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隐香 于 2015-8-4 11:29 编辑
围炉家乡话题
那一天,我电话回家问我爸爸:我爷爷叫啥?他爷爷叫啥?还有奶奶的名字,问妈妈,外公外婆的名字,然后问老婆婆,身边人爷爷奶奶叫什么,她爸爸妈妈叫什么。然后端端正正写好,拿给儿子看,这是你的来处。儿子问我的老家祖籍,一时张口结舌,只知道大的地名山东胶南,再往下就不知道了,被儿子一顿嘲笑数落。我连忙辩解,我不知道可是我去过啊,我不是还带你去过吗。
祖籍在父亲的嘴里,靠海,赶海,如何的富庶,如何的安逸,海边的渔村,那些人个个都有性格,人人都是好汉。及至我去的那一年,父亲已经离家三十年了没有回去过,我带着弟弟94年回去,父亲嘴里的渔村已经开始新农村建设,而征地建起的开发区已经颇具规模,堂弟妹们都在开发区上班,开山做出来的路就叫:海尔大道。早已不复父亲口中的那个样子。而那些父亲嘴里的发小在得知我俩是谁的孩子后,执手泪眼,用着浓浓的听得懂的家乡话:可想煞你那爸爸了,快叫他回来看看。
等到06年带着父母回老家,父亲只有感慨连连:一点也没有旧时的模样了。那海边耸立着住宅,原来的荒滩开发出游乐场,那沙滩再也找不到一个蛤蜊,人满为患。后来我也曾两次带儿子回老家,也不过让他知道这曾经是他外公的出生地,并没指望他记住什么。祖籍也只成了父亲的出生地,变成我可有可无的填表的时候填的一个地址。变成人家问我的时候,老家的一个符号。每每回答老家山东,后面总是加上一句:我是在新疆长大的。就怕人家接着问老家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出生在新疆的,那个地方长到二十几岁,又到了浙江二十年。在新疆回去时人家把我当内地人,客人。在南方人家把我当外地人,从没把我当她们自己人。
像我这样的人,若是还有家乡,所有的家乡都在远方。我在这边,他们在那边。
《以血洗血---青天白日旗下的将星》介绍这书
很小的时候,说起“国民党反动派”声音都放得低低的,怕那些大人嘴里吓唬我们的红眼睛绿毛的人会跳出来吃了我们,跟着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口号的时候也拼尽力气,好像那样就为社会主义出了一份力。小孩子哪里知道历史有时候在大人嘴里出来的时候是扭曲的形象,那些书上写的,画上画的有多少都是哄骗你的?哪些是历史的真相?
说来,我应该不算是特别喜欢历史的人,在十几年前考自学考试《中国革命史》考了两次才过关。学习《中国革命史》的时候,那时青涩的认为这些就是历史真相了。共产党的伟大,国民党的不抵抗。国共合作抗日也差不多是这么写的:国民党在前线抗日,共产党在后方发动群众支持前方抗战。前方是如何抗日的?很想知道,却一直不得而知,也没机会知道。
历史的烟尘终归会拂去,正视历史一定也会是明智的选择。我得以看到了1994年出版的《以血洗血---青天白日旗下的将星》。当我打扫卫生从医生办公室床底下拖出这本破旧的书的时候,我不知道我看着这本书会那么激动和感动、震动:天炉战将薛岳、喊着国旗不能倒的郑洞国、王耀武、陈诚、孙立人…….以前知道名字的不知道名字的,一位一位,每个人的风采栩栩如生,就在眼前;原来,小的时候打倒的这个国民党大官,那个坏蛋也这么爱惜战士,珍爱国土;一寸山河一寸血,原来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将士浴血奋战在前线是这样的;在民族存亡山河破碎的时候,他们也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
我承认,看第一遍的时候我热血沸腾,心灵震撼,都没有一下子读完,文字里呈现的惨烈悲壮的画面感让看的我想长啸和低徊,想握紧拳头捶击桌面,快三十岁的女人竟然不顾别人的叹息连连。“以血洗血”蒋经国因为日本人炸死了母亲时书写下的这一句,决心誓言,杀气腾腾,果然被国民党将士真实书写。
我想一定是我接触这类书籍少的缘故。可是那有什么关系,终归是看到了,看了不止一遍。有人说:作者写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是的,也许对作者张东来说,他已经尽力在还原历史了,每个人写的文字里都带着偏好,在他的文字里你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对这些将军们的喜爱,是带着感情写的这一本书。描写国民党抗战历史的书籍不止这一本,那有什么,我还是喜欢看这一本书,我愿意向大家推荐这一本。
在台湾旅游时,也曾听到过老兵的失落和抱怨。在论坛上,我有时会跑去抗战军魂版块看一下,对失败的匈奴他们这些志愿者所做的,在各地寻找国民党抗战老兵,并关爱老兵的行动抱着崇高的敬意。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人的功绩不应该被抹杀,还原历史,让 历史铭记,山河飘摇的时候,同为华夏儿女所做的一切,让流过血的人不再流泪,失败的匈奴们,好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