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读金庸,六神磊磊说
楼主: 令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金庸,六神磊磊说 [复制链接]

631
发表于 2016-3-21 17:18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632
发表于 2016-3-21 17:23 |只看该作者
啼妃 发表于 2016-3-21 15:11
"他和王维、岑参等一殿为臣,有了一个共同的小圈子。大家经常写诗刷朋友圈,互相点赞。"人家就有这个本事 ...

使用道具 举报

633
发表于 2016-3-22 10:35 |只看该作者
一、
这是关于周芷若的第一篇。

她的名字,是金书女主角里最美的名字之一,但是“若”字无论怎么看,总是很像“苦”字,这似乎也预示着她的情路命运。

她遇到的情敌之多,在金庸女郎里是很少见的。其它女主角往往不过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敌:黄蓉只有一个对手华筝,霍青桐只有一个对手香香公主,程灵素只有一个袁紫衣,阿九只有一个温青青,任盈盈只有一个对手小师妹。

周芷若的情敌,一来就是三个,而且各有绝活,有的温柔,有的狠辣,赵敏更是尤其棘手。

对手强也罢了,男人还不争气。张无忌在爱情上十分犹疑,老想着“同娶四美”。他可以把小昭当心肝宝贝肉,对殷离一口一个老婆的乱叫,和赵敏纠结得死去活来,转头又能一本正经地面对周芷若:“芷若,你是我的爱妻……”

张无忌这种搞法,除了韦小宝,金书其它男主角都是做不出来的。段誉忘记木婉清去纠缠王语嫣,毕竟还能说是已发现木婉清是亲妹妹;《碧血剑》里,连袁承志和阿九同床,心猿意马,都还知道在中间放把剑。

如果我是周芷若,想想都头疼。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发表于 2016-3-22 10:38 |只看该作者
二、
同样让她无语的是,一切爱情的攻略和技巧,到了她身上似乎都不管用了。

要说先来后到吧,明明是她遇到张无忌最早;要说“打通男人的肠胃”吧,周芷若给小张无忌喂过饭,“每口饭中再加上肉汁,张无忌吃得十分香甜”;要说身份法统吧,小昭是丫头,殷离是魔教,赵敏是鞑子,只有周芷若门当户对;要说和婆家长辈的熟稔程度吧,周芷若早就认识张三丰,连她去峨眉公司都是张三丰亲笔写的推荐信。

就连武侠小说的创作规律,到了她这也忽然不管用了。所谓“成人的童话”,一大特点就是往往以婚姻作为故事的结尾,一旦写到王子和公主结婚,小说便到了尾声,他们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周芷若明明已经披上了嫁衣,戴上了凤冠,老公居然都还当场跑了,堪称金书女主角从未有过的遭遇。她的九阴白骨爪应该插向金庸老爷子才对。

小说的后半部,周芷若像变了个人,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她杀了情敌殷离,嫁祸另一个情敌赵敏,偷了倚天剑屠龙刀。张无忌悔婚后,她选择了彻底决裂,辣手整饬了峨眉派,悄悄练了一身阴损武功,把大备胎宋青书召唤到身边当狗,最后还拉起一班人马专门和前任作对,并以“宋夫人”的名义抢走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

她做的这一切,被俗称为“变坏”。

使用道具 举报

635
发表于 2016-3-22 10:41 |只看该作者
三、
我们诚然可以说,周芷若的遭遇,不是她变坏的理由。有些姑娘遇到了比她更极端、更恶心的事,但她们没有成为周芷若。

《连城诀》里的戚芳被骗得嫁给了坏人,还生了坏人的娃;《碧血剑》里的阿九公主不但情人跑了、国家亡了,还被亲爹砍了一条胳膊;《笑傲江湖》里的小师妹甚至发现老公是个死太监,她们都比周芷若惨,但都没有“变坏”。

她们始终遵从公序良俗,努力挽回失误,哪怕在逆境之中也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并没有伤害那些流水无情的男人。我相信,这也是现实中绝大多数女孩子会作出的选择。

但是如果问一问她们的内心:

你想不想痛宰那个和你喜欢的男人公然老公老婆相称、旁若无人的女人,在她脸上割个十七八刀,比如殷离?

你想不想收拾那个在你的婚礼上、在众目睽睽之中抢走你老公的碧池,嫁祸给她,让负心汉不爱她、恨她、亲手杀了她,比如赵敏?

你想不想碾压那些从来不曾给你爱和关怀、只有嫉妒和阴损的娘家人,比如丁敏君?

你想不想变得强大起来,练就一身武功,和那个抛弃你的无良前任作对,比如重组一家峨眉公司,打得他的明教公司鳞甲纷飞、大败亏输,对着你前任的婆家人——武当二侠嗖嗖地扔炸弹,让前任在天下英雄面前对你俯首称臣,一吐心中恶气?

我猜是你想的,至少转念间想过。或者,你未必愿意亲手去做,但未尝不暗暗期待一切发生。

使用道具 举报

636
发表于 2016-3-22 10:43 |只看该作者
四、
周芷若这个人物究竟代表什么?我觉得她是每个女孩子心底最快意恩仇的部分的投影。

套用一句话“每个姑娘的心底都住着一个荡妇”,我想每个姑娘们的心底也都住着一个复仇女神。

就像美国有个恐怖小说作家斯蒂芬.金,写了本很吸引人的小说叫《黑暗的另一半》,那个向张无忌复仇的“宋夫人”,就是周芷若的黑暗的另一半;而周芷若这个角色,又是活在每个女孩子心里的黑暗的另一半,是每个人灵魂中的一个怪婴。

绝大多数时候,这个婴儿不会降生。你也许只有在午夜梦醒,想到那些让你恨得发痒的人和事时,才能偶尔感觉到它的胎动。

只有在极偶然的时候,灵魂中的暗门忽然打开,这个婴儿才呱呱坠地;它把你最压箱底的、最狠的想法全都付诸实践,打破一切条条框框,吹响复仇的号角,如慈禧老佛爷一样,向所有厌恶的国家宣战。

也许金庸自己都没意识到,在《倚天屠龙记》里,他以为自己写的是“男子间的友情”,然而在不经意间,却写出了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复仇女神的故事。

我不喜欢周芷若,也不讨厌周芷若。我希望每个女孩都尽量幸福,希望每个张无忌都把事情尽量处理得圆融一点,至少不要在婚礼上离开她,让姑娘们不用变身为肃杀的“宋夫人”,她们心底的那个怪婴永远不用降生。(完)

使用道具 举报

637
发表于 2016-3-22 10:46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一个生于南宋嘉定年间的卓越女性,被至少二百年后的一个纨绔子弟给诅咒了,后者名叫贾宝玉,前者名叫黄蓉。

很多人觉得嫁人后的黄蓉讨嫌,是“死鱼眼珠子”,论据就是贾宝玉的那句刻薄话:女孩子没出嫁是颗珍珠,一嫁了汉子就变成了死鱼眼珠子。

我倒偏偏觉得这颗死鱼眼珠子很不错。尤其是男性小读者们,如果你们很讨厌婚后的黄蓉,那么一可能是你们还不会欣赏女性;二可能是你们还没做好准备走进婚姻。

读者不待见婚后的黄蓉,主要是因为这么几件事:

一是怪她对小杨过不好。《儒林外史》里有句话,叫“后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黄蓉总给人以小杨过的后娘之感,对他不亲热,不教武功,只教他读书,差点把孩子耽误了。

二是怪她干涉了杨过和小龙女的恋爱。郭靖的巴掌没法拆散的情侣,黄蓉的教唆却可以,几句私房话说得小龙女瞻前顾后,一度离开杨过跑掉。

三是怪她变庸俗了,失去了“妖女”的魅力。她频繁以大肚婆的形象出现,为家庭算计,为儿女算计,操持内外,张罗琐事,一股子油盐味。

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为她没当好老师、没当好母亲、也没当好自己。

真是这样么?

使用道具 举报

638
发表于 2016-3-22 10:48 |只看该作者
首先,黄蓉对杨过不好,性质究竟有多严重?

有句评论说得好,黄蓉对杨过,有责任、没义务。她故意不教杨过武功,处处提防杨过,当然很不够意思,但她是存心耽误杨过吗?也不是。她想的是“不如让他学文,习了圣贤之说,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在另外几件关键事情的处理上,黄蓉没有明显不当,至少表现是及格的。杨过和郭芙打架,把郭芙脸打肿了,还上演了一次离家出走,黄蓉数落了杨过一句吗?有明显偏袒吗?没有。黄蓉的表现是“预备饭菜给郭靖和杨过吃了,大家对过去之事绝口不提。”

如果你见过那些不问青红皂白回护孩子的母亲,就会感到,起码在这件事上,黄蓉的表现是大家闺秀的风范。

黄蓉真像恶毒后娘一样嫌弃小杨过吗?没有。

从一件大事上能看得出——郭靖提出把女儿郭芙嫁杨过,黄蓉的回答是“柔声道:‘好在个两孩子都还小,此事也不必急。将来若是过儿当真没甚坏处,你爱怎么就怎么便了。’”回答得诚恳、在理、有原则,郭靖很服气。

收为女婿都能商量,对杨过又能嫌恶到哪里去?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发表于 2016-3-22 10:50 |只看该作者
金庸下笔是有分寸的。他既写黄蓉和杨过的隔阂,又处处留有余地,不把隔阂写成没法弥补的裂隙,不让黄蓉显得庸俗、冷漠。

所以金庸安排打杨过耳光的是郭靖,开口把杨过革出师门的是郭靖,提出把杨过送走的也是郭靖。而杨过赌气跳海,下水救人的却是黄蓉。郭靖打杨过,不会伤感情;如果是黄蓉打,感觉就不一样了。

我们评判一个人好不好,不要总是取上线,而要取底线。黄蓉对杨过的底线是什么?是抚养他、教育他、不遗弃他、不凌虐他、尊重和成全郭靖的故人之义。黄蓉做到了吗?我觉得做到了。

拿中国人最麻烦的婆媳关系来打比方,如果妻子从内心真能对婆婆如亲娘般毫无分别,那固然好,然而这是上线,往往不能真正做到;那么只要做到底线,有基本的尊重关心,有矛盾时尽量回避直接冲突,就可以了,丈夫大体应该满意了。

黄蓉和杨过的隔阂,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人固然不喜欢坏人,但有时候好人也会不喜欢好人。

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多数人是“好人”,但他们并不都互相喜欢。比如老实的人不喜欢圆滑的人,激进的人不喜欢保守的人,吃元宵的人不喜欢吃饺子的人,粉枪手的人不喜欢粉红魔的人,就像好人黄蓉偏偏不喜欢好人丘处机、好人柯镇恶,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

杨过和小龙女的恋爱,黄蓉确实有干涉,一开始她确实不赞同。

但话要分两头说。对两人的恋情,黄蓉理解吗?理解。她可以说是整个江湖上最先试着去理解两人恋情的长辈:

使用道具 举报

640
发表于 2016-3-22 10:51 |只看该作者
金庸下笔是有分寸的。他既写黄蓉和杨过的隔阂,又处处留有余地,不把隔阂写成没法弥补的裂隙,不让黄蓉显得庸俗、冷漠。

所以金庸安排打杨过耳光的是郭靖,开口把杨过革出师门的是郭靖,提出把杨过送走的也是郭靖。而杨过赌气跳海,下水救人的却是黄蓉。郭靖打杨过,不会伤感情;如果是黄蓉打,感觉就不一样了。

我们评判一个人好不好,不要总是取上线,而要取底线。黄蓉对杨过的底线是什么?是抚养他、教育他、不遗弃他、不凌虐他、尊重和成全郭靖的故人之义。黄蓉做到了吗?我觉得做到了。

拿中国人最麻烦的婆媳关系来打比方,如果妻子从内心真能对婆婆如亲娘般毫无分别,那固然好,然而这是上线,往往不能真正做到;那么只要做到底线,有基本的尊重关心,有矛盾时尽量回避直接冲突,就可以了,丈夫大体应该满意了。

黄蓉和杨过的隔阂,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人固然不喜欢坏人,但有时候好人也会不喜欢好人。

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多数人是“好人”,但他们并不都互相喜欢。比如老实的人不喜欢圆滑的人,激进的人不喜欢保守的人,吃元宵的人不喜欢吃饺子的人,粉枪手的人不喜欢粉红魔的人,就像好人黄蓉偏偏不喜欢好人丘处机、好人柯镇恶,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

杨过和小龙女的恋爱,黄蓉确实有干涉,一开始她确实不赞同。

但话要分两头说。对两人的恋情,黄蓉理解吗?理解。她可以说是整个江湖上最先试着去理解两人恋情的长辈:

使用道具 举报

641
发表于 2016-3-22 10:51 |只看该作者
“想起自己年幼之时,父亲不肯许婚郭靖……直经过重重波折,才得与郭靖结成鸳侣。眼前杨过与小龙女真心相爱,何以自己却来出力阻挡?”

那么她不赞成两人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

最主要一条是:“但他二人师徒名份既定,若有男女之私,大乖伦常,有何脸面以对天下英雄?”

这是一个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如果你的角色是个隐士、是个侠客,可以不顾及社会影响;但如果你要做政治人物、当江湖领袖,就不可能罔顾舆论地肆意妄为、特立独行。

你作为武林的第一家庭的主母,侄儿的恋爱择偶不管是有理也好、无理也罢,总之是全社会都极力反对的一件事。黄蓉出于社会影响的考虑,私下去劝一劝,很过分吗?

而且别忘了,在这件事上,是黄蓉反复安抚那个正义感爆棚、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丈夫,以防矛盾激化;英雄大会上,她多次暗示丈夫对这事私下解决,不要当众闹得下不来台;她还阻止徒弟辱骂杨过和小龙女。

一句话,中间人难做。

此外,黄蓉真的丢掉了妖女本色,变得晦暗无光了吗?

我看没有。只要她一出场,就往往是主要情节的推进者;她把李莫愁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使出兰花拂穴手击溃敌人时,“一只雪白的手掌五指分开……形如兰花,姿态曼妙难言。”你还觉得她晦暗无光吗?

她该狠辣时还是狠辣。蒙古猛攻襄阳,市长吕文德关键时候怕死要弃城退兵,黄蓉眼见事急,提剑上前,喝道:‘你要是再说一声弃城退兵,我先在你身上刺三个透明窟窿!’”这种狠硬的做派,郭靖是做不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42
发表于 2016-3-22 10:52 |只看该作者
“想起自己年幼之时,父亲不肯许婚郭靖……直经过重重波折,才得与郭靖结成鸳侣。眼前杨过与小龙女真心相爱,何以自己却来出力阻挡?”

那么她不赞成两人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

最主要一条是:“但他二人师徒名份既定,若有男女之私,大乖伦常,有何脸面以对天下英雄?”

这是一个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如果你的角色是个隐士、是个侠客,可以不顾及社会影响;但如果你要做政治人物、当江湖领袖,就不可能罔顾舆论地肆意妄为、特立独行。

你作为武林的第一家庭的主母,侄儿的恋爱择偶不管是有理也好、无理也罢,总之是全社会都极力反对的一件事。黄蓉出于社会影响的考虑,私下去劝一劝,很过分吗?

而且别忘了,在这件事上,是黄蓉反复安抚那个正义感爆棚、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丈夫,以防矛盾激化;英雄大会上,她多次暗示丈夫对这事私下解决,不要当众闹得下不来台;她还阻止徒弟辱骂杨过和小龙女。

一句话,中间人难做。

此外,黄蓉真的丢掉了妖女本色,变得晦暗无光了吗?

我看没有。只要她一出场,就往往是主要情节的推进者;她把李莫愁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使出兰花拂穴手击溃敌人时,“一只雪白的手掌五指分开……形如兰花,姿态曼妙难言。”你还觉得她晦暗无光吗?

她该狠辣时还是狠辣。蒙古猛攻襄阳,市长吕文德关键时候怕死要弃城退兵,黄蓉眼见事急,提剑上前,喝道:‘你要是再说一声弃城退兵,我先在你身上刺三个透明窟窿!’”这种狠硬的做派,郭靖是做不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43
发表于 2016-3-22 10:52 |只看该作者
当然,和婚前那个头戴金环、身穿白衣、划着小船出现在郭靖面前的俏丽少女比,黄蓉大大的变了。

她的金环送给了小龙女;白衣似乎也没有再穿,为了切合丐帮帮主的身份,还要在绸衫上故意打几个补丁;她也没有再划船,作为“江南柳枝底下的一只小燕儿”,她离开了大海和水乡,选择了战马上的生涯。

女人的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她原本可以承袭乃父的事业,做一个纵横四海的女魔头;或者学前辈江湖艳星李秋水,试试做王妃、做名媛;再不济也可以选择欧阳克,彻彻底底、开开心心做妖女。

但是她偏偏选了自己原本最不喜欢的事,给肩头压上千斤重担,去做叫花帮的帮主,去给大宋当自干五,保家卫国;她要压抑性子,要考虑大局,要顾及社会影响,要搞调和,还要照顾家庭。这都是选择的代价。

就好像任盈盈“和一只大马猴令狐冲拴在了一起”;美艳的紫衫龙王变成鸡皮老妇;明教总教教主接班人小昭默默地给分教教主张无忌当丫头;大清朝建宁公主嫁了韦小宝,只好向反贼陈近南磕头。这都是代价。我们不能把女性为感情而付出的代价,当成是庸俗、逊色、死鱼眼珠子。

欣赏女性这种东西,不能像看照片,而要像看电影。拿着她年少时的一些片段来反复咂摸,是没有多大意思的——哪个姑娘没有过白裙子飘飘的时候,哪个姑娘没有几张明眸皓齿的好看照片,少年时代的任性轻狂,谁不会?

你要把她们当成电影来欣赏,看她们在光影流动中的沉淀,她们的美在岁月中的增益,每一帧都会给你新的享受。就像黄蓉,拖儿带女,大腹便便,却忽然来那么一下子兰花拂穴手,让老处女李莫愁惊艳至崩溃,这种酷这才是真酷。

最后,“死鱼眼珠子”黄蓉,对男性还剩多大杀伤力?在两性市场上估值究竟如何?

我们来随便看一段原文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44
发表于 2016-3-22 10:52 |只看该作者
“杨过道:‘郭伯母,他日我若再到桃花岛上,你肯不肯将这门学问尽数教我?’

黄蓉抿嘴一笑,凉风拂鬓,夕阳下风致嫣然,说道:‘你若肯来,我如何不肯教?’”

结果号称情圣的杨过闪电般被击倒:

“杨过听了,胸中暖烘烘地极是舒畅,此时黄蓉不论教他干甚么,他当真是百死无悔。”

瞧,都被电到“百死无悔”的份上了。别看你杨过祸害那么多小妹妹,等到黄蓉出手,玩你一个小孩子还不是随便玩。(完)

使用道具 举报

645
发表于 2016-3-22 10:54 |只看该作者
最近,有网民惊曝:在地铁里拍到了长残掉的黄药师。

“我一眼就认出他来了!”发布者紧握着汗湿的锤子(别误会,是手机),声音颤抖。

能认出这具平庸的肉身就是黄药师,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黄药师已经多年没闯江湖了。昔日他以离经叛道的音乐和武功风靡一时,但多年过去,年轻一辈津津乐道的是令狐冲、任盈盈的《笑傲江湖曲》,已经不知道黄老邪的《碧海潮生曲》为何物。

更何况,他还戴着销魂的墨镜。

这事发生在下午四时左右,随后迅速成为一场风暴。

嘲笑声最先出现,有一撮小V级意见领袖称黄药师“潦倒”了。“江南七怪”发布微博称:这锉人是黄药师?是当年那个俊秀、清癯、有着透亮面皮和乖巧小嘴的黄老邪?而且还坐地铁?他曾经和欧阳锋一日一夜从临安到嘉兴飙一个来回的轻功呢?

“他这件青衫是淘宝爆款吧?”“绿头巾的好处是起码可以掩盖发际线。”“天啊,那一根插在包包上的可怕管状物就是玉箫吗?”他们揶揄说。

此时,“黄药师变残”几乎已成定论,他注定将从当年“南宋五绝”成员之一、“冯衡的女人”等光环中跌落凡间。

使用道具 举报

646
发表于 2016-3-22 10:54 |只看该作者
变化发生在一夜之后。当嘲笑的子弹飞了一阵,似是故意等到铺垫已经足够,天亮之时,多篇“挺东邪”的文章齐刷刷出现在江湖各大媒介头条。

一个帖子首先被郑重翻了出来——《那些嘲笑黄药湿潦倒的,你看过他的画吗?》作者展示了黄老邪成套的私人画作,水彩、素描、线稿、速写应有尽有,尽管他的语气显得和黄老邪毫不沾亲带故。

这帖子貌似此前就已经出现,但遗憾地被股市、饭局事件等热点淹没了,于是,黄老邪被偷拍,此贴再现江湖。

数篇制作精良的挺黄文章一齐涌现,登陆了“桃花岛论坛”、“轩辕台小站”、“襄阳之声”等江湖各大论坛。梅超风发文称《黄药师已成仙,怎能用淘宝爆款衡量》;陆乘风也发布了文章《只有黄药师才能F**k黄药师》。

他们首先声明,挺黄绝非出于私心,在“南宋五绝”里自己最喜欢的是欧阳锋和洪七公,但要说到个人魅力,才最喜欢黄老邪。

文章用沉痛的笔调指出,黄老邪那不叫潦倒,而是对凡俗尘世的弃绝;他绝不是一个地铁乘客,而是一个生命轨道上的诗意的栖居者。

“他要像玉箫插入黑包一样,决绝地f**k这穷极无聊的世界。”梅超风感慨地说。

使用道具 举报

647
发表于 2016-3-22 10:55 |只看该作者
然后,这些文章还用心良苦地提及了黄药师目前正在制作的音乐和武功,例如《那英神剑掌》《毕海潮声曲》等等。

“前者在暴烈中有清凉宁静,后者则是近一个小时的长篇,通篇是氤氲弥漫的水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黄药师都不体面,还有谁体面》一文中如是说。

该文还表示,黄药师的音乐和武功从来都是悄悄地出,从来不求人懂,为此他把桃花岛的仆人都刺成聋子和哑巴;就像他戴着墨镜,是因为世界如雾里看花,他已不需要借他借他一双慧眼。

于是,读者们“嗷!”“嗷!”地恍然大悟,神奇的反转剧终于完成,无数手机屏前,一片唏嘘之声。

“这样的男子真是有魅力!”在朋友圈里,妹子们由衷地赞叹着,她们觉得和24小时之前相比,自己对异性的审美水平又深了一层。

她们还纷纷转发着关于《那英神剑掌》的东西,“太美了!”“太有诗意了!”显得自己好像从来都知道这门小众的武功一样。

然而,坐地铁的真是黄药师本人吗?对于此事,惯于哗众取宠的“六神磊磊读金庸”向黄药师本人进行了求证。

电话那头,他用慵懒的声音说:“我只说八个字……”

“是不是清浊自甚,神灵明鉴?”

“我擦,你怎么还不如人家《战狼》会YY。”他鄙夷地啐道:“是‘犯老邪者,虽远必诛’。”

使用道具 举报

648
发表于 2016-3-22 10:55 |只看该作者
一、
这是一篇临时更换的文章。主题是射雕英雄传以及——很抱歉——汪国真。

在当下,想简简单单的关注点诗歌和音乐,真的很不容易。你好不容易看见窦唯,想戏谑一把说他长残了,立刻有一群人教育你:他这样很洋气,他这是才子的不羁,甚至他是在挑战世俗的“成功暴政”。

然后汪国真先生去世了,你刚唏嘘着发了个朋友圈,悼念了一把你的青春,又有马上人告诉你,汪国真的诗很俗,很不洋气,你凑热闹用他的诗纪念青春,是在侮辱你那些品位更高的同龄人。

大家几乎要分裂了,究竟什么是俗,什么是洋气?

昨晚,我读了一篇公号“世相”的文章,题目是《我从来没有羞于承认过,无论是汪国真还是余秋雨》。

作者称自己的品位曾很“可怕”:他不但喜欢过汪国真,还喜欢过余秋雨,并受了他们很大影响。随着阅历的丰富,他不再那么喜欢他们了,但却并不为少年时的喜好感到羞愧。

这让我很有感触。我忽然想起了《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郭靖。

郭靖这个人有不少毛病,比如有点死心眼,正义感爆棚,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649
发表于 2016-3-22 10:56 |只看该作者
但是郭靖有一项好处:无论他后来武功和地位到了什么程度,都并不羞于承认启蒙老师是“江南七怪”,自己少年时仰慕的武学权威,是功夫造诣也许并不甚高的柯镇恶。

他不但念念不忘和柯镇恶的私人感情,而且从不撇清自己的武功和柯镇恶的渊源传承。

比如郭靖第一次收徒弟时,就是这么描述自己的:我学的武功很杂,但开源的是江南七位师父的武功。徒弟们,现在跟我来学柯大师父的武功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50
发表于 2016-3-22 10:57 |只看该作者
二、
想到郭靖,我觉得很惭愧。我就是一个典型的羞于承认小时候的品位和爱好的人——因为我曾和传言中的凤姐有一样的阅读爱好。

我经常自鸣得意地吹嘘,五岁时的读物是三国演义,是上小学时姨妈给我买的礼物。然而我从不愿承认,小时候喜欢过《知音》。

那时我常从大人处拿《知音》看。记得它有一个栏目,叫做“知音精品屋”,全是几百字的心灵故事,我觉得那些文章好得不得了。里面的那些词儿,什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之类,觉得哪天用到作文里一定牛逼死了。

初中时,我又成了《读者》的忠实读者,风雨无阻跑到邮局去买,两块八毛钱一本。

母亲打着雨伞追踪前来,看到我在柜台处偷偷买杂志,脸色很难看,她以为我在买《生理卫生》《人之初》之类。等发现是《读者》后,她欣慰地替我付了钱,还给我买了一本邮票作鼓励。

我曾经是多么爱《读者》啊,它中间总是有大张的彩色画页,末尾还有小清新的歌、有简谱,我总是摘下来订成册,攒了厚厚一本。和那些从卡带上抄歌词的同龄人比,我觉得我的逼格在天上飞。

使用道具 举报

651
发表于 2016-3-22 10:58 |只看该作者
三、
还有,今晚之前,我也肯定羞于承认自己喜欢过余秋雨。

和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书柜上也有过文化苦旅和霜冷长河。有一段时间里我觉得余老师好牛,笔墨祭,道士塔,哇,那种文风和调调真是好棒。

我还曾觉得琼瑶阿姨是个文豪,虽然只读过《金盏花》和《青青河边草》;我还曾经很欣赏她那些彩云啊、新月啊、夕阳啊、万古愁啊之类的歌词。其实我到现在都还不时偷偷读言情小说,前不久还躲在一个叫“繁*戏剧村”的地方读席绢。

唐诗当然是很高雅的东西,但我中学时曾经执拗地认定最好的几名诗人之一是钱起,最迷恋的一首诗是“潇湘何事等闲回”。如果你说那不是唐人最好的七绝,当时的我要和你决裂。那时候,我还真的打心眼里相信张若虚是孤篇压全唐——那辞藻,多华丽呀。

我还曾经觉得《林海雪原》是全世界最最棒的小说,该得十次诺奖;金庸的书里,我曾不容置疑地认为最好的是《神雕侠侣》;甚至有一次老师让大家写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我写的是《红河谷》,后来每每回想起,我都想找出并销毁那张作业纸。

那时候看了一套小说《星星草》改编的连环画,恨不得立即报名参加捻军和太平军;参加征文,交上去的题目是“钢浇铁铸义和拳”;我更羞于承认,有一阵我觉得最牛逼的书是《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为什么能说不》,还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写出一本这样的书。

使用道具 举报

652
发表于 2016-3-22 11:00 |只看该作者
四、
人是会成长的。在大草原上,郭靖所能崇拜的最牛的武学权威,就是江南七怪;能领会的最好武功,就是柯镇恶的武功。

我不是要把汪国真先生比喻成柯镇恶。诗坛若是比作江湖,汪国真的影响无论如何也超过了柯老爷子。既然郭靖不以学过柯老爷子的武功为耻,你我何必那么羞于面对自己的少年、少作、少师。

文学的谱系里,汪国真之所以成为汪国真,不完全在于经线上的高度,更在于纬线上的意义。唐诗曾经是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天下,武侠小说曾以向恺然和赵焕亭为宗师,他们也许远不是最高峰,却完成了不可替代的使命。

在“华山论剑”电视剧里,有两句主题歌词: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也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

谁不曾以为家门前的小丘便是高山?哪个姑娘没有个把low得多年后看着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初恋?谁又没有过少年时仰慕的柯大公公。

最近听说于正要重拍《射雕英雄传》,这部剧无论如何重拍,删掉哪个人物,也没见过删掉柯镇恶的。没有这个“大师父”,郭靖的心灵就缺了一角;你就解释不通一代大侠的成长经历。郭靖总不能一上来就在蒙古开练降龙十八掌吧。

有朋友看不惯同龄人一呼隆地今天怀念这个、明天怀念那个,我很理解,谁的青春都不愿被他人代表。

不过,怀念不代表推崇啊。何况人的喜好有参差,修炼的阶段各不同,好比同在少林派,三五人练般若掌,千百人学罗汉拳,是永远的常态。

我们总是要跨过一些山、一些水、一些异性、一些偶像,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反过来,有人怀念那山、那水、那些他和她,用来纪念自己的青春,同龄人们也大可不必觉得受到了侮辱。汪国真都让我们撕成这样,要是话题变成余秋雨,我们还活不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53
发表于 2016-3-22 11:03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话题是郭襄,一个你们反复让我写的人。

金庸小说里有个著名的故事:有一个名叫无崖子的男人,疯狂地爱上了一座自己雕的玉像,恨不得直接充上气当媳妇。

有人考证说,这属于西方性心理学中的“雕像恋”,又名所谓“皮格马利翁现象”——据说这位姓皮的是古希腊一位雕塑家,某次雕好了一个女像之后竟爱上了它,不能自拔。

郭襄,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无崖子;而杨过,就是郭襄的玉像。

创造这具雕像的就是郭襄自己。在风陵渡口,当第一次听人鼓吹杨过的神迹的时候,她举起了意念的刻刀。几个时辰之后,当杨过摘下人皮面具对她露出真容时,她完成了这具作品。

很容易理解的一点是:玉像是完美的。它可以九头身、黄金分割、完美比例,让毕达哥拉斯都挑出不毛病来,而且,雕像中尤其以断臂的最厉害。

这就是郭襄雕塑出的玉像杨过:英雄事迹,男神相貌,厉害武功,传奇经历……还特么断臂。

杨过本人远远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身上其实有过许多和郭襄脾胃相左的毛病。由于童年创伤和底层生活经历,他自尊心过强,好胜,敏感,多疑,看似很叛逆,不在乎世俗眼光,其实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

少年杨过不是一个好伴侣,而是一个会让人略感窒息和压抑的人,除了高颜值和一些小浪漫,似乎没有多少可取之处。按道理说郭襄不会喜欢这样人。你无法想象她厮守着一个敏感、多疑、有着浓浓的底层气质的人,处处得顾及他的自尊,还过得很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654
发表于 2016-3-22 11:06 |只看该作者
然而,郭襄眼里的杨过是一尊雕塑。雕塑是没有成长经历的。一个人,哪怕磨砺得再完善,相处久了也会发现他的成长痕迹,而玉像没有。

玉像没有少年创伤,没有底层烙印,没有一点补过胎、做过漆、矫正过大梁、更换过总成的痕迹,仿佛一生下来就是这么完美,连个出厂的印记都没有。你很容易就迷恋上它,因为它没毛病。

这就是为什么郭襄对杨过的感情,和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等都不一样。程、陆等姑娘对杨过,更多的只是对一个异性的单纯爱慕。而郭襄对杨过更多了一种崇拜,一种对宏伟雕像的崇拜。

和杨过失联后,她立刻表现得像一个失去了偶像的信徒,踏遍万水千山也要把它找到。

后来,她给徒弟取名叫风陵师太,她的剑法叫“黑沼灵狐”,都和杨过有关。这不仅仅是怀念,而且是布道——我的神已经沉寂,我的雕像已经遗失,但我的爱和信仰不熄。作为先知和唯一的信徒,我还要继续布道。

那么,让郭襄痴迷的仅仅是“玉像般的完美”吗?不是的。杨过对于她,还有另一个极其类似雕塑的特征——不管你怎么痴痴地望着它,它总是望着远方。

“海边有一位断了臂的相公,带了一头大怪鸟,呆呆的望着海潮,一连数天都是如是。”

“神雕侠说道:‘我的结发妻子在大海彼岸,不能相见。’”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发表于 2016-3-22 11:08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对郭襄最致命的一击。

在此之前,郭襄见过更典范、更完美、更五好家庭的爱情,但在她十六年少女生命经历中,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浓烈、这么狂热的思念。

她的父母——郭靖和黄蓉,婚姻和爱情是完满的,他们的爱让所到之处都biubiu闪烁着圣光。但是无论郭靖还是黄蓉,从来不用望着远方。他俩贴近对视太久只会成斗鸡眼。

她的姐姐和姐夫——郭芙和耶律齐,是另一种和谐的婚姻,男方完全包容刁蛮肤浅的女方。他们更不用望着远方。

在郭襄的经历中,俩口子再好,还能好过自己的爹妈么。不就是举案齐眉么,不就是夫唱妇随么。十六年来,她从来不知道有一种爱,叫做“大海彼岸,不能相见。”

直到杨过如雕像般轰然出现。他用一个远眺大海的恒定姿态,向郭襄普及了爱情范式的多样性:在憨厚族长郭靖的暖男式爱情之外,还有霸道总裁杨过的绝望、期盼、苦涩、痴狂。

她就像一个伊甸园里的孩子,突然见到了火;一个甜点喂大的孩子,忽然尝到了辣。她义无反顾投身而去,就像后来在断肠崖上那样,“双足一瞪,跟着也跃入了深谷”。

从此,郭襄望着杨过,杨过望着远方,这个姿势再没有变过,直到他们各自生命的最后。

一个人痴狂地思念结发妻子,为什么反而打动了少女之心,在《神雕侠侣》全书里,只有黄蓉隐约想到了这个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656
发表于 2016-3-22 11:09 |只看该作者
“杨过这厮……越是跟襄儿说不忘旧情,襄儿越会觉得他是个深情可敬之人,对他更为倾心。

“不错,不错,当年靖哥哥若见了我之后便将华筝公主抛诸脑后,半点也不念及昔日恩义,我反要怪他薄幸了。”

顺便说一句,在你我身边,很多中年老流氓泡妞,动不动上来就编排家庭不好、夫妻不和、和老婆没共同语言、灵魂感到孤独云云。

然后他们会低头作痛苦抽噎状,仿佛人生因缺爱而无比灰暗,其实暗暗蓄劲,等单纯的姑娘稍露同情之色,就将湿腻的双手一把攥去:“你才是我的大救星……”

老用这种招,让家属给你背黑锅,真是没多大意思。

不如学学情圣杨大侠,用你那被酒色熏黄的眸子,痴狂地望向远方:“我有一个结发妻子,在大海彼岸,不能相见。”

这是险招。姑娘也许一听就默默退却了,但不排除她也许就陷入“郭襄困局”:你越望着远方,她越望着你。谁知道呢。就像韦小宝说的那样:“是大是小,总得押上一宝。这一注,杀就通杀,赔就通赔,连性命也输光便是!”

扯远了,最后到郭二姑娘身上吧。话说余光中有一首写给哈雷彗星的诗,有这么两句:

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

使用道具 举报

657
发表于 2016-3-22 11:11 |只看该作者
杨过再没有让郭襄找到,有可能是为了逃避。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办法,可以逃避情人的苦恋;但是没有一种神,可以逃避虔诚的信徒。

使用道具 举报

658
发表于 2016-3-22 11:12 |只看该作者
据说,邻邦一位显赫的高层人士,因事获罪,被“炮诀”了。

有一类故事,我们总是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这就是关于挨炮的故事。

比如金庸小说里有一个著名人物,叫做灭绝师太。人们大多知道她古板、嗜血,但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她是怎么死的。

灭绝师太是自杀的,原因正和挨炮有关:有一个贫嘴的头陀叫范遥,是个IBM(international big mouth),恶作剧地到处胡说灭绝师太是他的老情人,还生了个私生女儿。灭绝老师太气坏了,一怒寻了短见。

或有人说,她怎么不分辩?因为没人会信。凡是关于炮事儿的八卦,只要一方出口,通常便是定论。金庸在书上说得清楚:“这等男女之私,常人总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可以想象,哪怕老师太拼命解释,说干了嘴巴,迎接她的也只会是旁人暧昧的笑容:师太,我们都知道你挨炮了!

范遥用一张大嘴巴,便让小半个江湖都相信了灭绝师太的风流史,正如现在,一则来自对立国的信源单一的报道,便让我们相信,邻国确有一位大人物挨炮而亡。

我们甚至一把撇开事件细节真实与否的乏味问题,而开始热烈讨论起“人体被高射炮打一发会咋样”来。

是的,轻信,从来都源于预期。有一种喜闻乐见,叫做“当一个我们共同认定的奇葩之地,终于如愿发生了奇葩故事”,谁愿拒绝相信呢。说实话,对于“炮诀”,我固然存疑,但如果它真是事实,甚至不是炮诀,而是炮烙,我也不会太过惊讶——我们不都已认定那里有些刑罚堪比《封神榜》么。

有读者关心可能挨了炮的玄大将,纷纷问:你觉得他究竟下场如何?到底挨炮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发表于 2016-3-22 11:14 |只看该作者
目前只可以认定的一点是,不论生死,他一定是倒了霉、垮了台了。南高丽媒体报道北高丽的新闻,事关头面人物的沉浮存亡的,尽管我不大相信主流媒体会主观恶意地弄得太没谱,但错讹是常有的。玄大将有可能是抓了、关了,也有可能是杀了、埋了。究竟挨没挨高炮,现在旁证不足,不妨先打个问号。

那么,如果南高丽报道真有纰漏,北高丽为什么又不吱声、不批驳呢?这就是所谓的“烂桃子困境”——当你的烂桃子被人误传为是烂柿子,你将很难证伪;你不能用一个恶心的真相去证伪一个更恶心的谣言。

有些拗口是吧?打个粗鲁的比方来说明吧:当人家信誓旦旦说你挨了九炮,你无法站出来分辩说自己其实只挨了六下、还有三次是手活。

北高丽就常常处于这种“烂桃子困境”中。对面的媒体不管怎么乱报它的奇葩消息,它都往往处于无法声辩回击的境地,只有铁青着脸死扛。它无法站出来驳斥说:玄大将真不是被炮轰死的,他明明是被冲锋枪突突死的啊!

在我们身边,也常见一些类似的“失声”“失语”,哪怕舆情汹汹,甚至有关部门明明受了点委屈,也只能紧闭嘴巴,保持沉默,很多也都是由于“烂桃子困境”使然。

聊完炮的事,最后再补充一点:有时候我们真的不必老说人家邻邦“残暴”“刻薄寡恩”。

讲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人家地位最高的音乐家,叫做金元均。国歌《爱国歌》和著名的《金日成将军之歌》都是他写的。他得过“金日成奖”、劳动英雄、人民艺术家称号,总之几乎获得了一个搞音乐的在该国所能得的全部最高荣誉。

使用道具 举报

660
发表于 2016-3-22 11:16 |只看该作者
他死了以后哀荣备至。金正日又送花圈、又安排骨灰安葬。后来金正日视察新建的音乐大学,专门指示要用金元均的名字命名,还下令要给他建半身像——看看人家是怎么对待为自己卖命的音乐家的。

而给我们写国歌、写《八路军进行曲》的田汉、郑律成,晚年是什么结局?况且郑律成和金元均一样是朝鲜人,是跑过来投奔我们的啊。这么一想,我们哪来的底气老说人家黑?

扯远了。总之,炮本可以是个美好的东西。我对于炮的美好记忆,最早源于“人间大炮一级准备”,后来才发现是成年人给孩子的骗局。“兵者是凶器”,他们在多数时候都没拿炮干好事。有时候想想,真是不想长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