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无数次提起我的老家所在地不单只是现在的镇驻地,1953年之前它一直都是民国的县城。
在这座旧县城里有李姓和王姓两家地主财富最拔尖。小时候我奶奶给我讲胡同口四爷爷家是大地主。土改哪年,来了许多荷枪实弹的兵,把老王家一家老小五花大绑了推搡到屿头上,讲了几句话喊了几句口号后,就咣咣咣分批次拿枪干倒了十几口子人。轮到枪毙四爷爷和他的侄子时,围观的老百姓也没商量齐刷刷的跪了一地,那时四爷爷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从那以后,四爷爷就带着比他小几岁的侄子,在即不遮风也不避雨的生产队里闲置的大牲口棚里生活。就这样过了十多年,我父母辈的都结婚生子了,才有人给四爷爷保媒。那个时候他得小五十岁了,四奶奶进门,不出意外的是四奶奶不能生养。把侄子当儿子养也一样,老两口都勤快能干,也懂持家之道。七十年代初期侄子在该结婚的年纪也结了婚,那时候还讲究成分,侄媳妇五官怎么说呢?大小脸!听说过没?就是左脸大右脸小,人送外号“撇脸”。别的诸如身高了胖瘦了腿脚了都挺好。
婚后侄子先是生了个大胖小子,把老两口高兴的白日黑夜的把他搂着抱着,一口一个宝一口一个蜜。再过两年侄子又生了个丫头,两口子依旧给好好照看着。八十年代,农村家家儿子多的闹分家,一个儿子的都还在一个锅里舀饭。侄子在媳妇的怂恿下也要分家,说为了让村里给划块宅基地,左邻右舍都说其实是嫌弃他叔叔老了地里活干不动了,搅在一起过日子按人头上夫交提留公粮吃亏。
那个时候侄子的俩孩子也大了,也不用人照看了,侄子也不让一对儿女吃住在四爷爷家了。侄媳妇每次经过我家门前去四爷爷家吵她男人,喊自己家活还干不完还装亲生的之类话。
八十年代中期,四爷爷在家门口捡了一个几个月大的女娃,一看这女娃就是个畸形儿,小脸长得像齐天大圣。四奶奶一看说害怕建议把娃再送出去。四爷爷不舍得,说这是一条生命呢!然后就一直养着,取名叫霞。侄子侄媳妇也让扔了,来闹过好多次。又过了两年,又有一个小丫头被爹娘抛弃了给扔到四爷爷家门口,大冬天,北风呼啸的晚上有人敲门,四爷爷出来开门,只看到门口地上小婴孩啼哭。四爷爷给孩子起名也省事,老大升级为大霞,这个小丫头自然就叫小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