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话“看《731》比看南京大屠杀有意义。没有敬畏的科技就是这个样子,早晚会把人带入地狱。” 听起来像是在批判科技伦理,实则包藏祸心:
1. 偷换主体,模糊罪责:它将一场由日本国家主导的、针对特定种族(中华民族)的、系统性的种族灭绝暴行,偷换成一个抽象的“科技伦理”问题。仿佛罪魁祸首是“科技”,而不是发动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和具体执行的日本人。这是在帮真凶卸责。
2. 暗设前提,颠倒因果:它预设了一个前提——“日本是掌握了‘先进科技’但‘缺乏敬畏’”。这无形中给日本披上了一层“科技先进”的文明外衣,只是不小心“玩脱了”。而事实是,731的所谓“科技”,是建立在反人类、反文明的活体实验之上的,其本身就是极致的邪恶,从根子上就烂透了,与“先进”无关。
3. 指向未来,淡化历史:它把话题引向“早晚会把人(一个抽象的全人类)带入地狱”,试图把对中国受害者的具体纪念,扭曲成对全人类的抽象警示。这又一次稀释了日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特定历史罪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