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远烟空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5-9-24 12: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4 13:34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23:32
能理解可 以“体相用”来分类上面六相,加上共相与自相,八相又是什么关系?


六相是讲华严经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义的,一切缘起之法都具此六相。八相一般是说世尊八相成道的。你如果想把自相共相和六相连接的话,可以这样体会一下:上面我们说六相里面的砖瓦各有其自相,而无我是共相。辗转至不能说是自相,极微是共相。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5-9-24 12:43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23:37
想到法华经中“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怎么理解?请教!

法华经是天台宗依据的经典,为一乘经。“法位”大德高僧释为真如意,那么十界三千诸法住于真如。真如常住,世间之相亦是常住。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5-9-24 12:45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3 23:52
北海公园西天梵境牌楼西面有个真谛门,进去看看就知了。

看看可以,知了不知了就不知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5-9-24 12:46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3 23:59
等真相大白的时候。通知我一声。

谁先通知谁,还不一定呢。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5-9-24 12:47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4 09:12
这个贴子的主题,在我的直觉了好像没有形成闭环,我总没有找到瞄点或支撑点,云里雾里,飘忽忽的感觉,
...

关键在你寄几,闭环了木有。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5-9-24 14: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4 12:08
我们所感受到诸法之相是心现识变的。你能感受到的,识变就参与其中了。识是心的了别之义。

当然心现识变是同时发生,通俗说“存在意义”与“存在状态”同时呈现。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5-9-24 14: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4 12:15
可以这么说吧,确切一点的话证自证分,是了达四分真相的智慧。

嗯,了达四分真相的智慧“本自具足”。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5-9-24 14: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4 12:30
六相是讲华严经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义的,一切缘起之法都具此六相。八相一般是说世尊八相成道的。你如 ...

好的,有道理。我仔细体会体会,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5-9-24 14: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4 12:43
法华经是天台宗依据的经典,为一乘经。“法位”大德高僧释为真如意,那么十界三千诸法住于真如。真如常住 ...

真如实相,真如常住,世间相亦常住。好的,世间相相续不断,正是真如常住的呈现。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5-9-24 17: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4 17:27 编辑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4 12:47
关键在你寄几,闭环了木有。

你问真相大白吗?大白就是  一片虚无。


【原唱萧煌奇版本《你是我的眼》谁能真正体会他的故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5-9-24 21:27 |只看该作者
可以说的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当我们看一朵花的时候,就是在看一朵花,当我们看一朵花的时候,也可以看成我们在思考整个世界。

说简单,是思考的结果可以简单,说复杂,是思考的结果也可以很复杂。

其实真正复杂的是,我们是怎样思考的,当我们把思考作用于思考本身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其间的循环往复,让我们的思考无法继续下去。

无法继续深入思考,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我们人类能通过自身的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吗?

答案是,太难了,难到甚至是不能。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停止无望的思考,过好当下的日子,把那些能通过我们的思考来让日子更快乐的思考发挥到极致,或许,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能随心所欲的让日子生动起来,活泼起来,快乐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5-9-24 21:40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4 12:47
关键在你寄几,闭环了木有。

没闭环,需要开小灶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5-9-24 21:53 |只看该作者
大娱乐发来邀请,欢迎楼主移步大娱乐,分享好文字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5-9-24 22: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4 17:24
你问真相大白吗?大白就是  一片虚无。



这是你的大白,不是我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5-9-24 22: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花 发表于 2025-9-24 21:27
可以说的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当我们看一朵花的时候,就是在看一朵花,当我们看一朵花的时候,也可以看成 ...

是的,思考不能。~ 终极境界不可思议。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5-9-24 22: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4 22:32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4 21:40
没闭环,需要开小灶


哈哈,小灶要花银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5-9-24 22: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花 发表于 2025-9-24 21:53
大娱乐发来邀请,欢迎楼主移步大娱乐,分享好文字

好,一会儿去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5-9-25 07:52 |只看该作者
         您提出的这个思想拼盘非常精彩,将东西方哲学、量子力学与佛学巧妙地串联起来,共同探讨了一个终极问题:我们感知到的“现实”究竟是什么? 您感到“纯理论,找不到切身体会”,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我们所有的“切身体会”本身,可能就是需要被审视的对象。

下面,我将沿着您的思路,对这些观念进行梳理和阐发,尝试让这种“无实物”的理论与我们的“体会”产生连接。

一、核心共识:心(意识)是现实的参与创造者
您提到的王阳明、贝克莱、哥本哈根学派和法相唯识宗,尽管出发点不同,但都指向一个核心观点: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并非独立于我们感知之外的“自在之物”,而是与我们的意识活动密切相关的“现象”。

王阳明与贝克莱:哲学上的“唯心”转向

王阳明:“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这里的“寂”不是不存在,而是指“意义”和“显现”的缺失。花作为自在之物或许存在,但它的颜色、形态、美感等一切属性,只有在与你的意识相遇时,才得以“明白起来”,成为一个被你体验到的、有意义的对象。这强调的是 “意义世界”由心而生。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是更彻底的唯心论。他认为,物体的存在就在于其被感知的属性。但贝克莱的巧妙之处在于,他为了避免滑向唯我论,请出了“无限上帝”作为永恒的感知者,保证了世界在无人感知时的连续性。他与王阳明都将意识的地位从被动的反映者提升为了主动的构成者。

哥本哈根诠释:物理学中的“观测者效应”

“存在就是被测量。” 量子力学将这种观念推向了极致。在微观世界,粒子在未被观测前,处于各种可能性的叠加态(波函数)。观测行为本身迫使它“选择”一个确定的状态(波函数坍缩)。这意味着,我们无法谈论一个独立于观测之外的“客观实在”,观测工具和意识成为了现象显现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与“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有惊人的结构相似性。

二、《黑客帝国》与“缸中之脑”:对“切身体会”的终极怀疑
您举的例子是理解这个问题的最佳桥梁。它们直接挑战了我们“切身体会”的权威性。

核心问题:如果我们的所有感官输入(视觉、听觉、触觉)都可以被模拟,那么“真实”和“虚拟”还有区别吗?

启示: 我们坚信不疑的“真实世界”,其实只是一套由大脑解码的神经电信号。无论是Matrix的电极,还是“缸中之脑”的计算机,都告诉我们:我们永远无法直接接触“本体”,我们只能接触“现象”——即经过我们认知系统处理后的信息。这完美呼应了唯识宗的“唯识无境”:外境并非客观存在,只是心识的投射和变现。

三、法相唯识宗的深度解析:认知机制的拆解
唯识学没有停留在怀疑论,而是更进一步,像一位顶尖的程序员,拆解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整个“算法”。

阿赖耶识:宇宙的硬盘和种子库

您将阿赖耶识比喻为“最真实的现场”和“大屏幕”,非常贴切。它储藏着所有生命经验(业力)的种子,并由此变现出我们感知的世界(相分)。我们所见的花,并非花本身,而是阿赖耶识种子现行后,在“屏幕”上呈现的影像。

认知流程:从“镜头”到“执着”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 如摄影机,捕捉原始数据(相分)。

第六意识 是强大的处理器,进行分别、推理、记忆,形成概念(这朵花是红色的、香的)。

第七末那识 是关键bug!它恒常地、不自觉地将第八识的相分执着为“我”和“我所”(这是我看到的花,这是我的感受),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自我感”和“实执”。我们之所以认为世界“实在”,就是因为第七识的持续渲染。

析空观:从极微之微到波粒二象性

您对“极微”的阐述非常精彩。佛学通过逻辑分析,将物质分解到“极微之微”,发现它已无质碍性,邻乎虚空。这与现代物理学将物质分解为基本粒子,最终发现是“波动和能量”(波粒二象性)殊途同归。两者都揭示了“物质实有”只是一种宏观错觉,其本质是“空”的(缘起的、无自性的)。

四、华严宗的圆满境界:六相圆融
最后,您提到的华严宗“六相”理论,则从分析走向了综合,描绘了觉悟者所见的宇宙图景。

在凡夫看来,一朵花(别相)只是花园(总相)中一个独立个体。

但在觉者看来,一朵花即蕴含了整个宇宙的缘起(总相),而宇宙的和谐(同相)并不妨碍万物的千差万别(异相)。 花由非花因素(阳光、土壤、时间、空间……)共同成就(成相),而它的当下显现(坏相)即是永恒。这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圆融无碍境界。

结论:如何“体会”这朵花?
回到您最初的问题。当我们说“找不到切身体会”时,我们正深深陷入第七识所构建的“真实感”中。而上述所有理论,都在邀请我们做一个 “思维的跳跃”:

下一次,当你看到一朵花时,可以尝试这样去“体会”:

暂停判断:暂时放下“这是一朵客观存在的、红色的、实体的花”的惯性思维。

向内观察:去觉察“看到红色”、“闻到花香”这些感觉本身,以及随之升起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念头。你会发现,这整个体验都是一个发生在你意识中的事件流。

联想无限:想象这朵花凝聚了阳光、雨露、大地和时空;它的组成单元与宇宙星辰、与你我的身体,本质上是相同的能量与振动。

这时,王阳明的“心外无花”、贝克莱的“被感知”、量子力学的“波函数坍缩”、唯识宗的“唯识所现”,甚至《黑客帝国》的红色药丸……这些理论就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变成了一把把钥匙,试图为你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真相的大门。

真正的“切身体会”,或许正是对这种“体会”本身虚幻性的洞察。 而一旦开始这种洞察,正如您所引用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朵花中蕴藏的整个法界,便向我们敞开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5-9-25 07:55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4 22:31
哈哈,小灶要花银子的。

NO problem,凡是银子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5-9-26 00:54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7:40
“自体还有一个智慧或说功能来证知自证分”,就这里了,这个智慧或说功能指的是什么呢?

我想到:阿赖 ...

根据我对唯识学的理解,把见分相分自证分与能藏所藏执藏相对应,不合适。
能藏,所藏,执藏这三藏不能和四分对应起来理解。能藏所藏执藏是阿赖耶识三义,在佛学经典中,有能藏所藏,能量所量,能缘所缘等等说法,能就是指作用方,所就是指作用的对象,被作用方。阿赖耶识也被称为藏识,宇宙万有之本,摄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因储藏万有种子所以称能藏,相对应的,这时种子是所藏;种子因外镜而起现行成识,生起另七识,种子受七转识熏习而有新种子,这个新种子再入阿赖耶识,则此时,新种子是能藏,阿赖耶识是所藏;而第七识末那识妄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所以又称执藏。
而见分和相分,八识皆有各自的见分,相分,自证分。见分和相分是依赖识体长出的,就像蜗牛上的两角,识体是身,见分和相分是两角,皆因外境而同时生起。拿西哲的概念类比,相分就是相状,就是外境的现象,见分就是认识能力。不同西哲的是,这个相状不仅仅是感官前六识所感觉到的现象,诸如第七识末那识缘取阿赖耶识妄执为我的相状,阿赖耶识缘取种子,五根等也各有相状。这些都是相分。而见分就是识别,照见相状的功能。
而自证分,简单说,就是意识到的意思,证是证知。这个证知不是另外有他者来证知,而是心识自体能够证知自身见分的作用,所以叫自证分;证自证分就是心识自体能够证知前自证分的作用。自证分与证自证分可互为证知,互为量果。按照西哲的说法,通俗点说,自证分就是自我意识验证对现象的认识作用(当然,自我这个词用在唯识学解释中不怎么恰当,只是方便理解),证自证分就是意识对自我意识作用的反思。所以,见分是有对象的认识活动,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是无对象的反思。
不能把四分与三藏对应起来。它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
四分说是唯识学独有的贡献。玄奘的《成唯识论》第二卷有相关阐述。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5-9-26 01:15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上六星网速很慢,网页好久打不开。算了,改天再来唠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