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读金庸,六神磊磊说
楼主: 令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金庸,六神磊磊说 [复制链接]

1051
发表于 2016-4-9 17:03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没品位的大人物多得数不胜数,国产土鳖比如烧咸阳宫的项羽,拆了长安城的李茂贞、朱温,还有“无庙不烧、无像不灭”的洪秀全大哥,都是典型。

国外的土鳖大人物也是一抓一大把。那个著名的乌尔班八世,正宗名门望族出身,却把万神庙一通大拆,拿材料去装修他的圣彼得教堂。

在武侠江湖里,就有不少大佬武功很高、地位也很高,但品位却相当洗剪吹。

比如鸠摩智,一出场时好像品位挺高的样子,吃穿住用都很豪奢,写封信都要用黄金做信纸,用白金嵌出文字,连大理的天龙寺这种皇家寺院都被他一封信给震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52
发表于 2016-4-9 17:04 |只看该作者
可是他一行走江湖,很快就暴露了洗剪吹的底色。比如不会喝茶,看到阿碧的“碧螺春”,毛绒绒地,死活不敢喝。

不敢喝江南的茶也罢了,可他在老家西藏喝茶也是不得其味,还以为是“苦涩的砖茶”。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喝的是普洱。过去云南普洱的主要销路之一就是西藏,茶贩子们翻山越岭才运过去的,一到鸠摩智嘴里,就成了中药了。

还有不会吃的,《天龙八部》里的西夏国王就是一个,摆宫廷宴席也只会一个劲地上硬菜,“虽是皇宫御宴,也是大块大块的牛肉、羊肉”,活像八辈子没吃过肉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053
发表于 2016-4-9 17:06 |只看该作者
不但上肉,而且还净上些带骨头的肉,一点也不考虑贵客们的吃相问题。后来酒席上有些客人之间闹矛盾,抓起骨头就能打人,甚是方便,堂堂一桌宫廷御宴骨头乱飞,好不热闹。

有的高手是不会吃,有的高手则不会穿。

江湖武林中,最不会穿衣服的高手是谁?我看是东方不败,金庸说他只知道花里胡哨的乱穿,红配绿,赛狗屁。他出场的时候,穿一件粉红色衣衫,“式样男不男、女不女”,“颜色之妖,便穿在盈盈身上也太显得太矫眼、太刺眼了些。”

你瞧,连任盈盈都驾驭不了的颜色,他一个死太监还想驾驭。

使用道具 举报

1054
发表于 2016-4-9 17:07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不懂茶花却要装懂的,例如王夫人,修了个房子叫“曼陀山庄”,恨不得用茶花把自己埋了,好躺在里面当睡美人,可惜段正淳就是不来亲她。

他们的品位都坏在什么地方呢?坏在装。

不懂吃喝没什么,但鸠摩智非要装壕;不懂茶花没什么,但王夫人非要装懂;不能当粉红少女没什么,但东方不败非想要当。他们都想努力表现出自己并不具备的素质,结果全成了洗剪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发表于 2016-4-9 17:07 |只看该作者
在武侠江湖里,浮夸不一定就讨好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看魔教在黑木崖上搞得那么威严、夸张,一门心思想让人震撼,可是令狐冲却看不上,稍微呆久了就起腻,“从此而后,说甚么也不再踏上黑木崖来”。

他后来结婚、隐居也不去黑木崖,而是选的哪里呢?是西湖梅庄:一条青石板大路,连着朱门白墙的大庄院,门上是擦得精光雪亮的大铜环——瞧人家的品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6
发表于 2016-4-9 17:08 |只看该作者
王夫人的曼陀睡美人山庄营造得那么浮夸,但读者却更喜欢梦姑家,石门、灰墙、竹林,还隔着一道幽兰涧,觉得特别酷,完爆王夫人好几个档次。

那么,江湖上最绝顶的高手、最被敬仰的人士,他们都推崇什么?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比如黄裳,《九阴真经》的作者,一代绝顶高手,隐居在皇家图书馆,每天看书。

无崖子,隐居在大理剑湖,那里有一个“琅環玉洞”,藏满了武林经典秘籍。

还有觉远大师,隐居在少林寺藏经阁;还有扫地僧,神一样的存在,也在少林寺藏经阁。

现在你知道图书馆管理员为什么可怕了吧。江湖武林中,真正大高手们的选择都是——有书的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7
发表于 2016-4-9 17:09 |只看该作者
他们喜欢的不约而同都是——扫去浮华,古直大气,每一寸地方都不是堆砌的锦绣,而是沉淀的境界。

想想扫地僧吧。每天清晨,面对青瓦灰砖,石阶素墙,修竹在侧,书卷傍身,旁边晚辈后生们的读书声琅琅传来,多么悠然。

在这里,他可以沏一壶茶,舞一回剑,读一卷《拈花指法》,江湖上又还有哪里更适合他的身份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058
发表于 2016-4-9 17:1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059
发表于 2016-4-9 17:13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名字叫做“小龙”的人,似乎不是很屌丝,就是很牛。

张小龙两头都当过。16年前,他还是人民日报笔下的“无业游民”,“怀才不遇”,靠临时给别人写程序为生。

稿件里说,“朋友都觉得他可怜”,“张小龙目前的状况,是中国免费软件的一个缩影”。


16年后,这个悲剧人物却成了“微信之父”,完成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喜当爹。

前不久,他对微信理念的一番阐述: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要让人用完即走,等等,引起了很多感叹。人们众口一辞:哗,微信,真是伟大的产品。

然而,有趣的是:人们刚夸奖完微信,就在底下交头接耳:你觉得微信的替代品会是什么?


人们似乎瞬间就从抬头仰望的粉丝,变成了看穿宿命的智者。

似乎每个人都毫不怀疑:有一天,也许并不会太久远,我们就会离开这个产品的,不管它曾经多么伟大。


套用最近围棋圈里一句很火的话:传奇总有落幕的时候。


就好像《射雕英雄传》里,在华山顶上,大伙儿望着武功天下第一的欧阳锋,都不无佩服,但更多的是轻飘飘的唏嘘:“此人命不久矣”。


对此,我很有些惆怅。过去我们不是这么犀利、冷血的,过去要天真得多。

那时候,我们甚至曾经以为,QQ可以用一辈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060
发表于 2016-4-9 17:13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就在几年以前,网上一度还流行着这样的段子:

“我要给孩子留10个QQ号当礼物。从现在起每天都在线挂着,等孩子出生时,就全部升级成太阳了——10个太阳号,这礼物酷毙了。”

我们那时还觉得,这礼物有趣又有爱,逗比又温情。

那时,我们还有着类似这样的担忧:当自己这一代人都不在人世了,我们的QQ号怎么办?

一个个好友的头像,那些曾发出“滴滴”的新消息声、欢快跳跃着的头像,会陆续地暗下去,永远暗下去,直到我们自己的头像也终于变暗、再不能点亮。

我们的下一代会帮我们打理它吗?还是永远就让它这么一直暗下去了?我们觉得,结局多半是后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061
发表于 2016-4-9 17:14 |只看该作者
我们曾经想象着那悲伤的一幕:无数个永远不再用的QQ号,自己的头像永远暗着,好友的头像也永远暗着。数以亿万计的它们联结起来,像一座沉眠在异次元的灰暗人间。然而这才过几年啊,我们就发现自己多虑了:别说什么下一代了,我们自己都快把它忘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62
发表于 2016-4-9 17:14 |只看该作者

在后工业时代,在互联网浪潮中,伟大的产品是那么容易迭代,速生又速朽。

每一个新的奇迹诞生,都在很短的时间里席卷亿万人,显赫一时,但又迅速被背弃。人类的列车飞快向前,上一刻的伟大产品,下一刻就成了被扔出车外的废纸片。


它在风中飞旋着,无助地从整个车厢的乘客窗前飞过,从人们习以为常的麻木眼神前飞过,直到消失在远方。

我的主业是读金庸,在那个武侠的世界里,王朝更迭是多么不容易啊。


华山论剑每隔近三十年才有一次,才能决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他们足足统治了江湖小半个世纪,直等到第三次论剑时,才有新的“五绝”诞生。

而今天,往后数三十年,不知会轮换多少BAT?

还记得我们买到第一只诺基亚手机的时候吗?我们曾无比珍重,喜滋滋体验着它沉甸甸的压手感,发誓要用很久。

使用道具 举报

1063
发表于 2016-4-9 17:15 |只看该作者
但后来,我们就声称它只可以砸核桃了;再后来,连这也变成了一句谎话——到了真正砸核桃的时候,我们也根本想不起它来了。

还记得我们买到第一只笔电的时候吗?我们曾经像抚摸情人一样抚摸它,小心地开合着,惊叹着现代工业的造物,幻想它会陪你度过整个校园岁月,日后还陪你走遍世界。

可后来呢?它以令你讶异的速度人老珠黄,活儿固然不好了,模样也越发显得呆滞笨拙。你扫向它的目光里,慢慢地连温情都没有了。今天,它又被压在你的哪个箱底的哪个角落?

使用道具 举报

1064
发表于 2016-4-9 17:15 |只看该作者

现代的造物,真的难逃方生方死的宿命?


我有一个奇怪的念头:生活中,身边没有一样东西的年头比你长,这其实挺可怕的。



这意味着你最老,你最孤独,没有一个东西懂你,知道你少年、青年的故事。

我其实满希望,有一些伟大的产品能够生命悠久,可以像江湖武林中一样传承,就像降龙十八掌,可以从北宋传到明初;就像独孤求败一生只换四柄剑,黄药师一生只用两支箫。


在今天这个速朽的时代,还有没有什么造物,可以做到长久陪伴,并传承给下一代?


就像独孤求败的剑,黄药师的箫?

其实仍然是有的。

哪怕工业再进步、技术再革新、互联网思维再怎么席卷、乌镇开多少届大会,仍然有一些东西,可以给你悠久的陪伴。

使用道具 举报

1065
发表于 2016-4-9 17:1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066
发表于 2016-4-17 12:12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最近发了《看看大黄蓉的一天》等几篇文,后台有读者问:郭靖那么憨,第一眼看去绝对不像靠谱男票的样子,黄蓉怎么能从茫茫人海选到他的呢?

今天我们简单聊一聊这个话题。

不妨把黄蓉找对象的方法,和女儿郭芙作一个对比。

母女两个,一个叫“芙”,一个叫“蓉”,她们有一些很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武林名门的千金小姐,一个的老爸是“东邪”,一个的老爸是“北侠”;俩人童年都在桃花岛长大;都貌美如花,各自艳冠一时,从来没缺少过称赞和溺爱。

郭芙听惯了武林人士的夸奖:“那个花朵般的闺女,是郭大侠的女儿罢?”

黄蓉也早习惯了类似欧阳锋这样的称赞:“黄老哥,真有你的,这般美貌的小姑娘也亏你生得出来。”

但这母女俩偏偏又那么不相同,不管是智商、见识,还是格局、气度、三观。她们做事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比如她们找对象的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067
发表于 2016-4-17 12:13 |只看该作者
很多年里,郭芙一直都被一个感情问题困扰着:

两个跟班,我到底选择和谁在一起?

这两个跟班就是她的师兄弟大武小武,一个叫武修文,一个叫武敦儒。他们和郭芙从小一起长大,对她百依百顺,是她的应声虫、马屁精。在郭芙眼里,他们都是“年少英俊,武功了得,千依百顺,大献殷勤”。

她因此也就很纠结,不知到底该选谁。对此杨过曾有一句精辟论述:

“哥哥有哥哥的好,弟弟有弟弟的强,可是我一个人,又怎能嫁两个郎?”

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本来很简单——这两个人都不咋样。

他们都格局不高,气量狭小。每次俩人一出场,金庸都不忘安排他们出个丑、耍个宝,提醒我们别忘了这俩人的成色。

比如有一次,他俩在小说里隔了十六年后重新出场,金庸仍特意安排一段情节,再次让武修文秀一下下线:

他上台去打擂,假装站不稳,骗得憨厚的对手好心来扶自己,趁机把人摔下台来,以显示自己聪明机变、武功高强,看得台下的郭靖连连摇头。

想想,如果是黄蓉少年时遇见这一对哥俩,能看得上吗?我猜多半是看不上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68
发表于 2016-4-17 12:15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一对货,郭芙却视之如鱼与熊掌,觉得难以取舍。

原因之一,就是她喜欢沉溺小圈子,找朋友爱在身边小圈子里找,找对象也只在身边的小圈子里找。

在身边找行不行?也是行的。但如果你身边的人已确定很渣,你的生活有走向封闭的苗头,就必须打开眼睛看看远方。

郭芙这个姑娘的眼界,大概只有身边五米方圆。但凡超出了这一范围之外的人和世界,她就理解不了,也欣赏不了。

你看小说里,才八九岁的时候,她刚一出场遇见武家兄弟,嫌弃人家是“野孩子”,不和人家玩。直到兄弟俩被自家收养,拜郭靖为师,算是进了自己的小圈子了,不是“野孩子”了,才算接纳了他们。

这个姑娘还有一种近视病:她认为只有以自己这样的方式生活的人,才是高贵的、可接受的、可交际的;不是自己小圈子里的人,不像自己一样生活的人,就是草莽的,粗俗的,应该鄙弃的,有如种姓社会中不可接触的劣等人。

她似乎从来没想过——江湖那么大,世界那么辽阔,多少有趣的人我没接触过,多少优秀的异性我没看见过,多少美好的事物我没感受过。

和妹妹郭襄一比你就知道了,郭襄认识的古怪有趣的人,比郭芙多出百倍。即便郭芙活到三十多岁,说起当世江湖才俊,也只知道一些大路货的“朱三弟、王剑民”,似乎凡此之外世上就无人了,和十六年前她只知道武修文、武敦儒时相比毫无长进。

使用道具 举报

1069
发表于 2016-4-17 12:17 |只看该作者
黄蓉恰好相反。

对于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她充满兴趣。

比如周伯通,被黄药师关在桃花岛上多年。小黄蓉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囚徒,对他十分好奇,常来給他送菜送酒,陪他说话聊天。

因为周伯通有另一种生活方式,有另外一套世界观,这是她在自己的父亲黄药师身上感受不到的。

不妨想一想,如果换了是郭芙,会如何看待周伯通呢?

大概是:那不过是爹爹关起来的一个怪人而已,又脏又臭,给他送饭?快算了啦!

如果是武修文提议去照顾一下周伯通,郭芙又会作何反应呢?

我猜多半是发脾气:小武哥哥,你要是和他说了一句话,我再也不睬你!

黄蓉如果像郭芙一样,找对象只会在小圈子里找,那应该找欧阳克。郭芙觉得大小武“年少英俊,武功了得”,难道还能有欧阳克年少英俊?难道还能有欧阳克武功了得?

但黄蓉偏觉得欧阳克是渣。她选男朋友,是全世界放开了选,最后挑到郭靖,脑洞之大,眼界之广,让人惊讶又佩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0
发表于 2016-4-17 12:18 |只看该作者
黄蓉初遇郭靖,和他聊天,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郭靖大谈草原上“弹兔、射雕、驰马、捕狼等诸般趣事”,黄蓉“听得津津有味,听郭靖说到得意处,不觉拍手大笑。”

这一幕,后来郭芙几乎相同地又复制了一遍——在很多年之后,郭芙也拉着杨过聊天闲扯,问他别来的生活。

杨过“拣些没要紧的事乱说一通,东拉西扯,惹得郭芙咯咯娇笑”。

母女俩经历的情景十分相似,但是却又完全不同。黄蓉的津津有味、拍手大笑,是对另一个世界的兴趣、向往和欣赏。

而郭芙的“咯咯娇笑”,则是缘于在杨过的东拉西扯中,更加找到了自己的优越感。

娇笑声中,郭芙更加印证了自己的美好和高贵:圈子外的生活是多么可怜可笑啊,我的生活是多么优越啊,我要继续这样下去。

最终,她越活越封闭,可以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少。要不是大小武放弃了她,说不定已经选了其中一个,连遇到耶律齐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看后来的郭芙,她期待被重视,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越来越被无视;她渴望精彩,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越来越平庸。

郭芙的恋爱故事告诉我们:要打开眼界,学会发现全世界的好东西。

恋爱是这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是这样。打开一扇扇新的窗,才可以升级你的生活方式和品质。

使用道具 举报

1071
发表于 2016-4-17 12:20 |只看该作者
文/六神磊磊

1、“若是我师兄在世,你焉能接得住他十招?”——周伯通 《神雕侠侣》

这句话,是老顽童周伯通对金轮法王说的。法王练成了神功,来到中原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后来被东邪南帝包围,仍然嘴硬:“单打独斗,老衲谁也不惧。”

周伯通开口教育了他:若我师兄在世,你接不住他十招。

这很像是庄子里的海若劝河伯,大鹏劝鷃鸟。一方面它让我们无限遐想,不知道王重阳当年是何等的英武雄烈,另一方面更让人唏嘘——“若是我师兄在世”,可师兄究竟是不在世了,绝世身手再不能复见于人间。

这让我们想起大诗人阮籍,他参观广武楚汉战场时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周伯通看着法王,大概也有同样的感慨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072
发表于 2016-4-17 12:22 |只看该作者
2、“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萧峰 《天龙八部》

在天下英雄面前,萧峰把慕容复像抓小鸡般一把抓起,狠狠摔在地上,说出了这句话。

“北乔峰”对“南慕容”,经历了一个粉转路的过程。一开始萧峰对慕容公子很神往,很敬慕,哪知道后来一打交道,发现他越来越不堪,最后终于是见到怂人忍不住火,发作了出来。

在江湖上,“齐名”这种事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不管你是否乐意。比如唐诗里,王维和崔颢就曾经齐名,但前者的成就明显比后者大;李商隐和温庭筠齐名,大家也普遍觉得温不如李。

前几天朋友做了个榜,把我和一些人都列上去,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我读的书能把他们火化N遍,怎么也放在同一个榜上?六某大好男儿……唉。

使用道具 举报

1073
发表于 2016-4-17 12:24 |只看该作者
3、“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彭莹玉 《倚天屠龙记》

在一个月夜,林间战场上,丁敏君用剑刺瞎了彭莹玉的左眼,喝问:你个sb,你脑子进水吗?你为什么偏就不肯说出朋友的下落?

彭莹玉哈哈一笑,用仅剩的一只眼看着她,说: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

彭莹玉是和尚,按说他这话不符合佛理。当年大和尚道生法师对着石头讲经,顽石都会点头。可彭大师显然没有这份耐心。他觉得丁敏君根本就蠢逾顽石、不配听讲、无法教化。和她去讲什么“大丈夫的道理”,那是浪费唇舌。

一个坐以待毙的人,可以如此蔑视一个手持白刃之人。看来,有时候拿着剑的人未必不卑微,流着血的人未必不伟岸,关键只看“大丈夫的道理”在谁手中。

诸葛亮有一句骂人的话,现在火遍了全网,叫做“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其实他还有另一句鄙视人的话,叫:“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大概也就是彭莹玉这句话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1074
发表于 2016-4-17 12:25 |只看该作者
4、“你得不到心爱的人,就将她杀死。我得不到心爱的人,却不忍心让他给人杀了。”——李文秀《白马啸西风》

也许最深的爱情不过两个模式,李文秀模式和李莫愁模式。

使用道具 举报

1075
发表于 2016-4-17 12:26 |只看该作者
5、“比算帐写字也行啊!哼,讲到算数,天下有谁算得过我了?”——黄药师 《射雕英雄传》

金庸小说里的高士,经常有一些孩子气,喜欢搞一些无厘头的赌赛。

比如周伯通去打群架,被人给诓了,敌人和他打赌谁能久坐不动,他真的就一坐N个时辰,任凭同伴被打得稀里哗啦。

周伯通有一份憨气,黄药师则有一份痴气。他要和一个市井平民比武,人家解释说不会武,只会算帐写字,他居然大放狠话,“比算帐写字也行啊”!

什么叫痴气呢?就是世人觉得无比重要的,他偏觉得不重要;世人觉得无所谓的,他看重得要命。

使用道具 举报

1076
发表于 2016-4-17 12:28 |只看该作者
6、“画像的时候年轻,后来就不年轻了”——小龙女 《神雕侠侣》

古墓里,杨过没话找话,指着祖师婆婆的画像搭讪小龙女:祖师婆婆怎么这么年轻啊?

小龙女淡淡地回答:“画像的时候年轻,后来就不年轻了。”

杨过骤然被触动了心灵,听这句话,反复琢磨着“后来就不年轻了”,大生凄凉之感,怔怔掉下泪来。

杨过是个多情之人,多情人是听不得这种话的。王国维说得好,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使用道具 举报

1077
发表于 2016-4-17 12:31 |只看该作者
7、“我偏要勉强”——赵敏 《倚天屠龙记》
张无忌办婚礼,赵敏跑来闹事。

老部下劝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强不来了。”

赵敏道:“我偏要勉强。”

男士们读到这一段,很容易倾心向往;女士们读到,也可能莫名增加了追求爱的勇气。但我却认为范遥其实说得没错,有些事确实是勉强不来的。

不妨反过来看:周芷若都已经和张无忌拜堂了,名分都定了,赵敏一到,他就像等待已久般立刻跑了。这不正说明有些事真的勉强不来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078
发表于 2016-4-17 12:33 |只看该作者
8、“圣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阿弥陀佛。”——方证大师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里,有青年问方证禅师:咱们和魔教任教主,可以不决战么?还有退让的余地么?

大师说:没可能了,除非咱们人人向他磕头,高呼“圣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阿弥陀佛!”

方证老和尚是很有幽默感的。他把“阿弥陀佛”连在“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后面说出来,有一种独特的喜感。

可回头想想,一边高喊政治口号,一边再加上体现本界别特色的“阿弥陀佛”,这种事历史上也不新鲜。看来现实比小说还喜感,对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9
发表于 2016-4-17 12:36 |只看该作者
9、“老子不干了!”——韦小宝 《鹿鼎记》

韦小宝夹在天地会和清廷中间,受夹板气,越来越憋屈。有一天,他突然想通了:老子不干了。

书上说,他“心中一出现 ‘老子不干了’这五个字,突然之间,感到说不出的轻松自在。”

男人一生,有两个时刻总是比较爽的,一个是“老子干死你”,一个是“老子不干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80
发表于 2016-4-17 12:37 |只看该作者
10、“原来完璧什么的,都归了他赵家的”——韦小宝 《鹿鼎记》

小说里,有人向韦小宝解释一个成语“完璧归赵”。

韦小宝恍然大悟:“百家姓上,姓赵的排第一,难怪他们这么发达。”“原来完璧什么的,都归了他赵家的。”

不解释了,只能说金庸先生太厉害了,我们一起祝老人家健康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