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实行军改前一直是以师为独立作战单位,后来学习美军,搞营级战术群,师改旅,旅改师来回折腾。与中美师改旅的思路一样,都是想缩小编制,用装备换人。但这样做要有前提,必须同时提升信息化整合水平、战场感知能力和情报共享能力。这些不仅是现代战的基础,也是为未来的“无人化战争”做准备。俄军缩编后,整体信息化协同能力不到位,甚至连实时通信能力都难以保证。尽管单件武器功能还行,但毕竟不是钢铁洪流时代,就算二战+的水平,打现代战也没有优势。
近日俄军又在临阵换将。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陆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将取代苏洛维金成为俄军新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这无疑对加强俄军的统一指挥和协调能力有所帮助。原总指挥苏洛维金,曾经是俄空天军总司令,在指挥范围上有很大局限。大帝应该注意到前线全面协调的缺陷,特做出此调整。这次总参谋长上阵,已经仅次于大帝御驾亲征,感觉俄乌之间离最后决战越来越近了。
乌军装备如今基本实现北约化,协同能力大幅提升,除制空权外,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战水平。司机也看到这一点,因此底气越来越足。大帝目前怎么想?估计有两种可能:1、对眼下的局势非常清楚,但苦于无法体面结束战争;2、被好听的故事和各种“利好”战报包围,相信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或两者混合,俄军在战场上的拉胯有目共睹。尽管眼下战局仍处于胶着状态,但北约认为,俄乌战争将在今年六月结束。
北约这个预测靠谱吗?俺觉得或许只是节奏问题。眼下战场的胶着是因为乌军缺少突破俄军防线的武器,比如坦克和装甲车,这些装备美西有的是,只是在把老俄消耗殆尽前,禁止援助给乌军。现在时机到了,美法德的各种坦克装甲开始大量运往乌克兰。随着武器装备的升级,接下来乌军有可能进入全面反攻。说到这儿,自然会想到俄乌冲突何时结束的问题?对我们而言,其实更重要的是以何种方式结束。不同的结束方式对我国的影响甚大,究竟大到什么程度不好说。总之2023将是关键年,不知哪只黑天鹅会被载入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