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米高空中上演的慈母泪 影片《空中危机》有感 美国影片《空中危机》是朱迪.福斯特的新片、今年北美秋季档的一部热门影片。影片以一个新颖的视角,描述了发生在三万米高空上的一个传奇般的故事,该片以层层叠进的悬念构造和意想不到的结局处理,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观看欲望,朱迪.福斯特的精彩表演、把一位母亲遭受到双重打击下的复杂心态刻画的细腻真实,是本片的最大看点。 一,剧情简介 飞机机械工程师普拉特(朱迪、福斯特饰),因丈夫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悲痛之余的她决定带着六岁的女儿茱莉亚和丈夫的遗骸、离开柏林返回自己在美国纽约的家中,这天她搭乘自己设计的波音空客747新型客机,母女二人和机上425名乘客一起升到三万六千米的高空,身心疲惫的普拉特在飞行途中昏昏睡去,一觉醒来发现女儿不在身边,她找遍整个机舱不见女儿的踪迹,她有点失控了、要求机长(肖恩、宾饰)和机上乘务员对飞机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仍然不见女儿的下落、机长检查乘客名单、并没有茱莉亚的登机记录、而且普拉特也拿不出女儿的登机牌,机上的几百名乘客都表示没有见到过这个小女孩,因此机长怀疑她的精神有问题,但是机长还是按照普拉特的要求,向柏林警方发出了求证信息,但柏林警方的回复却使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柏林警方证实茱莉亚已经在六天前死亡,并电传了医院的死亡证明,在这些事实面前普拉特已是有口难辩,更加说不清楚女儿是否登机,整架飞机上没有人能理解她、他在百般无奈中铤而走险,气急败坏地跑向驾驶舱,重拳擂击紧锁的大门,被飞机上的便衣警察以危及到整机安全为由考上了手铐,这个便衣警察卡森(彼得、萨斯加德饰)却十分理解她的处境,并积极建议机长对飞机进行再次搜索,然而当再次搜索时一个惊人的阴谋浮出水面。 二,朱迪、福斯特饰演的母亲形象提升了影片的水平 悬念迭出,节奏缓急有致,故事性强。影片几乎时刻抓住了观众的眼睛、头脑和感情。
虚幻和真实交织,在相信与怀疑间摇摆,在何为真实何为臆想之间,孰重孰轻之中,影片中的人物在选择,而观众也随之思考和判断。 一个随母亲登上飞机的六岁女孩,在三万米高空高速飞行的大型客机这个封闭的空间里离奇失踪,这无疑是影片给出的最大悬念,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有人绑架了这个女孩,他能躲到哪里去呢?因此没人能相信这个女孩已经登机,作为母亲的普拉特尽管患有焦虑症、但他坚信女儿已经随她登机,奇就奇在女儿的书包和一切能证明女儿登机的信息都无端消失,而且柏林警方还发来了女儿的死亡证明,飞机上的425名乘客竟然没有一人看见女儿登机,也从未见到过这个女孩,这一切的焦点都落在了这位母亲的身上,而她被疑为精神病患者、而她的过激行为又被怀疑有不良倾向、甚至危及到飞机的安全而被考上了手铐,在这种情况下,急于寻找女儿,急于找到答案,急于向人们倾诉,还未走出丈夫死亡阴影、却又要面临女儿无端失踪的双重打击、这么一个母亲的心态被朱迪福斯特把握得十分到位,表现的十分精彩。 尤其是机上的一位心理医生帮他摆脱心理障碍,解开心结回到现实中来 ,当她谈到到丈夫、家庭时、满脸泪水的普拉特脸部的丰富表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提及女儿时,她眼睛一亮,露出微微的笑容,但瞬间即逝,目光由温馨、慈爱转为坚强果断,把这个人物的心态诠释的准确到位、成功的刻画出了一个女人的脆弱、敏感、和一个母亲的坚定和执着。 她曾一度相信了医生的说法,她也认为只是由于自己还没有从悲痛中恢复过来而产生的幻觉。可是她终于没有放弃,她坚定地认为女儿就在飞机上,而这一切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阴谋。因为,她看到了飞机起飞前,女儿在飞机舷窗上留下的心型标记。 三、影片的失误和我们的思考 这个航班上的便衣警察卡森一直在热心地帮助普拉特,这是除机长外唯一能帮助普拉特的人,然而就是这个人物、机上唯一可以配枪的便衣警察却是这个阴谋的制造者,就是他谋杀了普拉特的丈夫,并利用他的棺材不怕X光的检查,在里面放置了炸药可以安全地带上飞机,并向航空公司勒索五千万美金,他把这一切都栽赃到无辜的普拉特身上,因需要普拉特用密码打开丈夫的棺材,因此他绑架了她的女儿,为了取得普拉特的信任,他积极帮助她寻找女儿并向机长建议搜查货仓,而机长和普拉特同时中计,普拉特利用自己熟知飞机结构的特点,从卫生间爬上天窗进入了仪器舱,故意制造电源短路,引起极大恐慌,他乘机舱混乱时,进入了货仓并开启了丈夫的棺材,当他发现棺材中只有丈夫的遗体,卡森赶到,并逮捕了她,因飞机乘客中有情绪失控人员,按惯例机长决定临时降落在纽芬兰机场,等待FBI的调查处理,机长告诉卡森,普拉特要求的五千万美金已近汇入她要求的账号,整个桥段虽然加强了戏剧冲突,但却是本片的败笔。 普拉特失去丈夫相当悲痛,为了找女儿打开了丈夫的棺材,可居然不关上就和卡森走了,这是一个深爱着自己丈夫的女人会做的事吗?偌大的一个飞机,就让一个乘客能够想去哪就去哪,连行李舱、配电室都说进就进,那劫机根本就用不着炸弹。机长已告诉他、钱已经汇入帐号了,卡森完全可以趁机离开,然后引爆炸弹,让普拉特和孩子一起葬身火海,没有人会怀疑他,可他非要把她们俩抓住,其结果是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同样让人无法理解。飞机乘客中有两名阿拉伯人,他们被普拉特毫无根据地指责偷窥了女儿的房间,而此时机上的美国乘客却表现的义愤填膺,为什么?这和本片毫无关联,牵强附会的设置只能是满足美国人对阿拉伯民族的仇视心理。 尽管本片有很多不足、但总体上看还算的上是成功之作。朱迪.福斯特的表演撑起了整部影片,而导演对电影的把握和情节的编排都为影片加分不少。至少,在你看电影的过程中,不会太多在意到剧本本身的问题。等你感叹完普拉特的顽强和坚毅,为其叫好的时候,影片已经结束了。 影片在很好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之时,也显而易见地充分地表达了想表达的思想。将矛头直指人们的冷漠。现代社会对于个人利益、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如此看重从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沟通、同情和信任。人们的冷漠最终不仅会使我们生活得越来越不幸福,也会使得更大的危险于无形间爆发、不可收拾。但同时,影片也极力表现出了勇敢、坚定和爱的力量,表达了只要真正地去爱,就可以战胜一切、虽然道理老套,但是最为简单、真挚的就最为动人。 |