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狐狸窝 易经思维简论
查看: 1714|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经思维简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2-29 11: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易经思维简论

一、八卦的起源猜想

以下是我的猜想:
1、我们这一季文明并不是地球上出现的唯一一次文明,地球的形成历史有46亿年了,我们这一季人类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不到一万年,46亿年和1万年之间,还有其它文明存在过,并且曾经有智慧高度发达的“人类”。我认为史前文明很有可能存在过。

2、阴阳、八卦是史前文明智慧结晶的最简洁表达。伏羲氏是史前文明的传人,是中华上古掌握史前文明的智者。

3、伏羲氏认识到了“道”展现出一元的整体性,而一元的整体因“无明”的运动,生起一阴一阳两种基本属性的能量作用,在阴阳调和的过程中生成了不同的“识”(识本身仍是由阴阳两种属性的能量组合而成,但它的作用因阴阳比例不同而有不同能量指向)的能量作用,阴阳能量在“识”的作用下,不断塌缩确定并演绎进化,而生成万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人的诞生是万物中除天地之外最重要的能量表现,而形成人的“识”的作用逐渐沉积为人类的“意识”(应该定义为“神识”更准确),“意识”的形成符合能量分配律(π)无限不循环的不均衡分配,是重点中的重点。

4、人对万物依能量状况进行命名。又因阴阳两种能量属性不能完整表达万事万物的能量情况和状态,伏羲氏传承或把万事万物能量属性配比及运行状况抽象出八种主要状态,即天地雷泽水火山风(乾坤震兑坎离艮巽),用来表达简单的自然事件和纯朴的社会人事。

5、三爻八卦时期。每一爻都是能量性质、大小和所处时间空间的表达,组合成三爻就表达了八卦每卦各爻能量属性、大小和相互作用及演变的状况。伏羲氏时期,人类又是刚刚从初生初创开始,三爻八卦已足以表达当时的自然与社会事件。


二、文王演六十四卦

1、随着人类对万物命名数量的扩大和人类社会事件的错综复杂急剧提升,八卦已不足以完美完整表达事物的复杂性了。

2、文王是了解掌握一元、阴阳和八卦的智者。他在被关在羑里的七年时间里,不断推演八卦,参考连山归藏的六爻卦,将八卦两两重叠,形成了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并额外对乾坤两卦加了用九、用六,以总结乾坤两个六爻卦的特性。

3、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是整卦各爻表达的能量形式相互作用结果的展现。文王为了方便理解、记忆和简洁交流,对整卦以一、两个字进行抽象准确命名,并加上精炼的卦辞予以说明。最本质的是,他希望透过卦名和卦辞,可以了解整卦能量的作用情况并予以掌握运用。

4、更重要的运用是,文王希望人能进入六十四卦中,对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的能量属性、大小以及所处本卦时空的作用规律能感悟并掌握运用。

5、因为,只有很少人能直接透过卦象进入每一爻所表达的时空中而感悟每一爻的能量状况和作用,更难的是进一步体悟其中能量运行的规律并顺其规律去处理自然事物和社会人事。因此,文王特别写下爻辞,对每一爻所要表达能量的状况和作用进行描述,他采用近取诸身、观察自然现象和总结历史事件的等等方式,来尽量准确地描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爻辞卦辞一点一点摸索着进入每一爻每一卦。但实际上,爻辞卦辞与能量存在与运行的本质还是隔了一层,人类只有真正准确理解了爻辞卦辞的指向并感悟到真实本质,才能真正地了解掌握和运用其中的原理和规律。

6、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习卦辞、爻辞是掌握易经最好的途径,要深入其中,才能跳出文字,掌握精髓、原理和规律,才能真正存乎一心,运用无穷。

7、《易经》的本质原理超出卦辞和爻辞,卦辞和爻辞是指月的手指。十翼和历史注解等等,是前人学习易经的心得,是前人留下的脚印,可以学习可以参考体会,也许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而顿悟呢。


三、易经的应用

1、揺卦。是建立人的意识与卦爻之间量子纠缠的形式。每一个卦就像是表达能量状况和作用规律的一个大公式,每一爻又是具体时间空间的一个小公式,每一卦每一爻之间还有关连。摇卦,就是意识变量通过量子纠缠和塌缩将现实事物的条件与相应公式建立联系的过程。

2、排卦。找到每一道现实事物的题目对应的解题公式,找出对应卦和动爻就是排卦。

3、解卦。将现实条件套入卦中,了解卦的本质和指引,参考卦辞爻辞和前人的解题思路,最好还加上自己的人生经验,且正确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原理和变化。熟悉到存乎一心,自然妙用无穷。

4、善易者不卜。人在卦中爻中,让卦辞爻辞照进现实,遇事遇境只要认真思考分析一下,可以不用卜卦就知道真实状况知道怎么适时正确处理,这就是“善易者不卜”。因为善易者是对自己不卜,他一直在运用易经原理规律做现实的事物,一直就在易经中。



《易经》的本质是描摹世间万事万物间能量流动的原理和规律的智慧结晶。通过阴爻阳爻的排例组合(“兼三才而两之,故六”)来对宇宙世间六十四类事物的时空能量的统一与转换进行最底层的抽象表达,然后智者又对每一卦每一爻以近取诸身、自然现象和历史事件等,进行极其精炼的文字解说与说明,希望人类通过文字解说与说明领悟并掌握其中每一爻每一卦的原理与运行现律。然后,通过摇卦、解卦、用卦,将现实中人的意识变量与卦与爻相链接,从中将现实事物与卦与爻相类比,找出现实事物所处的真实状况并运用卦与爻揭示的原理与运行规律处理当下的事物,顺“道”而行,自然无不吉,人我皆欣悦而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82
发表于 2025-5-1 11:29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的运行(运动)和循环生克变化所构成,常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五行在人体来讲,代表五脏六腑,各有所属;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脏,这十基本的,一定要非常熟;但是要记得,阴阳可能会互为表里,比如说,甲木受克,可能是胆不好,但也可能应验在肝脏,因为阴阳是互为表里,甲木受伤,木很弱的话,乙木也会跟着非常弱,它又可能应验在胆,也有可能应验在肝;丙也一样,可能应验在小肠,但是你说他的心脏功能一定也不会太好,丙火受克,证明火非常的弱,就是水来克火,火要弱,一定是没有木来生,丙火弱,丁火也一定跟着弱。这十个天干,在我们人体来讲,各代表不同的部位;己-脾受克,你说脾不好,人家可能不知道,但通常断有可能是糖尿病,通常是胰岛素分泌不正常,导致糖尿病的一个原因;庚-大肠受克,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痔疮;气管什么都属于肺;这是基本的,但是人的健康不止是这样。在命理学中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推断一个人命运之吉凶祸福的行为也称为指算命。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它光辉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极重大的促进作用。五行学说的实质,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物特性条件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条件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5-5-1 11: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1 11:24 编辑

五行(对万事万物的取象比类)_百度百科

五行,也叫五行学说,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5]五行的意义包含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从革 [7])、木(代表曲直 [8])、水(代表润下 [9])、火(代表炎上 [10])、土(代表稼啬蕃息 [11])。中国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概念始于《尚书》,指代水、火、木、金、土五种常见的自然物质的特性,并非五种物质;后经春秋战国至两汉的发展演变,在相生相克思维的基础上,又附之于阴阳、四时、五方、五德元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五行系统模型。 [6]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5-5-1 11: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5-1 11:07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9 08:13
【一分钟会画八卦图,两分钟理解其逻辑,三分钟八卦表示万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fc4e3E ...

这个太重要了。  二进制和八卦关系紧密  。其中“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这两种符号的阴阳可以用0,1替代。  一个卦象就是一组二进制数字。只是横排版,竖排版的问题。八卦图是竖排版。三位的二进制,是八进制。六十四挂是从八进制演绎出来的。



八卦,见于《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1]八卦生自太极两仪四象中,“四象生八卦”。
它也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其深邃的哲理解释自然、社会现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八卦成列的基础是易象,重卦的基础则在于爻变,“爻在其中矣”便是易道周流的内在动因。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作八卦。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 [2]
它在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代表天,代表地,(xùn)代表风,代表雷,代表水,代表火,(gèn)代表山,代表泽。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基于当今社会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医里指围绕掌心周围八个部位的总称。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4-29 11:19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19:50
去年我认真读了《易经与现代生活》,感觉终于有了一点突破,《易经》于我似乎已经不再神秘,有以下几点可 ...

存在即合理,相信易经,但是看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5-4-29 08:13 |只看该作者
【一分钟会画八卦图,两分钟理解其逻辑,三分钟八卦表示万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4-28 20:18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19:57
《易经》是上古文明遗存下来的高级人工智能的操作说明书,卦爻符号系统是其操作界面。

先打包,慢慢品尝。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5-4-28 20:16 |只看该作者
递归函数 - 百度百科


一种计算过程,如果其中每一步都要用到前一步或前几步的结果,称为递归。用递归过程定义的函数,称为递归函数,例如连加、连乘及阶乘等。凡是递归的函数,都是可计算的,即能行的 [1]。
古典递归函数,是一种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它的未知值往往要通过有限次运算回归到已知值来求出,故称为“递归”。它是古典递归函数论的研究对象 [1]。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4-28 20:11 |只看该作者
矩阵我学过,为何开这门课,我忘记了,现在只有一点学过的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4-28 20: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8 20:10 编辑

矩阵(数学术语)_百度百科

矩阵,数学术语。在数学中,矩阵(Matrix)是一个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实数集合 [1],最早来自于方程组系数常数所构成的方阵。这一概念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
矩阵是高等代数学中的常见工具,也常见于统计分析等应用数学学科中。 [2]在物理学中,矩阵于电路学、力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中都有应用;计算机科学中,三维动画制作也需要用到矩阵。 矩阵的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问题。将矩阵分解为简单矩阵的组合可以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简化矩阵的运算。对一些应用广泛而形式特殊的矩阵,例如稀疏矩阵准对角矩阵,有特定的快速运算算法。关于矩阵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请参考《矩阵理论》。在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等领域,也会出现无穷维的矩阵,是矩阵的一种推广。
数值分析的主要分支致力于开发矩阵计算的有效算法,这是一个已持续几个世纪以来的课题,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研究领域。 矩阵分解方法简化了理论和实际的计算。 针对特定矩阵结构(如稀疏矩阵和近角矩阵)定制的算法在有限元方法和其他计算中加快了计算。 无限矩阵发生在行星理论和原子理论中。 无限矩阵的一个简单例子是代表一个函数的泰勒级数的导数算子的矩阵


矩阵的研究历史悠久,拉丁方阵和幻方在史前年代已有人研究。
阿瑟·凯利,矩阵论奠基人 [4]
在数学中,矩阵(Matrix)是一个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实数集合 [1],最早来自于方程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这一概念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作为解决线性方程的工具,矩阵也有不短的历史。成书最早在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中,用分离系数法表示线性方程组,得到了其增广矩阵。在消元过程中,使用的把某行乘以某一非零实数、从某行中减去另一行等运算技巧,相当于矩阵的初等变换。但那时并没有现今理解的矩阵概念,虽然它与现有的矩阵形式上相同,但在当时只是作为线性方程组的标准表示与处理方式。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4-28 20: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8 20:07 编辑

九章算术(西汉张苍、耿寿昌整理的算学书

《九章算术》早期文本的编纂时间及经过,历代聚讼,众说不一,目前为止,最明确而中肯的论定还是出自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原序》:昔在庖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按: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往者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自时厥后,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近语也。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4-28 19: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4-28 19:59 编辑

《易经》是上古文明遗存下来的高级人工智能的操作说明书,卦爻符号系统是其操作界面。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4-28 19: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素素 发表于 2025-4-28 16:31
分享给大家长长见识吧

去年我认真读了《易经与现代生活》,感觉终于有了一点突破,《易经》于我似乎已经不再神秘,有以下几点可以说一说:
1、认识到DeepSeek和《易经》和人脑的底层运行逻辑是一样的,即:模块化和动态涌现。所以,我尝试把《易经》的卦爻放入DS,我认为有重大的启发。
2、《易经》的卦爻符号系统很精密很高明,每一个卦和它的六爻,是对一“类”问题的原理和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而且卦与卦之间的变化与协作通过爻变产生联系,从而六十四卦可以全覆盖一切事物,这是AI没有解决好的模块间协作技术瓶颈。我不得不想,感叹谁有这么高明的智慧?大概是上古史前文明的遗存吧。
3、学习易经,对我的哲学宗教的思考有很大启发,不仅对根本根源的乾坤有思考和认知,对时间和空间以及境遇的转换也有了相对清楚的认识,知道顺时顺位顺势而为的重点是知时知位知势,一切事物都可以正确“积极”面对。
4、知道“人智已尽,才试占天意”的道理,卜占能告诉我们真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防范风险,提示行动的方向方案,指导在事物中修养自己。
5、我感觉《易经》卦爻符号系统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强大的意识网络和数据库,现在的AI远还没有达到如此简洁又无限的智慧程度,AI参考《易经》一定会有很大的启示。
《易经》是高度智慧的结晶!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4-28 16:31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4-12-29 12:43
我敢说我对《易经》有点受用了。哈哈哈

分享给大家长长见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5-4-28 16:04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06:52
易经是群经之首,百家都以它为源头,杰出的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都有其名人,对应着就是。

佛教的心经也是领头羊。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5-4-28 12: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8 12:00
儒释道都再讲分别心,只是分别的目的不同。 翻篇,我吃饱了。敬你一杯

它们分它们的,我有心得会心一笑,就可以了。
我刚吃完,芋头烧肉、青椒炒肉、豆芽菜。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5-4-28 12: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8 12:03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11:56
修养修行哪里管儒家、道家和释家,只要上路就行,分别是人为的。哈哈哈

儒释道都再讲分别心,只是分别的目的不同。 翻篇,我吃饱了。敬你一杯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5-4-28 1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8 11:38
善恶皆是心魔,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心态问题。散户没玩好,不能赖股市不成熟,自己成熟就好了
股市是 ...

修养修行哪里管儒家、道家和释家,只要上路就行,分别是人为的。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5-4-28 11:51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11:49
这个,别把自己看得太强大!“以戒为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有道理的。
虽然我也买了一点股票,但 ...

兼听则明。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5-4-28 11: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8 11:38
善恶皆是心魔,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心态问题。散户没玩好,不能赖股市不成熟,自己成熟就好了
股市是 ...

这个,别把自己看得太强大!“以戒为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有道理的。
虽然我也买了一点股票,但田教授直接就说大A现在依然是DB场。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5-4-28 11: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8 11:46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11:34
量子纠缠远吗?就像您看不见细胞看不见意识,这些都在人身上都在头脑中,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
...

善恶皆是心魔,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心态问题。散户没玩好,不能赖股市不成熟,自己成熟就好了
股市是参禅悟道绝好的修炼场,菩提要求是实证,般若也需要实证。

你灌输的是儒家思想。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5-4-28 11: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岸边居住 于 2025-4-28 11:37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8 10:56
什么量子纠缠,什么黑洞理论,什么百慕大三角区之谜。我感觉离我有点远,我能看到的是藤缠树,树缠藤。
...

量子纠缠远吗?就像您看不见细胞看不见意识,这些都在人身上都在头脑中,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

大A,我认为不是成熟的市场,最根本的定位:同时具备“投资和融资”功能,就是错的。股市可以融资就不是市场游戏而是“人上人游戏”,股市应进化为只能有投资功能,允许“恶意抢购”迫使上市企业关注优化管理结构提高市值。否则,一切理论都将碰在上市、融资、圈钱的暗壁上。另外说一句,关系到重大民生国计的军事、市政城建、健康、教育、婚姻等等,可以不上市或暂时不上市。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5-4-28 10: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8 10:58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09:31
诚心,不仅仅是虔诚也不是迷信,更是你对所提问题的专注,排除了其它私心杂念的干扰,认真思考、深度求索了 ...

什么量子纠缠,什么黑洞理论,什么百慕大三角区之谜。我感觉离我有点远,我能看到的是藤缠树,树缠藤。

早年,有个缠中说禅的玩股票的玩家,发明缠论,现在流行股市,但这个人消失在人的视线中,没人见过真人。缠论是国学应用在股票市场开发一种理论分析工具,信徒遍布互联网,它是波浪理论的升级版。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5-4-28 10: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8 10:03
一拔电,AI就死球了。AI的智慧是人赋予的。

哈哈哈,想起97年亚洲金融风暴,明知道索罗斯是以打击香港、搅乱市场丶违规违法获利的行为,那就拔网线不准操作,没什么好讲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5-4-28 10: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前两天看了一盘,李轩豪对李维清的围棋比赛(倡棋杯),李轩豪的左上角的弃子大转换,就显示了李轩豪具备人类思考模式和价值判断优势的特质,虽然围棋人类现在已经下不赢AI了,但这种特质难能可贵。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5-4-28 10:03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09:59
看您怎么比较。以高级AI和一般人比,还是AI和高智慧者比,这个有不同。

一拔电,AI就死球了。AI的智慧是人赋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5-4-28 10: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09:59
看您怎么比较。以高级AI和一般人比,还是AI和高智慧者比,这个有不同。

AI大模型对已学习的知识数据库在逻辑推导上有精确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优势,但对现实世界一切事物的感知甚至“不如一只猫”,包括对事物的物理直觉(如最基本的软硬)、感受变化、综合感知的思考、现实下一步具体的行动指导、意识不确定性的随机把握等等。
人类在思考模或和价值判断上比AI有优势。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5-4-28 09: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4-28 09:54
寻找最优解,AI更客观,人容易有主观偏见,这个也有体会。但这个最优解,并不是以利益最大化来评估的,它 ...

看您怎么比较。以高级AI和一般人比,还是AI和高智慧者比,这个有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5-4-28 09: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学习易经,有正反两面的表现:易之教,洁净精微;易之失,贼。
所以,我以为学易经的出发点很重要,请参考以下认知:
道,可以譬喻成浑然一体的能量海。
德,是从道获得的本性禀赋。本性是从道而得的能量属性,万物在这个层面相通,没有贵贱等世间价值观上的分别;禀赋则是万物在经世累劫的能量流转过程中形成的物种基因,是万物的种子属性,是人成为人、花成为花、树成为树的种子基因。人是能量分配最特殊的存在,人的基因里有认知能力的种子属性,从而人对万物有区分,有区分就有爱取有趋吉避凶,有趋吉避凶就有探求,有探求就会追根溯源,从而知道万物相通于能量层面,进而知道来源于道又归返于道,人知道来源归返于道的平等,就不会保留也不必保留,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5-4-28 09: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4-28 09:56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4-28 09:48
我说的就是人或AI逻辑推导有它穷尽的地方,打桥牌算牌很有用,但怎么打,有人的意识参与,意识又与人的欲 ...

寻找最优解,AI更客观,人容易有主观偏见,这个也有体会。但这个最优解,并不是以利益最大化来评估的,它是对整个系统,在当下什么是最佳的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