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往事九章(更新至七)
查看: 7551|回复: 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事九章(更新至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10-8 22: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泌水 于 2016-11-2 18:59 编辑


                                                                                一  短腿儿
      
         三道沟的短腿儿娶回来个老婆,老婆又带来个儿子。短腿儿长一副大脑门子,肉眼泡,蒜疙瘩鼻子,厚嘴唇。上身和常人一样,两条腿却出奇的短,人家走一步他得紧走两三步才能跟上趟。
       短腿儿姓刘,自小死了爹娘,无人照管,兵荒马乱水旱蝗汤,竟然没把他弄死。临解放时,短腿儿已经四十五岁,抱憾的是个子仍旧矮,还是没老婆。
       也是婚姻该透亮儿,短腿儿的表叔登门来提媒了。女方是三十里开外的前程村一个寡妇,三十岁刚出头,和表叔沾点亲戚。表叔领短腿儿到寡妇家吃了顿晌午饭,饭后,寡妇把表叔喊到灶屋里低声说,我看这人怪恩实,就是人样儿长得不出眼,走路干跋碴。表叔笑笑说,将就点儿吧妮儿,人样儿要长得称势早剩不下了。叫我看结这门亲是弯刀对着瓢切菜呢。寡妇问,你对他说俺这俩孩子的事了不?孩子可得跟我过去!表叔怔了一下说,哟,娘那儿!我把这茬儿给忘了。我去问问他。
       短腿儿一听带俩孩子过去,立马急了眼,说,不中啊表叔,你没看那俩孩子的饭量么,才七八岁,比我吃的还多。一人不养三闲,我这个糯叶太小,包不住恁大个粽子啊!
       表叔返回灶屋里,吞吞吐吐拐弯抹角地表述了这层意思。寡妇仰着脸不使满眶的泪水淌下来,沉吟了许久,叹口气说,孩子他爹拉壮丁死在外头,我再撇下俩孩子自顾自抄个门槛儿,活的死的我都对不住!表叔也苦皱着脸,摇头叹气没法子。最后,寡妇往耳后捋了下头发,决绝地说,那就把大娃送他舅家去,我带二娃过去。你给那人回话吧,中,就这样,不中,一敲两响,各过各的日子!
       短腿儿家突然添两个人吃饭,日子骤然紧张起来。庄子上的邻居这家端来一瓢面,那家送来几斤红薯干,一日三餐总算没断顿。两口子又都能吃苦受累,起早贪黑在二亩地里刨食。二娃娘一手好女工,凑农闲没明没夜地纺线织布,老少除了穿戴,还能拿集市上卖些棉布贴补家用。
       土改时,短腿儿家又分了二亩地。这时的二娃已是十一二岁的半大孩子,虽然个子不高,倒也长得敦实。二娃小时候头上长了很多秃疮,留下明晃晃的疤瘌,稀疏的头发总也遮盖不严。人木讷,不好张狂惹事,在乡邻跟前低眉顺目的,众人都喜欢他。
       这年秋天,二娃娘生下一个男孩儿,短腿儿老来得子,喜得两眼眯成一条缝。两口儿商量给孩子起名字,短腿儿想了半天,嘿嘿一笑说,就叫个要儿吧。会推磨就会推碾,说不定以后还能再要个妮儿呢!
       一九五七年,全民大炼钢铁。各生产队的男女劳动力全部停下手中的农活儿,去建炼钢铁的小高炉,下河里淘铁砂,土法上马赶英超美。短腿儿被派去山里烧炭,十六七岁的二娃跟着大队人马到几十里外的沙河淘铁砂。会战吃紧的当口,二娃娘也领着六七岁的要儿被紧急送到淘铁砂工地。
       一九五八年的秋天,庄稼长势很好。但是务农的人都投身到大炼钢铁中去,成熟的庄稼来不及收获,大堆的红薯就地埋在深坑里,包谷棒子也用秫秸织的“栈子”囤在野地里。短腿儿家喂了一头母猪快下猪崽,家里人都走净了,饿急的母猪跑到野外觅食,大雪天母猪把猪崽下在荒沟里,连冻带饿都死得硬撅撅的。
       腊月间的这场大雪下得天昏地暗,沟满河平。沙河结冰上了实冻,淘铁砂的人们在风雪裹挟中回了家。山上的碳薪送不下来,炼铁的高炉也停了产。各家各户煮饭的铁锅都被砸碎投进高炉炼铁了,家徒四壁,男女老少只有围到食堂去吃饭。
       集体仓库的粮食早已运往工地消耗殆尽,食堂里顿顿做的是无米之炊。先是把野菜树皮树叶草根弄来充饥,再就把麦秸粉碎,用水沉淀制成的淀粉来吃。年老多病的人碰到饥寒交迫,死者枕籍,后来连青壮年都得了浮肿病.千村萧疏,万户凄凉。
       漫天大雪,北风凛冽。在山里烧炭的劳力们断了伙食,派短腿儿下山求救。短腿儿腰束稻草绳,手拄棍子,冲风冒雪跌撞滚爬地回了三道沟。路上他几次掉到雪窟窿里,险些闷死,天煞黑的时候才到家。食堂里正开晚饭,短腿儿偎在食堂的灶门口,哆哆嗦嗦地烤湿衣服。炊事员给大伙打完饭,大锅里还剩下一些野菜汤,司务长说,剩多少都是短腿儿的,你就用那个大水瓢盛着喝吧。短腿儿苦笑一下说,麻烦你给我端过来吧,这一歇下来,骨头都散架了。唉,四天水米没打牙啦!短腿儿一口气喝了五大瓢,肚子撑得像个瓮缸一样,四脚拉叉躺在柴草堆里起不来。嘴里絮絮叨叨地说,我的亲娘,可得顿饱饭!
       司务长要关食堂门,打发两个炊事员搀起短腿儿送回家去。短腿儿进门一头攮在地铺上,二娃娘饿的得了浮肿病,半躺在地铺上,余出半边破被子,给短腿儿遮盖些。没一袋烟工夫,短腿儿喊肚子痛,扬手掷足,躁动不安。二娃娘摸摸短腿儿的肚子,埋怨说,哪辈子饿死鬼托生的,稀汤寡水的喝恁些,不怕人家笑话你下作?转而叫二娃快去找鸡毛翎给他爹探喉取吐。短腿儿连连摆手说,别别,吃顿饱饭不容易,说不定能管三两天不饿哩!二娃终于在娘的催促下出门去找鸡毛翎,没等回来,短腿儿就咯喽一声断了气。
       第二天一大早,生产队长蹲在二娃家门槛上,闷头吸旱烟。看劳力们都三三两两地聚拢来,队长阴沉着脸说,先前死人,大伙还能抬得动,这回真没人能抬动短腿儿了,上秤称,他比公社书记还沉---肚子里窝一二十斤稀汤寡水呢。
       还是粮食保管员出了个主意,他叫牛把式套牛拉来一辆木拖车,车上棚两块木板。众人把短腿儿的尸身抬到木板上。短腿儿凸起个大肚子,直挺挺地躺在上面,头上戴的还是原先的“猛一抹”黑棉线帽子,一件半大的破棉袄罩着上身,下身还是从山上回来时穿的单裤,脚穿一双烂单鞋,前头开的口子像鲶鱼嘴,十个脏歪歪的脚趾头长短不齐地露出来,一绺麻绳攀缠在脚稍上。看看短腿儿的脸还苍苍黄黄的露着,队长叫二娃赶快找块手巾来盖脸。二娃进屋东扒西挠没手巾,情急之下撕了娘身上的破褂子前襟,跑出来蒙在爹的脸上。队长长叹一声说,困难时期啊,啥路数都讲说不起了。二娃扛起幡杆儿头里走,要儿扯着你哥的手。牛把式炸俩响鞭权当放鞭炮吧。牛把式少气无力地嘟哝说,一点劲渣儿也没有,还炸响鞭呢,响屁也放不出来!
       瘦骨嶙峋的牛拉起木拖车,一干人默默地跟在后边,东倒西歪地出了庄子。看着送葬的队伍缓缓而去,头发沾满了草糁子的二娃娘,深陷的眼窝里流不出一滴泪,跪趴在门槛上,双手一起一落地舞揸着,嘴里嘶嘶地哈不出哭音来。
       乱葬岗上,十来个人挖墓坑,半天还没挖二尺深。队长急了,骂那些人是豆腐渣掺屁做的,夺过镢头狠命地刨起来。才刨了四五下,撂下家伙,一屁股墩地上,满头虚汗直喘大气,哎哟我的娘,这地恁球硬!算了算了,就这样埋了吧。
       牛把式把牛卸了套,大家把木拖车移到墓坑旁,对准坑口掀起木板的一头,短腿儿的尸体顺着坡势呱咚一下掉落在墓坑里。二娃下到坑里把短腿儿的身子摆弄平直,爬出来跪地就磕头,沙哑着喉咙哀哀地只是哭。队长用手轻轻地抚摸二娃的头,说了话,短腿儿一辈子忠厚老实,豆大的东西没拿过人家的,临了没落饿死鬼,这都是积德行善的好处!大家都不忍看他土砸脸不是,那就把这两块木板棚在墓坑上吧。
       短腿儿的坟包不大,像个鸡罩扣在地面上。引魂的幡杆儿是个弯曲的柳树棍,棍梢上的白纸穗子在空朦荒凉的坟茔上,在紧一阵慢一阵的寒风里瑟瑟索索地飘荡……。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10-9 10:37 |只看该作者
那个荒唐的年代的真实写照。天灾还是人祸?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0-9 18:47 |只看该作者
李熙 发表于 2016-10-9 10:37
那个荒唐的年代的真实写照。天灾还是人祸?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0-9 21:34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0-10 15:55 |只看该作者
读了,说不出的沉重。冷冷的笔调掩不住沉重的思考。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0-10 19:45 |只看该作者

谢谢来看!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0-10 19:49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6-10-10 15:55
读了,说不出的沉重。冷冷的笔调掩不住沉重的思考。

千祷告万拜托,至尊别再搞这样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0-10 20:18 |只看该作者
                                                                                             二  大娃

        前城村的寡妇改嫁跟了三道沟的短腿儿,短腿儿只答应让带一个孩子过去。大娃娘无奈,思来想去,咬牙把大娃送给娘家哥养活。回娘家一说,嫂子死活不愿意,哥哥只是摇头叹气不说话。怄嗑老半天,大娃娘咬咬牙说,这样吧,我回去把那几间破草房和一亩多地卖掉,钱都随大娃一起带过来,算是哥嫂养活大娃的垫补。孩子都七八岁了,满吃也就三二年闲饭。嫂子的脸色这才阴转多云。妹子走后,舅劝妗子说,大娃那孩子长的夯实,三五年就能扛套做活,这样划算着,也没啥亏吃。
        大娃的舅家住在瓦店街上,是个小集镇。大娃的舅舅早年小腿长疮,治得不及时,落下个臁疮腿残疾,能吃能喝就是不能下地做活。亏得他有一手制棉线袜子的手艺,没明没夜地坐在那台手工操作的铁坨坨机器旁,勾、拉、挂、旋地忙活,虽然利钱小,但卖得挺快,一家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舅舅跟前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大秤,比大娃大一岁,女儿叫小金,比大娃小一岁。舅舅让大秤去学堂念书,把大娃留在家里指使点脚地做杂活儿。大娃来舅家,一天也没得妗子的好脸色。妗子嘴碎,有事无事就逮大娃数落,这么大个孩子,死吃不拿老鼠。俺算坏血八辈子良心嘞,承揽你这个业障!大娃脾气倔,越是挨骂越是白瞪眼不做事,惹得舅舅心烦怒起,抄起笤帚把子没头盖脸地打他。轻来轻去打几下,大娃咬咬牙就忍过去,打得重了大娃就扯起沙哑的喉咙哭起来,若再联想起自己的身世,更是哭得天昏地暗。恼得妗子咬牙切齿地跺脚骂,俺老两口子还没死哩,用不着你嚎丧!舅舅也摇头说,这孩子要是个牛驴儿,贵贱也卖掉他!
       土改后,大娃十五六岁,已粗具车轴汉子的摸样。小时候生秃疮的脑袋还是寸草不生,红红的头皮间杂梨花样的白斑。粗重的眉毛下一双牛犊子一样的眼睛。大嘴叉子,声音略带砂糙,说起话来高腔大嗓,脖子上的青筋蹦起老高。黑黝黝的肤色,胳膊、胸脯上的腱子肉疙瘩暴云的。
       舅和妗子年纪大了。舅的织袜子的生意渐渐萧条起来,因为市面上有了洋袜子卖,年轻人都不再穿人工制的直筒棉袜。妗子的脾气也熄了不少,有时还立眉竖眼地吵大娃,但大娃毕竟有了能干活的资本,敢和妗子顶撞。舅在妗子身后不时地劝她,你没看这孩子翅膀硬了,咱这把年纪已经落人眼下了,以后别再跟他打铁磨明的啦。
       大秤初小毕业后娶回了媳妇,媳妇长得画儿一样,小嘴唇里吐出来的话语八哥一样巧,蜂蜜一样甜,就是有些好吃懒做,很快又怀了孩子,越发地慵懒起来。
       土改时分了五亩地,加上原来的二亩多,大秤、大娃和小金三个人下地做活,把几亩地拾掇的可边到沿儿,寻常年景打的粮食一家人吃不完,还能卖个三五斗的。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一家人美美地过了几年冁快日子。
       三面红旗满天飘的那年,大娃已满二十岁。舅和妗子没能力给大娃张罗女人,大秤两口子只顾自己有鱼水之欢,从来不提给大娃娶老婆的事。看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先后都成了家,大娃心里暗暗着急。一急就上性子,出门进屋把脚边的物什踢得叮当乱响,说话也像吃了铳药。
       碰巧有桩亲事来说。生产队老会计的姑表兄是山里水磨湾村的,表兄的儿子在雨后上山打野韭菜,失足摔死在山崖下。表兄是双眼瞎,早年丧妻,拉扯大这一个孩子,才结婚不到一年就丢了性命。表哥哭咧咧地找老会计,央他给物色一个上门的“儿子”养老。老会计思来想去,就试探着把这话说给大娃听,没想到大娃点头就认了下来。
       大娃回家去把这事略略地给舅和妗子说了一遍,舅和妗子一听大娃要倒插门去人家,老泪横流起来。舅说大娃呀,寻常里你妗子吵吵你,谁不知道她是麦秸火脾气?过后任啥也不计较。亲舅如父子,你真能下这个狠心不?大娃头勾得像大麦熟了一样,半天才瓮声瓮气地说,舅你想哪儿去啦。我啥也不因为,就是想找个屋里人,过个人家。您二老能给我寻个人儿,我就不走!
       第二天,大娃两个肩膀抬着一个头只身去了水磨湾。
       大娃去水磨湾的第二年,吃食堂的岁月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0-11 16:32 |只看该作者
每个字都结结实实,无半句废话,“三面红旗满天飘”是哪一年?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0-11 16:33 |只看该作者
西流 发表于 2016-10-10 19:49
千祷告万拜托,至尊别再搞这样的事情

啥子意思呀,令人发笑?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10-11 19:45 |只看该作者
文字很有味道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10-11 19:47 |只看该作者
前程村还是前城村呀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10-11 19:54 |只看该作者
摸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10-11 19:58 |只看该作者

想起舒婷的诗句: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10-11 22:38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6-10-11 16:33
啥子意思呀,令人发笑?

你又不是至尊,问啥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10-11 22:40 |只看该作者

谢首版抬爱!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10-11 22:41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6-10-11 19:47
前程村还是前城村呀

两可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10-11 22:43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别字。谢谢您指出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10-11 22:52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6-10-11 16:32
每个字都结结实实,无半句废话,“三面红旗满天飘”是哪一年?

三面红旗满天飘时间长了,大概是五六年提出,文革后结束的
三年自然灾害是五九年至六一年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10-11 22:54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6-10-11 19:58
想起舒婷的诗句: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10-12 13:45 |只看该作者

                                                                                                               二娃

        二娃草草埋葬了后老子短腿儿,娘儿仨相依为命,仍然在死亡线上熬日月。
       俗话说:三黄两黄,饿得脸黄。眼下正是三月半间,能吃的树叶子都被捋得精光,不能吃的树叶子也弄来焯焯漂漂吃,只要当时咽下喉咙,顾不得待会儿嘈闹吐泻。村子里有几家都饿死得绝了户。
       一天傍晚,二娃家门前来了两个陌生人,一老一少母女俩,娘儿两个蓬头垢面,面如土色。女儿有十六七岁,娘有六十多。女儿半搀半抱着面如土色的娘,颤颤巍巍地走过二娃家门前时,女儿被一个小石头绊着了脚,踉跄一下,腿一软跌倒在地。娘的身子顺势沉滞地倒在闺女身上,闺女连挪一挪的力气都没有。坐在门里边的二娃娘喊两个睡在地铺上的孩子,快出去看看,帮她们一把。二娃和要儿勉强爬起身来,到门外去搀扶母女俩。闺女挪出身子,三人才把婆儿扶坐起来。婆儿的头像死秧子瓜一样耷拉在胸前,女儿不住地用袖子搌泪,哭腔喊道,娘,娘,你醒醒啊……哎呀天爷!这咋弄法儿!
       两兄弟顿时慌了手脚。要儿说,哥,把她弄咱屋里去吧?二娃这才缓过神来,和要儿一起费尽力气连抬带拖把婆儿弄进屋里,让她平躺在地铺上。这时的婆儿已是面如死灰,气如游丝,深深的眼眶里失神的眼半睁半闭。二娃娘爬过去用手指梳理婆儿的头发,端详了许久,叹口气说,这老姐姐八成也是饿的。屋里连个面醭米糁也没有,拿啥给她做点饭吃吃哩。要有个三长两短,这算哪门子事啊!这俩孩子真不会办事哟……。
       没熬过半夜,那婆儿哑没悄地死去了。闺女哭的力气也没有,只是趴在娘身上颤颤地饮泣。
       二娃赶天明忙到生产队长家报告这事。队长黑丧着脸连声说晦气,大清早的你个鳖娃儿偏偏跑我门上报丧!我说二娃,你那脑袋瓜子真叫驴踢了咋着?你爹才死几天?为了埋你爹,费了多大迍邅。扒扒捡捡,咱队里还有谁能走得动路,埋得了人?各人都揭瓦盖不住屁股了,你还管这号淡闲事!人死你家了,不告你谋财害命就算排场你了,干脆让那死老婆子臭你家里算啦!二娃一听这话,立马慌了神,哆哆嗦嗦地说,叔,叔,你可得积积福啊,说啥不能让死人臭俺屋里。你知道俺娘也是熟透的瓜,受不了这颠兑,要是再死一个,这事儿不还得累你老人家身上?队长不吱声了,想了想说,我这脑呱子里乱成一窝麻了!你先回去,容我想个门道儿。
       半晌时候,几个年轻劳力来二娃家,其中有个人抱了一捆秫秸箔,扔在门外地上,摊开来,几个人把死婆儿抬出来放在秫秸箔上。二娃娘说,别急,把我那破褂子再撕一块下来,盖住老姐姐的脸,亡人的脸不能见天啊。
       几个人一起动手,把婆儿卷在箔里,二娃找来一绺破布条子,把秫秸箔拦腰缠紧,打个死结。几个人左右站停当,一同抱起箔就走。二娃有些纳闷,问道,今儿哥几个咋恁有劲呀?有个人闷声说,实话不瞒你,今儿早上队长给俺每个人多发了仨窝窝头,叫来替你埋人。这回偏你了吧!二娃一听这话马上泄了气,松开手站到路旁去,嘟囔道,头晕的厉害,我先歇歇。那几个人不愿意了,哟嗨,你想撒手不管哪!老太婆死在你家里就是你的一口人,你一不扛幡杆儿,二不摔老盆,这就便宜你啦!你要不过来帮忙,俺几个喊个一二,一起丢地上,扭头就回去,看谁作难!二娃无奈,只好又列入队中,随着几个人跟头流水地前行。
       离乱葬岗有半里地时,几个人连声喊要歇歇。大家把秫秸箔放地上,各自擦头上的虚汗。有个人说,要不是身子穰,就这个小活儿,我一个人就拾掇啦!另一个说,谁敢给我打赌,先兑现管我吃十个窝窝头,就这个箔,连二娃他娘一起卷里头,我也能扛得走!二娃白了他一眼说,合着你那牛口吧,说话伯耳不中听的!
       乱葬岗新坟狼藉,坟包都不大,有的坟头上的土连掩盖墓坑都不够用。大家把秫秸箔扬长抬到二娃的后老子短腿儿的坟旁放下,二娃急了,说放这儿不中啊!一个年轻人说,咋不中?跟你爹合葬正合适。二娃气得直跺脚,说这算那一壶嘞!俺爹旁边这块地儿是给俺娘留着哩。那人又说,要是你丈母娘,能占这块地儿不?二娃又急又气,说,甭老犍头摆尾巴闲磨粪门了,赶紧挪挪!
       大家把秫秸箔抬起来放到另外两个坟包中间的空地上,有个人说,临来的时候,队长交待过,平地起堆,不刨坑了。人都饿得昏头搭脑的,哪有力气呀。另两个人不容分说,抄起铁锨取两边坟头上的暄土,来掩埋婆儿的尸体。二娃担心地说,这样干不合适吧,人家坟主怪罪咱咋办?拿铁锨的人抢白他道,二娃子你仁义是吧,你看咋埋是章程?庄子上死的人像撂芝麻个子一样,说不定坟主也早饿死啦。二娃不敢再做声,拿起铁锨埋起来。
       两边坟包上的土夷平了,裹婆儿的秫秸箔还没盖严实,箔的一头能隐约看见婆儿的两只尖尖的小脚。大家累得晃晃悠悠站不住身子,实在干不下去了,只好作罢。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10-12 16:54 |只看该作者
什么年头,1942年似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10-12 16:56 |只看该作者
西流 发表于 2016-10-11 22:52
三面红旗满天飘时间长了,大概是五六年提出,文革后结束的
三年自然灾害是五九年至六一年

好在没经历那时,看你写的,太可怕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10-12 16:57 |只看该作者
西流 发表于 2016-10-11 22:38
你又不是至尊,问啥啊

搞错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10-12 20:45 |只看该作者

有了前程,自然村变城啦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10-12 21:06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6-10-12 16:54
什么年头,1942年似的

是六零年哪
你那地方可能没经过这样阵仗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6-10-12 21:11 |只看该作者
提个建议,能不能不在旧帖子的楼下接新帖子啊。书房本来就点击率不高,发新帖子的话,看的人会方便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10-12 21:16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挺出彩儿的,西流读过那个时候的书吗?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10-13 01:06 |只看该作者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0-12 21:11
提个建议,能不能不在旧帖子的楼下接新帖子啊。书房本来就点击率不高,发新帖子的话,看的人会方便很多。{: ...

可以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6-10-13 01:06 |只看该作者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0-12 21:16
写得真挺出彩儿的,西流读过那个时候的书吗?

呵呵,我是亲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