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楚天风云 于 2016-10-25 13:55 编辑
绘 图 ——记京城游记
文 /灵雪
刚出北京,太阳落山,繁华已褪,接近朴实平原,未出京城,市郊的葱绿树木就呈现回归大自然感觉。排排小白杨像忠诚士兵,幅幅美景尽收眼底,可惜不能止步停留将这美景细细观赏。火车进入隧道,似乎黑夜来临,偶现万绿间别墅,诗意腾空而至。
听着音乐,回忆这几天来到美丽北京。一路旅程虽为辛苦,却值得我不辞劳苦来京城做客。
每过一站,感觉离家近一点,天色已晚,黑色在星星点点灯光下形成一个大大背景。
原本以为上车会陪枯燥度过,没想一支笔,一个本,一本书也能让心安静下来,突然发现,现在我越来越喜欢这种感觉,悠然听着音乐,手里翻着一本小说,手指之间还能夹着一支笔,一条一条的格子之间好象永远在等我去绘下图案 。 如果天空作色板,那么大地是色板的主心骨,而灯光则是这块色板的主题。
时间在摇篮火车上一分一秒走过,火车的概念此刻离我很远,又似乎很近,离的是心脏,近的是身体。一幅幅美景图跳进我的视野,丝丝缕缕我开始沉思。
北京的天安门,颐和园,圆明园等已被我定格在我的相册。我轻轻翻开。
刚才我已经绘下了红旗的颜色,它是鲜红的,虽然看上去有些刺眼,但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标志,以及荣耀和尊严。这是任何人都会为它颜色的标志而铭记着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地位。星星是金色的,如同这夜色里的灯光耀眼而具有感染力。红旗上的五颗星星像黑夜里唯一的亮点,点亮全国人民心中的火把。只要是中国人共同的期待,那一定是红旗徐徐升起。它燃烧着永不褪色的颜色,着一身火红的衣裳让五颗星星在整张画板上飘飘冉冉。那是中国人的骄傲,预示着国家的兴旺与富强,同时也鼓舞着中国人的心,朝着永远保卫祖国的信念出发,永不放弃! 天安门虽不能言语,但它是有灵魂的,它灵绘出渊远历史与内涵,魂画出未来的它永恒魅力与强大。
圆明园是任何一个国人最为感叹与遗憾的地方,国耻墙三个字像一把刀插入中国人的心里,流血也好,落泪也罢,都无法改变这耻辱的历史。 西洋楼遗址是整座圆明园的中心图,周围是一片葱绿,座座小山靠 在圆明园的怀里,荷叶倒影,荷花争艳,碧波缓流,红鱼抢食。而游客坐上旅游车全然不顾前面的美景,只想奔向据说八国联军摧毁的遗址.来到西洋楼遗址,不仅被一片废墟惊住脚步,同时也会被废墟中的美景惊叹。为何说是美景,因为那即使无法完美的废墟也能生出种种艺术美感来.浓厚的西洋文化的释放,在这看似具备艺术条件却未能保留完整的完美。现代人只能靠想象去绘完美中的圆明园,人们就连遗憾也不能代替与填补中国人的心痛。在曾经它该是何等的高贵与壮观,而如今却只能在每块精致的白玉石上寻找它曾经美丽尊贵的身影。
火车依然穿过隧洞越过青山,去它该去的地方。清晨的暮色笼罩着窗外的景色,北方离我而去,我嗅到了南方独特的气息,我还是习惯南方的湿气,干燥的气候是不太适合我,突然想念家乡的人,家乡的水,不过这时会让我想起颐和园的湖水,碧绿碧绿的,一眼望去,缓流的湖水方便了不会划船的游客。但估计想要到达终点不费九牛二虎之力是难以到达。那荷花可真能称得上多,不但多还太美,如果我是画家,荷花的妩媚是一种引诱,还是一种致命的诱惑,让你不得不为它倾倒,荷叶是它的裙,如果它想起舞从不需换装,绿裙的张扬早已让所有人沉醉。假如它有一双翅膀,那也一定是天使的赐予。湖中常有一群不知好歹的鱼儿,还会出现顶着重重外壳的乌龟,虽然它形象不怎么突出,但在画板上绘出它的存在也不是不可,至少它是荷花拥戴的元老。颐和园的老外多,慈喜太后的皇宫是老外关心的地方,古香古色的亭子,古韵中丝丝庄严气息略带沉重,隆重庄严的皇帝宝座前成了游人拍照的亮点。一不留神被人拍到,我被强硬的定格于这历史走过的皇宫里。走也走不出,进也进不去,躲也躲不及,留也算是留下些,留下了快乐,留下了感慨,留下了北京这座美丽城市的历史痕迹。留下了宇宙这名画家绘下了我和北京的天空,以及北京的美景,即使用流连望返也难以形容游客的心情,和它永不让人厌倦的魅力。其魅力来自于它自然风景的优美雅致,以及现代文化的浓厚气息,和它历史文化的渊远流长,,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中国。
火车像条莽蛇载着我驶向一个名叫终点的地方,可我觉得我的生命没有终点,它始终会在我的心灵上绘下一幅美丽而周而复始的图画,让我带上希望的生存着。不想浪费着,来自这————心灵的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