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提起打仗这事儿吧,你们就怀念二排,其实丫的一个少尉级干部,哪懂什么战略?在长江部落的时候,就讨论过,丫的比我差远啦。
还有小道道同学,动不动就提出神马神马壳蓝无险可守的论断,切切,也知道自己是十三世纪蒙古骑兵的水平。啥年代了都,都是精确制导,立体打击,你还指望占个山头就万夫莫开呀?就说眼下的这饿螺丝,几天之内,拔了乌壳蓝上千个军事目标,换上你蒙古骑兵试试?
(二)
请大家注意,不要说现代,其实从后近代开始,炮兵地位的提升,作战的模式就变了,进攻一方,往往比防守的一方可以付出较少的代价。众所周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和以枪械为主的早起近代,攻守双方,进攻一方往往要比防守方集中更优势的兵力,也需要付出更大的牺牲代价。因为防守方是躲在掩体后面的嘛。但是,到了后近代,炮兵的威力大大增强,防守方的堡垒直接变坟墓了。脑子慢的指挥官还沿用旧的习惯去打仗,结果败得很惨。
典型战例,请参阅辽沈战役的锦州攻坚战,平津战役的天津攻坚战。按照事先的设想,委座满以为锦州天津啥的,守几个月都是可能的,哪怕几周呢。可事实呢,街坊军往往就是几十个小时就结束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