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我不再诅咒土地
查看: 7176|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不再诅咒土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4-6 23: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渝人日记 于 2012-4-8 16:20 编辑

   关于这片土地,我一直想记下些什么,这是长久以来纠缠未了的心结。在这片土地上,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我只是满怀深情地记下从孩童时起的真实感受,以此来纪念祖祖辈辈于此劳作的乡亲们。                 ——题记
  =1=
  我曾经诅咒过这土地。
  写下这话的时候,我心里隐隐有些痛。对于善良淳朴的大地母亲来说,我并不算得上一个十分赤诚的孩子。
  这是南方的土地,普普通通的丘陵地带。它没有广袤平原的整饬美,也没有高原梯田的韵律美,只是由许多弯弯曲曲的田埂,不假思索地组合,便成了农家人世代寄存的居所。一生无法摆脱的命运,就从这片土地开始直至结束。
  它还算肥沃。每当收获季节到来,成片的稻禾泛着金光,满园的瓜果飘着甜香,从眼前一一掠过时,村头公路上经过的外地人,总会发出一阵惊叹。
  我的童年,便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度过的。
  炎炎夏日,往往是放下饭碗不久,父亲便吆喝着出发了。我拿着镰刀,弯腰站在太阳底下,一刀一刀地挥割着童年的岁月。泥土在我的脚下晒得滚烫,白花花的光线,到处闪耀着。我睁着疲乏的眼睛,努力抗拒着脑海深处涌动着的对睡眠的强烈渴望。在我的印象中,这是夏日里最为痛苦的时刻了。
  一次在田里插秧。母亲忽然爬上田岸,蜷缩着身体,满头冒汗。我们吓坏了,赶紧扶着母亲去找医生。医生说,母亲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加上这么热的天干活,中暑了,需要休息,千万不能再到太阳底下干活了。长年劳作在田地里的母亲,一病便是十天,留下我在毒辣辣的太阳下,发出了生命里对土地最初的诅咒:
  诅咒它剥夺了我童年的快乐。
  诅咒它没有长出大块的黄金。
  诅咒它让母亲早生华发。
  诅咒它让我的乡亲们一个个操劳得面目黧黑。
  土地沉默着,或许它根本就读不懂一个孩子对面朝黄土背朝天命运的哀怨。
  =2=
  我不再诅咒脚下这片土地,并开始意识到她的神奇,完完全全是因为母亲的一双巧手。
  南方的水田以种水稻为主,农家人只有在旱地上才会种上别的东西,比如红薯,比如花生。而我家的田地少,能种的东西,除了水稻,似乎也很少见了。
  但勤劳的母亲,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一年夏天,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些荸荠苗,在小田的一角种上。尽管只是普通的东西,但对于眼馋的孩子来说,却是有诱惑力的。看着那绿油油的小苗一寸一寸地长高,我们的期盼也在一寸一寸地长高。当冬天到来时,田野里变得一片沉寂,我们终于迎来了丰收,乐滋滋地跟着母亲挖荸荠去了。扯开干枯的苗,母亲挥着小锄,在土地上划出一道道极美的弧线。随着干巴的泥土一一翻开,圆圆的荸荠便呈现在眼前。第一次看到自家的田里种出如此诱人的东西,我们都谗得很,赶紧捡几个,到水塘里洗洗,就着泥土味儿吃了下去。那一天,初冬的暖阳照耀着土地,照耀着我们追逐的身影,我们欢乐的笑声,久久盘旋在田野的上空。
  后来,母亲又变换着花样,先后种上了花生、红薯、穿心莲、香瓜。中学那年,家乡办起了茶厂,家家户户种起了茉莉花。由于价格不错,母亲把两块小田腾出来,全部种上了它。七月,正是茉莉飘香的时节,我们提着篮子来到田里,如一群快乐的燕子穿梭在茉莉丛中,看着那一朵朵洁白芳香的花朵,轻轻地落入篮中,那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巧手的母亲还在茉莉丛中种上了香瓜。因而,采茉莉,成了我们姐弟最乐意干的活儿。有时刚到田里,活刚开始,便先摘几个香甜的瓜,囫囵吞下,口不渴了,肚子饱了,馋也解了,我们采起花来,格外轻松愉快。
  打从这时起,我不再诅咒脚下这片土地。那样苦涩中含着甜香的日子,至今还萦绕在心头,成了我对于土地最初的温馨记忆。
  =3=
  中学那年,家乡忽然流行起农转非来。说是一个农村出生的人,花五千元就能买个城市户口,彻底摆脱泥巴味儿。这消息着实引起如我一般大小的孩子们的兴趣。那时村里一个家底颇厚的姑娘就顺应潮流买了个城里户口。但她有个小儿麻痹后遗症,瘸着一条腿,开了个裁缝店,终日坐在家里给人剪布裁衣。农转非后,她成了户在城里人在农村的特殊非农业人口。
  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却说,生在土地上的人是离不开土地的。我不以为然,猜想父亲大概是因为无能为力才说出这样自我安慰的话吧。
  不久又传来喜讯,出嫁到圩镇附近的英姑,因为小镇要规划建设,家里的田地都被征用了,政府给了她家一笔钱作为补偿,并把全家都转成了非农业户口,成了真真正正的城镇居民了。
  我兴奋得很,因为听说不久要改建一条新的公路,盘算大体位置,刚好经过我家那块田地,这就意味着到那时,我家不仅可以摆脱这土地的束缚,还能得到一笔不少的资金。在那段充满渴望和幻想的岁月里,我常常是连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但父亲依然撇撇嘴,总是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态。
  后来的事情,似乎验证了父亲的话有些道理。英姑回娘家了,我左瞧右瞧,竟然没有从她脸上瞧出成为城镇居民后发达荣耀的迹象。英姑说,没有本钱,也不会做什么生意,现在连米都要买着吃了,苦啊。回去的时候,我看见她满满地挑了一担娘家的稻草上路。
  再后来,建设新公路的事情终于没有了声息。这个绚丽的梦想没过多久就如同肥皂泡一般消散了,也使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就像人的出生无法选择一样,农家人的身份我也是无法选择的,更是不须躲避的,要改变命运,惟有自强不息。
  =4=
  80年代出生的小弟,是个黑户口。小时的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别人家七八个孩子都有户口,我家才三个居然就有个是黑的。后来终于罚了钱入了户,但因为出生在分田到户之后,成了个只有户口没有田地的人。
  父母唉声叹气。我却满不在乎:“没有田地就没有田地吧,等我考上大学了,把我那份给弟弟种!”善良的父母听了,开怀地笑了。
  我后来的成绩也很令父母欣慰,一路领先,顺顺当当。十九岁那年一个金黄的秋,当同村的伙伴都走上外出打工的道路时,我却揣着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将户口迁到了远方的城市,毕业后,又迁回到了家乡:我成了一名中学教师。
  我终于走出了农家大门,将土地留给了弟弟。出生时没分到土地的弟弟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在别人的赞美声中,父母的脸绽成了一朵菊花。可是我却再也笑不出来。年轻的我凭着顽强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却没有想过将弟弟也带离这土地。若干年后,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并为之悔恨的时候,我亲爱的弟弟却没有留在这片土地,早已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列车,从此成了我心头永远的痛。
  拥有了土地,却不得不放下土地外出谋生。弟弟走后,土地又回到了父母的手中,就象侍弄我们姐弟几个长大一样,勤劳的父母终日蹲在土地的深处,侍弄着这块永远也侍弄不完的泥巴。
  =5=
  又是农忙时节,父亲因生意出事躲在外头数月不能回家,只是惶恐凄然地给我寄过一封信。信上尽是些农忙时节不能回家的惦记:母亲身体不好、孙子很小要注意看着之类的话,以及满腔的歉意。末了,父亲吩咐我抽空回家看看。
  周末,回到久违的家。
  外室的房门虚掩着。在我印象中这两间房似乎从没上过锁。善良的父母总让它开着,象是在等待儿女的归来。但我找不着母亲,心底里有种小时侯放学回家面对空屋时的惶惶不安。
  去到祖母的房间,祖母正在睡午觉。昏暗的老屋里,八十五岁的祖母带着她两岁的曾孙,也就是我的侄子凯儿,正躺在床上睡午觉。见我回来,祖母赶紧说,快去帮你母亲割禾吧,她就在屋后那块地里。
  我奔向地头,却不见母亲。空荡荡的田野上只有我家的稻禾还齐刷刷地站在那里,看着有些刺眼。走在田埂上,我忽然瞥见自己脚下极不协调的皮鞋,便不禁有些羞愧:走在农家的田埂上的,就该是赤脚荷锄戴笠帽的身影,我这铮亮的皮鞋,对于这朴实的土地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讽刺。
  转过小学的背后,远远地望见了母亲的身影,就在那块种过稻禾种过茉莉种过荸荠种过药材的地里。走近了才发现,母亲正在摘辣椒。红彤彤的辣椒小灯笼般挂在绿叶当中。母亲说,近来有人上门收购辣椒了,每过一圩日就能摘上几斤,一块钱一斤呢。我心里暗暗盘算,这摘半天才得一斤的辣椒,到了我手里能换来什么,要知道,儿子的一个小小的玩具,就花去我几十元钱哪。想着,想着,心里就又隐隐地痛起来。
  这是我最近一次回到这片土地。
  =6=
  三月的风,吹醒沉睡的大地。我再次驻足在这片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土地,心里忽然涌起无尽的悲伤。
  东望拾子岭,坟茔累累,那里安息着我的先祖。对于一辈子劳作在土地深处的农家人而言,能够回到他们深深眷恋着的土地,一抔黄土,便是最好的归宿。因而生老病死,不过如同吃饭穿衣般平常。能够坦然接受生命的终结,是农家人的境界。
  但这并不能减轻我心底的忧伤。
  先人的坟旁,堆着些小小的土垒。那里安睡着一些幼小的灵魂。七天前,我四岁的侄子不慎落水,也加入了这个令人悲痛的队伍。走的时候,母亲正在地里干活,弟弟远在广东,在现代都市的角落里,日夜挥霍青春,为了生活。
  这个小小的孩子,这个令我无比怜爱的孩子,这个曾经撑起家族全部希望的孩子,还没来得及聆听青蛙的欢叫、享受瓜果的甜香,还没来得及领略土地的神奇,便回到了土地的深处。他稚嫩的双脚,在泥巴上留下的浅浅的足迹,重重地烙在了我的心头,成为我生命里无比沉痛的记忆。
  土地还是肥沃的土地,乡亲还是勤劳的乡亲。当青春的容颜印上岁月痕迹,佝偻的身影,花白的头发,终将成为土地深处一抹寂寞的风景。
  我就站在夕阳底下,长久地咀嚼着这寂寞的风景,心底漫过一片如水的苍凉。
  =7=
  虽然我不再诅咒土地,却也无法用一首诗歌来描绘它。但记住了这样的诗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一样的是从这倾圯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这首为中华民族而作的诗,其实与我的土地也没有具体联系,却每每让我有种震撼,大约是因为它着着实实让我读出了一种苍凉,一种悲壮,一种纯朴,一种顽强,一种崇高,这便是在中华大地上匍匐前行的人民的命运与精神。
  每当读到这首诗,父亲的皱纹,母亲的白发,以及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他们那风吹日晒的红黑脸庞便一一闪过,久久地在我的脑海深处激荡。他们在土地里生活,在土地里奋斗,在土地里播种希望,在土地里收获快乐,当苦难毫不留情地降临到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也会饮下血泪,坚强地站起来,站成土地上最壮美的风景。它告诉我,我就是生活在土地上的人。
  这首诗叫《赞美》,穆旦所写。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2-4-7 12:44 |只看该作者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一样的是从这倾圯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这首为中华民族而作的诗,其实与我的土地也没有具体联系,却每每让我有种震撼,大约是因为它着着实实让我读出了一种苍凉,一种悲壮,一种纯朴,一种顽强,一种崇高,这便是在中华大地上匍匐前行的人民的命运与精神。
与心月一样的感慨{:soso_e179:}{:soso_e178:}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4-7 21:47 |只看该作者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一样的是从这倾圯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这首为中华民族而作的诗,其实与我的土地也没有具体联系,却每每让我有种震撼,大约是因为它着着实实让我读出了一种苍凉,一种悲壮,一种纯朴,一种顽强,一种崇高,这便是在中华大地上匍匐前行的人民的命运与精神。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4-7 21:47 |只看该作者
同样从乡村阡陌上走出来的女儿,能够体会心月的感受!祝福心月!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8 10:31 |只看该作者
看完心月的这篇文章不禁想起臧克家的诗作
            三 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
我们脚底下的这片土地有着太多的悲欢与苍茫。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8 11:01 |只看该作者
三月的风,吹醒沉睡的大地。我再次驻足在这片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土地,心里忽然涌起无尽的悲伤。
  东望拾子岭,坟茔累累,那里安息着我的先祖。对于一辈子劳作在土地深处的农家人而言,能够回到他们深深眷恋着的土地,一抔黄土,便是最好的归宿。因而生老病死,不过如同吃饭穿衣般平常。能够坦然接受生命的终结,是农家人的境界。
  但这并不能减轻我心底的忧伤。
  先人的坟旁,堆着些小小的土垒。那里安睡着一些幼小的灵魂。七天前,我四岁的侄子不慎落水,也加入了这个令人悲痛的队伍。走的时候,母亲正在地里干活,弟弟远在广东,在现代都市的角落里,日夜挥霍青春,为了生活。
  这个小小的孩子,这个令我无比怜爱的孩子,这个曾经撑起家族全部希望的孩子,还没来得及聆听青蛙的欢叫、享受瓜果的甜香,还没来得及领略土地的神奇,便回到了土地的深处。他稚嫩的双脚,在泥巴上留下的浅浅的足迹,重重地烙在了我的心头,成为我生命里无比沉痛的记忆。
  土地还是肥沃的土地,乡亲还是勤劳的乡亲。当青春的容颜印上岁月痕迹,佝偻的身影,花白的头发,终将成为土地深处一抹寂寞的风景。
  我就站在夕阳底下,长久地咀嚼着这寂寞的风景,心底漫过一片如水的苍凉。
---------------------------------------------------------------------------------------
震撼人心的文字,抱抱月妹!{:soso_e178:}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8 11:48 |只看该作者
心月 的这篇用心之作,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8 11:49 |只看该作者
他们在土地里生活,在土地里奋斗,在土地里播种希望,在土地里收获快乐,当苦难毫不留情地降临到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也会饮下血泪,坚强地站起来,站成土地上最壮美的风景。它告诉我,我就是生活在土地上的人。
{:soso_e163:}{: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8 19:34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很厚重很有血肉的文字,饱含着对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的无限深情!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8 19:53 |只看该作者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4-8 18:43
  【散文时时评之六十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浅析心月《我不再诅咒土地》蕴含的浓重故土 ...

谢谢渝人老师的用心评论。
一个月前,在暮雪友的邀请下,心月来到了六星论坛,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月,虽然我来得很少很少,甚至有时候只是用手机上来看看,只能读不能评。但并不妨碍我对这里的喜欢,因为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版主们的尽心尽责,文友们的坦诚率真。说真的,这里温暖如家,让长期流浪的我有一种心安的感觉。
渝人老师的文章,我是这两天才开始关注到的,陆陆续续用手机读了他发在知己吧的几篇《难忘知己》和一些评论。初读惊讶,惊讶于他写文章发稿的速度。再读感动,感动于他对朋友的热情。没想到今晚打开论坛,映入眼帘的便是他对拙作的评论。
《土地》这篇文章,是心月所有文字中最为心痛的。因为心痛,我只能和一些关于土地的诗歌一起埋藏在心底,而不愿意拿出来交流,怕一不小心触到了伤疤。此刻,我端坐在暮色中,泪流满面,却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来自荧屏那端素不相识的朋友的热情与真挚。我愿用我温情的文字,温暖天下原本孤寂的心灵,相信这是渝人老师的真实写照,因为,你的文字,真的温暖了无数文友的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4-8 19:53 |只看该作者
芳紫陌 发表于 2012-4-8 19:34
很厚重很有血肉的文字,饱含着对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的无限深情!

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谢谢紫陌支持!{: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4-8 19:54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4-7 12:44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一样的是从这倾圯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它 ...

这土地,是我们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暮雪姐好{:soso_e178:}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4-8 19:56 |只看该作者
凌云享耳 发表于 2012-4-8 11:49
他们在土地里生活,在土地里奋斗,在土地里播种希望,在土地里收获快乐,当苦难毫不留情地降临到他们头上的 ...

我们的祖祖辈辈就在这土地上奋斗,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骄傲{: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4-8 19:57 |只看该作者
幽兰 发表于 2012-4-8 11:01
三月的风,吹醒沉睡的大地。我再次驻足在这片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土地,心里忽然涌起无尽的悲伤。
  东望拾 ...

谢谢兰姐姐的鼓励,我们一起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soso_e178:}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4-8 19:58 |只看该作者
紫叶 发表于 2012-4-7 21:47
同样从乡村阡陌上走出来的女儿,能够体会心月的感受!祝福心月!

是的,我们都是从土地里滚出来的孩子{:soso_e178:}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8 19:59 |只看该作者
尘心 发表于 2012-4-8 10:31
看完心月的这篇文章不禁想起臧克家的诗作
            三 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是的,因为心系着这土地,你我都是尘心{: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8 20:15 |只看该作者
一篇好散文最为重要的标准其一便是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心月做到了,敬仰加赞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4-8 20:20 |只看该作者
我,不再诅咒土地!我们,一群有良知有敬畏的社会人,所要赋予自我的使命便是唤醒这个社会藏在角落里的一些沉疴、顽疾,并给予平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4-9 09: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由于幼年时的乡村生活经历,我便时常以为自己多少是个农村人,也不由得喜欢看点描写乡村生活的文字。儿时南方夜间田野的虫鸣,垄边河岸野草的葱茏,春秋收获的欢笑都是大地给予的丰赐我永难忘怀。年少随父母返城,火车一路奔驰,向北而去满眼清翠的田原渐渐拔高坟起继而高簇入云,越向北越灰黄苍凉越空旷宽广,大地更多突显的是贫瘠是被疏远的时光…而那些锄起干涩田土的老农,脸上深深邹折里漾起的一样是对丰收的渴望。我们无论生活在哪片土地上,无论所得丰硕还是贫瘠,都是大地的恩赐,都应怀一份感恩。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9 14:47 |只看该作者
青花青 发表于 2012-4-8 20:15
一篇好散文最为重要的标准其一便是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心月做到了,敬仰加赞叹!

谢谢青花鼓励!我们都是土地的孩子,远远握住你——我的同胞的手{: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4-9 14:48 |只看该作者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4-8 20:28
心月客气了,也言重了。
都是喜欢文字的人,都是率性真诚的人,真不用这么客套。
虽然你我素不相识,包 ...

一定多来,向大家学习{: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4-9 14:49 |只看该作者
秋风袭人 发表于 2012-4-9 09:52
由于幼年时的乡村生活经历,我便时常以为自己多少是个农村人,也不由得喜欢看点描写乡村生活的文字。儿时南 ...

乡土在心上永驻!问候秋风,春天见你,感觉温暖,恍如春风拂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4-9 18: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字有情,所以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4-9 23:30 |只看该作者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4-9 18:31
说得好。
其实,中国就是个农耕社会,至今还没完全脱离这个基本国情。
往三代数,大多数城里人的祖辈也 ...

细细品读两位的点评!{: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4-9 23:31 |只看该作者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4-9 18:32
我们都是土地的孩子!

亲爱的同胞!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4-9 23:31 |只看该作者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4-9 18:32
抱抱先。再欢迎!

热烈拥抱我大地母亲另一个孩子{: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4-9 23:32 |只看该作者
秋风袭人 发表于 2012-4-9 18:38
楼主的字有情,所以好看。

为着秋风这句话,我得好好学习{: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4-11 13:13 |只看该作者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4-10 04:49
秋风说得太对了。有情的字,耐读

向两位问好!{:soso_e181:}{:soso_e181:}好同志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4-11 20:08 |只看该作者
问好心月!  很深情的文字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4-11 21:33 |只看该作者
同样是从乡村土地里走出来的孩子,为你的深情感动!{: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