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不常用的成语【大家一起添加好不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常用的成语【大家一起添加好不好?】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2-5-31 15: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冷笑 于 2012-5-31 15:20 编辑

辽东白豕     
发音 liáo dōng bái shǐ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典故】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释义】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    

【故事】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反叛,朱浮写信给他,说有个辽河农夫因为生了一头白头猪就想去进献给皇帝,可走到辽东一带发现那里都是白头猪就只好打道回府.


这个成语是说我们辽东的。可我们辽东人哪是这么少见多怪的啊?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2-5-31 15:52 |只看该作者
米珠薪桂
拼音
  mǐ zhū xīn guì
释义  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高,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汉·刘向《战国策·卷十六楚三》)“苏秦之楚,三日(2)乃得见乎王。谈卒(3),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4);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5)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6)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7),因(8)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9),寡人闻(10)命矣。’”
  注:
  (1)桂:又名木犀,珍贵木材。
  (2)三日:一说三月,一说作三年。
  (3)卒:完毕。
  (4)古人:这里指古代的著名人物。
  (5)曾:竟然。
  (6)谒者:古代官名,掌管为宾客传达的工作。
  (7)食玉炊桂:以珠玉为食,以桂木为柴。
  (8)因:依靠,通过。
  (9)就:往……去,到。舍:宾馆。
  (10)闻:遵守,遵。
释义  苏秦前往楚国,三天之后才见到楚王。面谈一结束,(苏秦)便告辞要离开。楚王说:“我听说先生大名,就像听说古代贤人一样,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谒见我,竟然不肯留下来。,(我)想听听您的说法”苏秦回答说: “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木柴比桂枝还贵,通报的侍卫像鬼魅般难得一见,大王像天帝般难以见面。现在想要我把玉作为粮,把桂枝作为柴木,经过鬼魅而见天帝。”楚王说:“请先生在宾馆休息,我听从(您的意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2-6-1 09:05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怙恶不悛 我竟然读错两个字,我过去都是奉行“生字读半边,不怕它飞上天”{:soso_e127:}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2-6-2 11: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5-31 13:51
温老现在还健在吧?

我刚喜欢练习书法那会,不知道临帖,就买了温老的字帖学习,当时以为这就是颜体, ...

还在,但已经写不了字了,老年痴呆,不认识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2-6-2 11:54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6-2 11:44
还在,但已经写不了字了,老年痴呆,不认识人了。

哦,这老人自学成才,也不易。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2-6-2 12: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5-31 15:18
辽东白豕     
发音 liáo dōng bái shǐ
 

这个很有意义,高估自己是人的通病,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2-6-2 12: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6-2 11:54
哦,这老人自学成才,也不易。

他是有师承的,学问,书法都有老师,且老师都是辽东名家,只是我们不熟悉。
温老饱读诗书,其文史功底之深厚,超出我们对一个书法家的一般估计和想象,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2-6-2 12: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6-2 13:13 编辑
冷笑 发表于 2012-5-31 13:51
温老现在还健在吧?

我刚喜欢练习书法那会,不知道临帖,就买了温老的字帖学习,当时以为这就是颜体, ...


他为人谦和,有求必应,按照现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经济来看,的确不该写的太多,但一个书法家在古城妇孺皆知,倒也难得。我辈一旦有点本事,往往牛逼哄哄。
温老为辽阳父老白写了一辈子,穷困潦倒,晚年政府给了他一套房子,还被文联主席,他的大弟子某正义给据为己有了。
其宽厚也如此,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2-6-2 13: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1 09:05
学习了,怙恶不悛 我竟然读错两个字,我过去都是奉行“生字读半边,不怕它飞上天”

呵呵,由于两次语音流变,汉字读音跟造字的时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声旁开始误导我们了。
还有一个原因,好多简化字已经看不出是什么声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2-6-2 13: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冷笑 发表于 2012-5-31 15:52
米珠薪桂
拼音
  mǐ zhū xīn guì

谢谢小冷,这俩很有分量,继续整,把那个“城狐社鼠”整了,我手机,不方便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2-6-2 20:38 |只看该作者
四哥,我来添加几个。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2-6-2 20:41 |只看该作者
班荆故道:
解释: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比喻:朋友路途相逢,共叙旧情。

出自:《左转.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读音:ban jing gu dao

示例:一次邂逅相逢,一次班荆故道,竟使一位艺术殉道者在冥冥里忽闻天籁,于混沌中顿悟禅机。”(李存葆《伏虎草堂主人》)

典故:伍举与声子交好   伍举逃亡到郑国,又将到晋国。声子也将去晋国,于是两人在郑国的郊外相遇。两人折到荆铺地,就坐在地上聊起来。谈论如何再回故国,声子说:“你暂且走吧,我将来一定会设法帮助你再回楚国。”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2-6-2 20: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莫冉 于 2012-6-2 20:48 编辑

式燕以敖:宴饮遨游。

出处:《诗经·小雅·鹿鸣》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同“遨”)。

燕,通“ 宴 ”。郑玄 笺:“敖,游也。” 宋 沉遘 《教坊使杜仁经等加恩制诰》:“海内治安,朝廷穆然。朕诚与羣臣乐之,而以时燕敖,庶乎交其驩欣以及万民。”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2-6-2 21:12 |只看该作者
四哥,这俩成语,你知道不?哼哼!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2-6-2 21:43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6-2 13:11
谢谢小冷,这俩很有分量,继续整,把那个“城狐社鼠”整了,我手机,不方便

收到。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2-6-3 09:03 |只看该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6:00
写到这里想起你,还敢教人“读书少而精”,揍死你。

要想“精而博”我做不到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2-6-3 09: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6-2 21:12
四哥,这俩成语,你知道不?哼哼!

第一个“班荆道故”知道意思,但不知道出处,后一个没听说过,学习了。

互相学习,开卷有益。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2-6-3 09:09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30 10:27
很正常,我把床笫读成床第,而我有一笔友,把冗长读了几十年沉长。

文革时,单位学习,一人念“恬不知耻”念成了gua不知耻,全体大笑,其中一人笑的最厉害,笑过予以纠正:kuo不知耻。我们肚子痛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2-6-3 09:12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1 09:05
学习了,怙恶不悛 我竟然读错两个字,我过去都是奉行“生字读半边,不怕它飞上天”

我也是读错两个,所以一直不敢用,只能避重就轻说:十恶不赦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2-6-3 13:05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6-3 09:12
我也是读错两个,所以一直不敢用,只能避重就轻说:十恶不赦

{:soso_e114:}{:soso_e113:}

《秦香莲》京剧中张君秋演秦香莲唱词:“包相好言来劝告,你怙恶不悛反撒刁”念得很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2-6-3 13:39 |只看该作者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3 13:05
《秦香莲》京剧中张君秋演秦香莲唱词:“包相好言来劝告,你怙恶不悛反撒 ...

灵风还喜欢京剧呢?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2-6-3 13:39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6-3 09:09
文革时,单位学习,一人念“恬不知耻”念成了gua不知耻,全体大笑,其中一人笑的最厉害,笑过予以纠正:k ...

太着笑啦!{: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2-6-3 13:40 |只看该作者
天晴 发表于 2012-6-3 09:12
我也是读错两个,所以一直不敢用,只能避重就轻说:十恶不赦

我小的时候还读过:虎形大汉,原来如比。{: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2-6-3 15:23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6-3 13:40
我小的时候还读过:虎形大汉,原来如比。

真有才。

我小时候看三国,看到张郃,然后给人家讲“张恰”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2-6-3 15:25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6-3 15:23
真有才。

我小时候看三国,看到张郃,然后给人家讲“张恰”

我儿子小时候吃瓜子,我问他买的什么牌子,他说:"治治。”
我拿过来一看是“洽洽”。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2-6-3 15:35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2-6-3 16:59 |只看该作者
好吧,一起说说糗事,小时在南京街头读报栏,看到有孙中山卧室照片,上有“奋斗”两个繁体字,我大声念道:奋门。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2-6-4 17:46 |只看该作者
甘棠遗爱

【解释】: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出自】:《诗经·周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示例】:这个异种,大约就是武则天留下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出自《诗经·周南》   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他死后,把江山传给了儿子周成王。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幼,幸好有两个贤臣辅佐他。这两个贤臣,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召公配合周公做工作,他为辅佐周朝呕心沥血,政绩也非常显赫,因此大家又尊称召公为召伯。   召公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到基层去,深入各地方去办公。有一次,召公到他的分地召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南)去办公。当时天气炎热,召公就不在屋里待着,而是每天在一棵甘棠树(在今岐山县刘家塬村学校内)下办公。召公在当地待了不少天,处理民间事务;他办事非常认真公正,给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具体难题。他走了之后,老百姓十分怀念他,说:"这样的好官太少了。不仅到我们百姓中来,而且就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办完了公,也不吃我们老百姓的东西,也不喝我们老百姓的东西。如果天下的官员都像他这样的话,不就太好了吗?"   由于百姓非常怀念他,所以不许任何人动他曾经办公过的那棵甘棠树。《诗经》里有一段描述这件事情:"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什么意思呢?"蔽芾甘棠"是说甘棠树刚刚长出小树苗。由于召公是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的,"召伯所茇",所以,在这些甘棠树还没长成大树的时候,不要把它伐了,也不要伤了它的树枝,这就是"勿剪勿伐"。第二句"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就是说要把甘棠树好好养着,别让它枯死了。为什么?因为"召伯所憩",就是召公曾经在这个地方休息过。第三句,说"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就是说一定要好好地侍弄这树,因为"召伯所说","说"在古时就是住宿,就是说召公曾经在这里住宿过。从《诗经》这几句诗,我们可以看出,召伯作为一个国家官员,在基层百姓中享有多么高的威望。召公通过认真替百姓做事,换来了百姓对他的爱戴,也留下了这条成语。   "甘棠遗爱",指的就是对离去之人的怀念,或赞颂离去官员的政绩。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2-6-4 17:48 |只看该作者
饔飧不继
【解释】: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出自】: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七:“于是,衡门之下,环堵萧然,饔飧不继,过日恒饥耳。”
【注 音】
  yōng sūn bù jì
【释 义】
  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出 处】
  明·朱用纯《朱子家训》:“虽饔飧不继,犹有余欢。”
【示 例】
  于是,衡门之下,环堵萧然,~,过日恒饥耳。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七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2-6-4 17:50 |只看该作者
鸠形鹄面

【解释】:鸠形:斑鸠的形状,腹部低陷,胸骨突出;鹄面:黄鹄的面色。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出自】:《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示例】:日对~之众,愧无活人手段。 ◎清·陆陇其《答沈友圣》
【近义词】:形容枯槁、面黄肌瘦
【反义词】:脑满肠肥、大腹便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