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北山的清雪 于 2024-6-24 06:53 编辑
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他们精神上是有笔财富的,周国平说过同样的话题,原句我忘了。
我生于60年代末,那个年代很久远了。因为从小没妈,反而姑姑,姨,舅一众人等,对我们姐妹都比对他们自己的孩子还要好几分,在农村孩子都破衣烂衫的时候,第一件花裙子,第一件的确良军裤,第一件别致碎花小袄,第一顶有闪闪红星的军帽,甚至后来换掉夹衣后的棉毛裤,要特意露出个裤脚显摆显摆,这些都是姑姑亲手缝或买给我的。
在“小北山”腹地,二姨和舅舅同住在一个小山村里,他们两家在寒暑假里要上演“抢”我们姐妹俩的戏码,做好吃的,照顾有加,有表兄弟姐妹的陪伴,我们一起在山里摘果子,铰花椒,学游泳,捡蘑菇,肆意的生长。。。
至于看露天电影,以前写过怎么喜欢,过程多么热闹,人太多了,没占到好地方时,我就会在幕布背面看,那里人少。有个冬夜,下着小清雪,我穿着翻毛的皮坎肩,坐在幕布背面的雪地里,反着读字。看到最后,人都散去,我站在土坎子上,听到大喇叭广播里有老爸的声音,等他一起走着回家,雪粒沙沙,脚步踢踏,大手拉着小手。
这些文字,关乎亲情,故乡,爱和成长,我们都会逝去,只要老房子还在,故乡就还在,心中的日,月,星,辰等着我们仔细打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