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话说沈阳——三、哪儿来的沈阳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天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说沈阳——三、哪儿来的沈阳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4-16 21:27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15 10:57
南国佳人多塞北,
中原名士半辽阳。
这句诗听着怎么就这么顺耳呢?

六十耳顺。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4-17 09:14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4-16 21:27
六十耳顺。呵呵。

嘿嘿,那不是老太太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4-22 12:49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4-12 15:08
能找到五十人以上到辽东开垦荒田的人视能够带来人的多少,分别封官知县、州同、州判等,武授千总、百总,而 ...

你得有人缘,还得有说服力,毕竟,中国人重土难迁。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4-22 12:53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4-12 15:10
耕而食与贾而食,在山东不是谋生方式的差异,而是道德上的善与恶、美与丑之分。所以经济上破产的农民要么扯 ...

中国人历来鄙视商人,比如晋商、徽商,这也是中国历史长期循环、不能前进的一个原因。我这样认为。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4-22 12:54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4-12 15:11
东北人与山东人性格上有近似之处,但东北人好像多了一些狡滑?

是这样,东北农闲多,大家在一起赖大春,所以比较幽默。《话说沈阳》系列后几篇提到过这些。这也是我的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4-22 13:13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4-12 15:12
江南和中原文化人的介入,给东北带来了温温的文化,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文化高于西北地区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

这个,主要是流放,清朝前后来到东北的流民有150万,度过应激其以后,这些人的文化使命开始抬头,好多人从事教育、医学等,好多人都是几代人从事这些事业,余秋雨对此写过《流放者的土地》。我引用一段叫我感动的文字:

不管怎么说,东北这块在今天的中华版图中已经一点也不显得荒凉和原始的土地,应该记住这两个家族和其它流放者,记住是他们的眼泪和汗水,是他们软软的南方口音,给这块土地播下了文明的种子。不要把视线老是停留在那些边界战役和民族抗争上,停留在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上,那些战争和事件,其实并没有给这块土地带来多少滋养。

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吧。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们得惠至今。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4-22 13:15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4-12 15:17
到了1958年,中央决定开发农垦,十万退伍军人奔赴北大荒,主要是抗美援朝退役的铁道兵,为了解决他们“单干 ...

不是支援三线。是战争以后大批军人需要复员转业。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4-22 13:15 |只看该作者
吴策 发表于 2012-4-13 19:35

我在北大荒发过呀,你看过的,可能忘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4-22 13:16 |只看该作者
猫曈 发表于 2012-4-13 22:30
在北京,路上一打听,十有八九祖上也是山东人或者河北人~~

呵呵,同宗同族。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4-22 13:18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4-13 23:15
天晴兄,你这是 三,你的一和二都发哪里去了?

一共写了七篇。2010年的,不好意思老发旧作。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2-4-22 13:19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15 12:51
也不是很得宠,家里什么事都得他撑着,有什么好啊?

责任,对男人一定是好处。我这样认为!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2-4-23 08:43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4-22 13:19
责任,对男人一定是好处。我这样认为!

是的,真正的男子汉都不逃避责任。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4-23 16:11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4-22 12:49
你得有人缘,还得有说服力,毕竟,中国人重土难迁。

是啊,一般是家族族长才有这个号召力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2-4-23 16:12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4-22 13:13
这个,主要是流放,清朝前后来到东北的流民有150万,度过应激其以后,这些人的文化使命开始抬头,好多人从 ...

可是东北这儿并没有太杰出的文字

有个尹湛纳西,写的小说又是抄袭红楼梦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2-4-24 12:05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4-23 16:12
可是东北这儿并没有太杰出的文字

有个尹湛纳西,写的小说又是抄袭红楼梦的

比较西北,东北文化还是略高一点。

我们六星,东北人可能能有一半吧?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4-25 16:20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4-24 12:05
比较西北,东北文化还是略高一点。

我们六星,东北人可能能有一半吧?

是是,天睛大哥说的是{: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