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张作霖做了东北王,他也是不敢惹日本人的,日本人在东北的驻地,中国人是不能越界的,否则就扔进锅炉直接烧死,这是张学良说的。皇姑屯,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也不敢怎么样。没多久,张学良的儿子又被日本人以意外的医疗事故炸死,张学良依旧不敢怎么样,直到九一八,张少帅除了乖乖配合退出东北还是没怎么样。手下老帅守热河,照样一枪不开逃命。
实际上,东北军的装备并不差,敢和日本人硬钢的马占山、吕正操等将军,以及加入抗联的武装力量,也都算是硬茬。可是为什么东北军主力却在日本人面前不敢亮剑呢?道理很简单,东北军高层始终把持在匪转兵的高层手里,这是东北奉军始终不会有出息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无解的问题。
张作霖知不知道这个问题呢?明显是知道的,否则他也不会让张学良去陆军学校学习,摆崇尚现代军事的郭松龄为老师。可是张作霖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他自己就是土匪里面混出来的,有了权势就废了和自己打天下的最贴近自己的老兄弟,这是不可能的。郭松龄组建的少壮派新军战斗力明显强过老派,在第一次直奉会战中,奉军溃败,是郭松龄的部队拖住了敌人,保全张作霖主力部队退回东北,为此少壮派得到了张作霖的认可与扶持。然而在以现代化军事起家的少壮派发展时,自然和匪转兵的老派发生权力冲突。这时候,我们胸怀壮志的少帅张学良干了一件特别SB的事情,直接和苏联红军发生了冲突。
一仗下来,东北军先胜后败,新派主力损失惨重,张学良被外国军事力量吓破了胆,这个打仗可不是像征服女人那么容易,这也是他在皇姑屯、九一八怂的一批的重要原因。张学良莽撞的做法,成为老派打压新派的由头,郭松龄的权力被不断削弱。这也成为他后来造反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信仰吧,现代军事集团,必须有明确的信仰做支持,而老派只需要所谓的江湖义气就够了,这就是区别。郭松龄的信仰选择了共产主义,并且直接在张作霖南下用兵的时候选择造反,这也触犯了张作霖的逆鳞,郭松龄被消灭以后,新军在奉军高层再无话语权。到了这个时候,东北奉军又在逐渐向兵转匪迈进,是张学良很难阻止的,这也是张学良选择易帜的原因。什么是土匪,不是大家想象的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侠盗。而是欺软怕硬,就会祸害老百姓的垃圾。张学良易帜,等于给自己管理这些老派将领多加了一层保险。
只可惜,在日本人打来的时候,这些老派狗屁不是,对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执行的无比彻底。不过呢,毕竟郭松龄在奉军中也经营了很长时间,不少中下层军官,甚至个别军长级的将领是不愿意受那些老帅管制的,表现出了逆流而上的勇气,令人敬仰。
然而九一八告诉我们的是:由匪转兵形成的部队,在有明确的政治信仰组成的现代化军队面前,完全是不堪一击。影视里那些酒一喝,上衣一脱,脏话一说,上去就能一人干死10个,甚至100个小日本的情节,在现实中是不会有的。不要是装备还有差距,就是装备对等,甚至略强于对手,也不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