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自家不远的一栋楼下,见到一个七旬左右的老妪坐在路边。中学学古文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区分老妪和老媪的方法,老妪是贫贱之家的老太太,老媪则是有钱人家的老太太,而我看到的这个,就只能给她归荐到老妪的范畴之内。
徐娘半老之时,这老妇去给人家做保姆,按旧社会的说法,这是下等人的存在,属于丫鬟婆子中的婆子之类,属于被欺凌的对象,比如能遇到周朴园之类的坏蛋。到如今则是高贵了许多,无所谓高低之分,只要能自己养活自己就是高贵。保姆也分两种,第一是伺候人起居,家里一应生活,卫生皆须操持;第二种则有陪床的需求,还是古时候暖床之词比较文雅,三陪有些太露骨。其实,也没什么,现在鼓励生产,有时候共妻都没什么大毛病,只要你能生出孩子,就是英雄。
若干年吧,色也衰,珠也太黄,不招人待见回来时,夫君不纳,儿女不养,只是自己置一房子独居,想想却也怨不得别人。
这老翁有退休金,是否寻别人不详,但人家有那资本,高矮胖瘦皆可寻来。
乡间一老妪,或者半大妪吧,在城里找了一开资老翁,遂回家休夫。问其故?要你何用,地种不动,出不得多钱,长得黑且老还喝酒,城里人讲卫生,能拿出钱,不离开你等着喝西北风啊!这情景就像快手中一人唱道,劝人不让妻子出去打工,打来打去电话就打不通,有了乐土还回来作甚?
城里人有这相亲角,乡下呢?死了老伴基本就再没了指望,还有这些被老大哥拐走的失妻一族,这就是差距,想再找,蜘蛛求偶的时候都得找个苍蝇,你的苍蝇又在哪里?关爱老人?还有许多四五十岁的汉子,连失妻的资格都没有,那香水味只生在美好的臆想之中。也有传说存在的,老头子们皆曰某乞婆甚开明,三五钱即遂人心愿,曰善,香葱一把,馒头两个亦可,此亦香之所在也!
乡间一老翁家贫,娶一拖油瓶之妇,奋斗几十载,孩子将养着出息,携母寻彼乐土而去,只余翁独垂泪尔。
游园兴起,感香而作,被人笑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也,何如?你若不离,我必不弃,弗听,给你十万,分我一半,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