,顺便指出来而已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6-1-7 16:23 |只看该作者
野棠半红雀儿飞 发表于 2016-1-7 14:33
有组织才是黑帮。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抗战时期,从上海去了香港青帮老大杜月笙,就没有分支在香港?
洪 ...

你说的是洋火吧?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6-1-7 14:33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6-1-7 14:00
香港黑帮大多源于三合会,而三合会乃1760年成立的著名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在广东的分支, ...

有组织才是黑帮。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抗战时期,从上海去了香港青帮老大杜月笙,就没有分支在香港?
洪门一些分支,不管在何处,一直能够生存。
至于京城的“老炮儿”影片人物,是否属于地下黑帮转存的影像,呵呵,可否见它的开机仪式有无“规矩”呢?
以我观察,影片人物,也还归类黑帮。只不过他是小人物。不是单纯打架的街头小混混。其中之一的理由,就是那个开公司的灯盏儿角色。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6-1-7 14:00 |只看该作者
野棠半红雀儿飞 发表于 2016-1-7 11:3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人有各人的视界。若是业界评论人士,还得有一个饭碗问题。
如果 ...

  香港黑帮大多源于三合会,而三合会乃1760年成立的著名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在广东的分支,仍属洪门。

       所谓黑帮,应该是有严密组织的,有分工的,有经济基础的,与政府官员有勾结的犯罪组织。因此,我不认为《老炮儿》属于黑帮电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